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刘伟通讯员周鹏飞
近日,开平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在日常巡查中发现,辖区唐河路、刘思南路、大沙路等多条主干道受到流态混凝土材料污染,污染距离长达5公里。
为避免道路污染更加严重,开平路街道执法中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现场调查取证,积极协调泄漏路线沿线相关单位,调用监控设备,根据违法车辆行驶轨迹确定其行驶时间。但由于泄漏发生在夜间,且车辆违规安装前置大功率行车灯,视频无法识别车牌号。
为此,开平路街道执法中队及时协调辖区雁滩派出所开展联合执法,充分利用“天网”大数据平台,经过三天的数据比对,最终成功锁定违法车辆。经查,泄漏车辆为临沂牌照、结构特殊的重型货车。由于司机对专车操作流程不熟悉,李沧区某工地因未关闭排放阀导致泄漏,造成长途道路污染。
据了解,开平路街道执法中队已对此事件进行了详细调查,对当事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要求当事人做好泄漏的清理工作。当事人认错态度较好,表示将积极配合执法中队工作。下一步,开平路街道执法中队将根据《青岛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对当事人作出进一步处理。
开平路街道执法中队的执法人员说:“行政处罚不是我们的执法目的,而是纠正和预防违法行为的必要手段。而且我们还会向做出处罚决定的人说明处罚的依据和理由,让违反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错误。在日常执法中,我们也会注重执法宣传,希望通过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方式,避免类似的违法行为发生。后续将落实市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加强工地扬尘、渗漏等违法行为执法检查的要求,将相关工作做实做细。”
随着气温升高,工地陆续复工复产,城市道路上运输土方、砂石、混凝土的车辆与日俱增。比如空因未采取密闭措施和超载造成的路面污染和扬尘,会影响城市环境和交通状况。
在此,市北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呼吁各在建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作业和运输标准要求,采取防尘、防渗漏、降噪等措施,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容环境,打赢蓝天保卫战。
资料来源:大众报纸和半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