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蔡女士向南都记者反映,她以“员工价7.5%”的优惠价,向一名自称是苹果田桓广场店员工的女子订购了价值13900元的苹果产品,对方承诺7周发货。下单十多天后,蔡女士发现女子微信显示“账号异常”,未收到产品无法联系林。8月24日,南都记者来到苹果田桓广场店门口,这里聚集了很多和蔡女士有相同经历的消费者。有消费者统计了32名相同受害者的订餐信息,涉及金额36万元,已报警。
苹果广场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消费者投诉从林处订购的产品一直未收到,已由警方处理,店方对此事不予回应。”记者从广州天河南派出所了解到,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此事。
苹果田桓广场店。
该女子声称有“员工价7.5折”出售苹果产品
据蔡女士介绍,今年8月初,她无意中在朋友圈看到:“朋友是苹果田桓广场店员工,需要购买一部苹果手机或电脑用于私聊,员工价7.5折。”准备给家人买一台平板电脑的蔡女士,通过朋友找到了这位自称是苹果广场店员工的女子林。
对于林某身份的真实性,蔡女士一度有所顾虑。她说,在下单之前,她已经通读了林的朋友圈,其中有很多林在店里工作的照片,包括一张苹果广场店开业时员工的照片。
8月11日,蔡女士通过微信向林某订购了原价7899元的12.9寸iPad Pro和原价969元的Apple Pencil 2,打7.5折后总价6651元。付完款后,林告诉蔡女士:“内部员工订单发货比较慢,预计7周左右能收到货。”
林发给蔡女士的订单截图。
“这个价格比原价低了2200元。林说7.5折活动有截止日期,我们再下一单。”蔡女士告诉南都记者,因其家人也有入手产品的需求,6天后,即8月17日,蔡女士向林某订购了上述产品,并再次支付林某6651元。蔡女士还要求提供订单截图以及林的身份证、工号等信息。在林发给蔡女士的订单截图中,林特意涂抹了订单号,并称“不方便透露订单号给内部员工购买。”
没想到,8月20日,蔡女士通过微信查询发货进度时,聊天界面显示“对方账号异常,已被限制登录。”而对方的电话再也无法拨通。蔡女士立即拨打了苹果官方电话。蔡女士查询相关信息后,未能查到相关订单。意识到被骗后,蔡女士立即向警方报案。
收钱后没有发货,警方介入调查
8月24日,南都记者跟随蔡女士来到苹果田桓广场店门前。现场聚集了很多和蔡女士有相同经历的消费者。
现场,被“坑”了6万多元的林先生告诉南都记者,他是6月25日第一次向林先生订购产品。此后,林某多次打电话、发微信推销其产品,并以“生病”、“生活困难”为由,要求刘先生帮忙演出。林先生说,他通过林订购了6次产品。然而,第一笔订单下了两个月后,林先生一直没有收到产品,林彻底失联。
林建立的微信群聊天记录。
记者从多名有相同经历的消费者处了解到,今年7月份左右,林某建了一个微信群,群里都是向他订购产品的消费者。群聊信息显示,7月中下旬,群里有不少消费者催促发货或询问何时退款,也有不少人询问林为何不回信息。
面对消费者的一再询问,林曾在集团公告中写道:“因为价格便宜,所以肯定会有等待的机会。请不要在群里抢货。我一个人处理将近100个客户,每秒钟都回不去。”
近日,同样没收商品的消费者廖女士从上述微信群成员处收集了相关订购信息。据其初步统计,共有32名消费者被“坑”,涉及金额共计36万元。廖女士向警方报告了这一情况。
据消费者统计,至少有32人在向林订购产品后没有收到货物。
8月24日,记者跟随多位消费者向苹果田桓广场店询问林的情况。该店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消费者反映从林处订购的产品一直未收到货,已移交警方”,并表示该店对此事不做任何回应。
随后,南都记者从该店所辖的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天河南派出所了解到,目前,警方已向消费者了解相关情况,将做进一步调查。
8月25日,苹果官网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公司有明文规定,员工不得私自添加客户微信,更不得利用员工优惠福利与客户进行私下交易。此外,该工作人员称对方承诺的“下单后7周内发货”不合理。他表示,无论普通用户还是苹果员工,官网下单后都会尽快发货。"一般来说,产品会在下订单后一周左右收到."
采写:南都记者黄李摄影:实习生程贤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