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对于小规模的个体户也是如此。但是对于营业额比较小的个体户,国内有很多针对性的优惠政策,个体户朋友不用担心。但是,如果个体户的营业额达到一定数额,那么还是需要缴纳一定的税收。个体户应该如何纳税?让我们和边肖一起了解一下吧。
1.个体户如何纳税?
个体户领取了自己的营业执照后,就可以在网上进行自己的税务登记了,一般是在地税局的网站上。然后税务局网站会根据个体户的经营范围和规模核定税款,同时确定纳税方式。
如果个体户判定为定期定额征收,那么就不需要缴税,但是如果征收被批准,则需要报税。如果征收需要更严格的审核,那么个体户不仅需要纳税,还需要像普通公司一样记账报税,但都可以网上申报。
第二,个体户纳税方式的差异
1、定期定额征收
这个方法主要是验证一个个体户一个月能赚多少营业额。个体户开具发票的金额如果不超过这个金额,就不需要交税,但是超过这个金额,就要报税交税,但是不需要记账。
2.核定税率的征收
这一类是指个体户达到征收的营业额时,税务局会核定一个税率,然后根据个体户的最终个人收入来征收税率,一般是阶梯式征收,所以主要看个人收入,但需要核算。
3.审计收集
这种方法主要以自营会计账簿为主。和公司一样,月收入10万以上的个体户也是这样交税的。
以上是个体户纳税的介绍。对于个体户来说,还是要注意自己的营业额,及时纳税。否则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税务问题,很容易导致后期运营出现一些滞纳金或者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