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校园登录平台登录(三年了,这群山里娃为何难以搬离冬冷夏热的“板房教室”?)

新华社广州3月17日电(记者毛鑫、王瑞平)广东乐昌市大源镇桥头小学数十名学生在应急“板房教室”上课已近3年。因为原校舍被鉴定为D级危房并被拆除,2019年9月,师生们搬进了操场上搭建的应急板房进行过渡,没想到今天一个“过渡”就来了。冬天冷夏炎热的教室,体育室缺少水泥操场空,不得不自带饭菜的无奈处境等等。这一切都让43名学生盼望着尽快搬进新学校。

为什么“急”变成“不急”,“过渡”很难“过”?为什么计划中的新学校项目是“帕沃”?这些孩子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走出冬日冷夏炎热的“板房教室”?近日,记者来到乐昌市进行调查。



大源镇桥头小学校舍,用活动板房搭建(2022年3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王瑞平摄

所谓“应急”的板房学校:夏天像蒸笼,冬天很冷

乐昌市位于粤北山区。记者从市区出发,穿过乐昌峡库区,在盘山公路上行驶了近两个小时,才到达桥头村。桥头小学位于村头拐角的山坡上,一栋显眼的白色板房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工地。

绕过桥头村委会办公楼就是学校大门。U型校园很小,比一个篮球场略大。三面是两层的活动板房,20多间教室,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卫生间,办公室,食堂。

教学点负责人杨启学告诉记者,桥头小学成立于1984年,是一所公办小学。2009年,因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大源镇中心学校被淹,桥头小学在其新校舍建成前成为过渡学校。目前是大源镇唯一一所学校。学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共6个教学班,10名教师,43名学生,其中36人住校,学生主要来自附近三个村。

董事会会议室二楼,每走一步都能听到咯吱咯吱的声音,脚下有震动感。风大的时候,屋顶上的铁皮哗啦哗啦作响。教室和学生宿舍没有空开关,只有风扇。有老师说,“夏天,铁板房像蒸笼,不如露天上课;冬天,天冷。”



大源镇桥头小学学生在板房教室上课(2022年3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毛鑫摄

u站报名入口

由于建筑和卫生条件达不到要求,资金缺乏,桥头小学没有正规食堂。师生只能自己带饭去蒸饭。学生需要从家里带蔬菜,存放在冰柜里,吃完再回家取。

记者赶到时,十几名学生正在上体育课。由于空间有限,体育课主要做习题和跳绳,唯一完整的运动器材是一张乒乓球台。唯一的篮球架也因为怕打篮球弄坏隔壁教室的窗户而暂停使用。

应急板房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现在过渡板房快要变成危房了。”杨启学说,很多地方都出现了锈斑。前几天又用水泥把板房生锈的角落擦了一遍。另外屋顶也会漏水,下雨的时候楼道容易积水,所以学校用铁皮盖了个屋檐挡水。记者注意到,墙角消防器材箱的下半部分也生锈了。

“这是乐昌唯一的一所‘板房学校’,可能也是广东省唯一的一所。”一位老师说。

一开始老师还安慰学生说“暂时过渡,等新房建好了我们就可以搬进去了。”而“急”变成了“不急”,“过渡”很难“过关”。在过去的三年里,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无法得到一个关于他们何时能搬出“董事会教室”的准确答案。



大源镇桥头小学学生宿舍(2022年3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毛鑫摄

事实上,乐昌市各级领导并不是不知道桥头小学的实际情况。而是多次来现场检查处理。有的领导不止一次公开承诺“几个月前解决”,学生们却没等到下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地政府在“规定”和“经费”问题上纠结,反复推诿,导致新学校始终走不出“草图”、“规划”、“会议”、“文件”的路子。

“桥头小学的土地性质是矿业用地,原址不允许新建房屋;在新城的另一边,因为规范林业用地的手续长,原来的补偿不能满足新建设的需要。乐昌峡水利枢纽改制后,双方未能达成增资协议,故新城迟迟未能建成。”乐昌市教育局局长曾说。

“有钱的时候,没有土地。有地就没钱。几经折腾,一直拖到现在。”大源镇人大主席王中华说。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群众心里有杆秤。一位在桥头小学附近生活了20多年的村民告诉记者:“一开始他说可以建,后来又说不能建。总要花很多钱去修,去补,但吃亏的是这些学生和家长。”



大源镇桥头小学的学生在狭窄的操场上体育课(2022年3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王瑞平摄

孩子要多久才能走出“董事会教室”?[/s2/]

据了解,大源镇中心学校建设尚未启动,新城“三通一平”建设尚未启动。据记者实地走访,自2009年搬迁至今,新城建设耗时13年,进展缓慢。连建成的镇医院、镇派出所都不能用了,长满了杂草。

隔着一片杂草,王中华指着一片荒地告诉记者:“这是规划的学校用地。将建设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现在资金慢慢到位。”



大源镇中心学校新校区规划用地仍为荒地(2022年3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王瑞平摄

「所有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希望有一所安全稳定的校舍。读书的时候还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杨奇雪。老师呼吁尽快解决桥头小学的建设用地规划。如果确定桥头小学不重建,就要多方配合,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安抚工作。在中心学校建成使用之前,要尽快将学生并入能够满足学生住宿需求的学校,解决他们的交通、住宿等后顾之忧。

采访结束的时候,是下午放学的时候,学校里的孩子们在院子里活动。记者向聚集在他周围的几名学生了解情况:

"这里的会议室好吗?"

“夏热冬冷。”

“你对未来的新学校有什么期待?”

“有空键就好。”"有一个操场,你可以在那里玩。"“教室空更大”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

……

记者获悉,日前,乐昌市相关部门已承诺,最早今年6月1日,学生可搬至隔壁墩子村原小学教学楼就读。此外,大源镇中心学校重建工作将于今年年底启动,预计明年年底完成。

新华社记者将继续关注此事的后续进展。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