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藏网警
近日,有网友向西藏网警反映,在微信上借钱给他人,截图和记录都有,但对方拒绝还钱。我该怎么办?
看到边肖网友提供的截图后,我立刻找到了一个漏洞,可以让对方有机会公平诚实地“违约”。你觉得它聪明吗?
如果没找到,那边肖给你个案例~
今年6月,口头向耿女士借款1500元,耿女士通过微信转账1500元给杨。但事后要求杨某还款时,对方却扮演起了老赖,耿女士只好诉至法院要求杨某还款。
但“还债”并不是真正的“自然”。坏的是耿女士在转账纸条上写了“我爱你”。......
庭审中,就因为“爱你”两个字,杨辩称自己和耿女士是感情深厚的朋友。耿女士微信转账并未注明是借款,转账后还注明了“爱你”字样。所以双方在微信上的资金交换不是借贷,而是赠与。
耿女士真是哑巴吃黄连,苦不苦说不出来。......
现在,互联网通讯很方便。在享受便利的同时,每个人都必须留心。毕竟自古有句老话:害人不可害人,防人不可防人!
微信的聊天记录是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的,属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范畴。但微信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并不容易,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证明微信的使用者是自己
当前司法实践中确认微信用户身份的方式主要有四种:
1、对方认为;
2.微信头像或微信相册的识别;
3.网络实名、电子数据发送方的认证材料或者所有者的身份认证;
4.第三方机构,即软件供应商腾讯,协助调查。
二。微信证据的完整性
因为微信证据是生命力的片段记录,如果不完整,可能会断章取义,不能反映当事人完整的真实意思。比如上述案例,要以聊天记录为证据链,全面证明借款性质。
这提醒我们:不要随便删除聊天记录!
三。微信记录可以证明目的
最重要的是你微信里的信息能直接有效的反映事件!比如上面案例中微信借钱的时候,你要明确注明“借钱”和“借钱”这两个字!
最后,边肖真心祝福大家遇到靠谱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