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快时尚巨头Zara这两天发布了2019春夏系列,同时更换了全新的品牌Logo,保留了原有的Serif衬线字体,字母更加纤细紧凑。
Zara官网、Instagram、Twitter账号早些时候已经更换了新logo,但是微博、微信官方账号、天猫中国旗舰店的logo今天已经全部更换(淘上的logo还没有更换)。
这是Zara时隔8年第二次更换Logo。上一次更换Logo是在2011年。
第一代Logo中规中矩,字体间距和字母大小也正常。到了第二代,字母间距加大,也正好是Zara开始全球扩张的时候。
现在字母间距又缩小了,有网友猜测Zara要“缩水”了?
此前,路透社在报告中指出,全球服装零售市场继续面临重大结构性挑战,Inditex集团不再牢牢占据市场最佳位置,其近7500家庞大门店成为负担,零售渠道增长势头已达天花板。
过去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扁平化的管理架构和对大数据的重视。与其他时尚品牌相比,Zara的优势在于对产品和供应链的重视,企业文化不像最新的时尚潮流那样容易复制。
然而,互联网和技术的创新改变了时尚零售生态,购物环节的高效率使得消费者的整体购物频率更高。面对Boohoo、Missguided等超快时尚的迅速崛起,以及优衣库等竞争对手不断发起的进攻,一向对营销不屑一顾的Inditex集团毫无还手之力,市场份额迅速流失。2018年上半年拿到了三年来最差的成绩单,只有2%的增长。有中国网友戏称:双11双12不打折,活该。
管理公司OC&C战略顾问公司的合伙人科耶·诺克斯(Coye Nokes)表示,Zara已经落后于服装行业的数字化,在线销售额仅占10%,而其竞争对手的平均在线销售额在20%至30%之间。
另一方面,时尚消费者的低龄化和观念的转变也助长了Zara的经营困境。
早在一年前,一项研究表明,ZARA最初的目标客户群——33岁以上的女性正逐渐对Zara失去兴趣,而23岁至27岁的女性参与度最高。30多岁的“80后”对快时尚不屑一顾,20多岁的“90后”则是佛门光顾。
2015年,72%的欧美国家95后、00后表示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以可持续方式生产的产品,这是另一种因环保而“臭名昭著”的快时尚。换句话说,如果不改变现状,Zara将面临消费者后继乏人的严重局面。
同时,资本市场也不再看好这个老牌快时尚品牌。截至上周五收盘,Inditex集团(ITX)的股价。BME)股价下跌1.23%,至每股24.15欧元。2018年,其股价暴跌22%,目前市值约820亿欧元。
另一方面,2018年是奢侈品行业换logos的“大年”。在这一年里,Rimowa、Fendi、Berluti、博柏利、Celine和Balmain都相继换上了新标识。
在这些新Logo改造的背后,几乎遵循着同样的原则:摒弃原有的带有品牌故事的字画,无衬线字体,更紧凑的字母间距等等。有网友猜测,这是Zara挺进高端市场的第一步。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Zara的包装袋也从深蓝色变成了看起来更高级的牛皮纸。Zara可能也是通过这种方式,重新引起33岁女性消费者的关注,这些女性消费者因为强调品质而抛弃时尚。
截至2018年年中,Zara的集团Inditex目前在亚洲拥有1458家门店,年销售额超过55亿欧元。亚洲市场收入的全球份额从2006年的8.9%增长到2016年的24%。中国是该集团仅次于西班牙的第二大市场。
虽然该集团在中国的业务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但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仍有巨大潜力。在西班牙,每2.6万人共用一个群体的门牌店,而在中国,每220万人共用一个店铺。从这个密度看,Zara有百倍的机会扩张。
每年过年的时候,Zara的年折扣都是一年比一年大,中国消费者也能感受到这个快时尚巨头的诚意。不过,关于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的评论,Zara官方发言人并未对新Logo做出回应。改头换面后Zara的路在何方?也许这是最近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