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记者王代强
10月27日,第四个国际熊猫日。当日,中国西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大熊猫、雪豹旗舰)在成都举行。活动期间,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四川、甘肃、青海、新疆、陕西省林业学会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西部大熊猫、雪豹双旗舰保护联盟”,致力于搭建交流平台,加强西部省区市乃至国内外野生动物保护技术和经验的交流。
同时,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分别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签署了未来5年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各方将在省级大型雪豹调查、提高保护管理水平和监测巡逻能力、大熊猫与雪豹的保护经验和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
为表彰社会力量对保护的贡献,四川省林学会授予四川天府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川美实业有限公司、北京工美珠宝艺术品有限公司、健乐事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杭州现代自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JD.COM公益基金会、上海英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双旗舰物种保护企业特别贡献奖”
为了倡导更多公众关注雪豹保护,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卢伦燕向演员景柏然颁发了世界自然基金会雪豹保护与推广大使聘书,希望与他一起通过公众的普及,吸引更多人关注雪豹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同时,WWF与腾讯科技历时近半年研发的“神秘雪豹在哪里”小程序也在活动上正式发布。在小程序中,用户可以了解雪豹的习性、进化史、研究保护过程、栖息地环境等科普知识。同时,通过有趣的互动游戏扮演“游侠”的角色,体验前线保护者的工作。
本次论坛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联合举办,主题为“双旗舰物种保护”。“旗舰物种”是指那些能够吸引公众关注自然保护的明星物种。大熊猫和雪豹也在其中。大熊猫和雪豹双旗舰保护最早由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17年提出。
一方面,推进“双旗舰物种”保护,意味着保护范围从大熊猫生活的中低山森林生态系统延伸到以雪豹为代表的高山生态系统。同时将大熊猫保护经验输出到雪豹保护,并以此为例,探索将大熊猫保护模式推广到其他物种和地区,实现对中国西部生物多样性更全面的保护覆盖。(图片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提供)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电话028-86968276】 [/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