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子批发最大的市场是哪里(浙江温商畅叙乡情与愿景:“闯出更广阔的天地”)



浙江温州街景范玉斌摄

(过年下基层)浙江温商谈乡情与愿景:“创造更广阔的世界”

众信。中新网温州2月3日电(范宇斌舒)当飞机缓缓降落在机场,当高铁驶入站台,当回家的脚步走过渐渐熟悉的街道,过年来了,回家了,相聚了。

对中国人来说,春节意味着团圆、团圆和期待。疫情下,传统的过年方式正在因为“少聚少餐”而改变。

浙江温州人,走遍了全世界。“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有温州人”。虎年春节,温商大多选择留在老家过年。也有远道而来的游子,因为各种原因陆续回家过年,踏上熟悉的土地。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温暖的防疫措施,让他们回到家乡感到惊喜和安心。

——“防疫不松懈,围坐特别暖”

“大年三十飞回来的,团圆是最大的幸福。”温州商会会长陆说。

鞋子批发市场



浙江温州街景范玉斌摄

燕山欧水有着浓浓的乡愁。虎年春节前,温州市引导在外温州人就地过春节,中高风险地区民众以各种方式“非必要不回暖”。回到温州的温商,提前告知防疫政策,跟进服务保障,让温商回家的路更加平和顺畅。

“走在温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戴口罩,出示温州防疫守则’等防疫提醒,以及‘少聚会,少聚餐’,‘网络拜年,电话拜年’等防疫举措。”卢建林说,虽然疫情防控并不松懈,但节日气氛十分欢快。

作为温商归国的代表人物,卢建林虽久居山东,却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他带领济南温州商会以众筹模式开发建设的鹿城装备制造业小微园区项目,已快速运营,可容纳上百家小微企业入园生产经营。

卢建林说:“山东有二十万温商。我们专注于项目。通过项目带动温商,链接温商,增强温商凝聚力。”

谈及虎年新年愿景,卢建林表示:“面对风起云涌的市场大潮,我们将不断转型变革,开辟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为区域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做出贡献。”

——“回家感觉温暖舒适”

“提前申请温州防疫码,除夕前三天回温州。”河北省温州商会会长马正阳称赞疫情防控得当。他说,社区工作人员耐心沟通,电话咨询,招商部门也公布了联系热线,帮助落实应急服务。“回家感觉温暖舒适”。



河北省温州商会会长马正阳和家人团聚过年。受访者供图

“我在邯郸30年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建市场。”耗资50亿元、占地70万平方米的浙江商贸城开发商马正阳回忆,34年前,21岁的他来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邯郸。

那些年,马正阳在市场上演了一系列商业“大戏”:从一个租了两平米柜台的卖鞋小商贩做起,建成了邯郸最大的鞋类和轻纺服装批发市场。专业,成功,勤奋。现在,他专注于浙江商贸城的创新发展,将其打造成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交界处最大的轻纺批发市场。

在马正阳的身上,他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脉搏。他有“温州旅游传播官”的称号。他说,“目前温州下大力气招贤纳士,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招商专员。我对他们的保姆服务印象深刻。一直打算在温州找项目投资,希望通过项目更好地回国。”

——“与时俱进,创造更广阔的世界”

回家过年,让宁德市工商联副主席、宁德新生代温商联合会会长张晓风显得有些激动。

“温州的防疫措施精准到位。在大多数人与家人团聚的日子里,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与我们为敌,只为大多数人过一个安稳年。”张晓风说。

“节前我带领宁德市新生代温商联合会成员在宁德福鼎市城区石蝶乡庙边村开展新年公益慰问活动。这是我们连续六年坚持的社会公益活动。”张晓风说,“虽然我们远离家乡,但我们仍然会尽力展示温商的爱,这是蓝色接力的传承”。

张晓风说,他在商场20年,政策在变,市场环境在变,客户在变,只有创新是对的,不变的是坚守行业和主业。“我们希望以更年轻的方式‘玩’更多新的模式和项目。”

在他看来,新一代温商就是在老温商传统的基础上,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创造更广阔的天地。

(中国新闻网)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