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的农村男孩,出生在穷乡僻壤,没有高学历和技能,在外打工,居然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回到巴中老家建起了一个几百平米,普通村民一辈子都建不起来的四合院。
就在村民们不解羡慕的时候,他在2018年被警方抓获。当他的致富“秘密”被揭露后,一条庞大的灰色产业链也浮出水面。
这一期给大家带来的是四川穷人家离奇的暴富事件。
一栋高级的乡间别墅这个农村男孩叫黄,老家是四川省巴中市一个山脚下的小村庄。
为了补贴家用,黄某选择离开村子,进城打工。
自以为没文化没技术的黄,进城后和大多数农民工一样,干点体力活,挣点辛苦钱。
让村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黄只用了
不到四年的时间就富了起来。现在,黄在村里出名了,成了村里有名的名人。毫不夸张的说,基本上每个家庭都听说过他,甚至他已经成为了每个外出务工村民心中的“
榜样”。
据隔壁邻居回忆,黄不知道在外面发了什么财。一天,他金银回村,不仅给家里买了一大堆值钱的保健品、衣服、日用品,还在村里修了房子,买了车。
关键是,黄建的房子不是普通的农家院,而是从外面
买了很多地后建的500多平米的四合院别墅。黄给自己的四合院起了个高调的名字,叫“黄家大院”。光看大门,好像是一百年前的地主家庭。
走进院子,有几栋独栋别墅和错综复杂的石径,院子中间还有一个大花园。花园里有亭台楼阁、石桥流水。春天,各种鲜花盛开,就像一个苏州森林花园。
有一次,黄在院子里请村民来做客,很多村民气愤地调侃他们家,说这么大的房子一不注意就会迷路!
每天路过这样的房子前,村民们难免投来羡慕的目光。
所以很多村民都私下找过黄,不管是攀关系,缅怀过去,还是“送礼”表示诚意。他们用各种方式暗示黄,想让他和他们一起发财。
然而,对于这些暗示,黄不假思索地拒绝了。
就连村民每天都和黄某聊天,问起黄某现在做的生意,黄某也会立马警觉起来,只说自己是“电脑玩家”,看起来像是怕村民范水磨山抢了他的“生财之道”。
时间长了,村里人自然不愿意把热脸贴在冷屁股上。大家一致认为黄太自私,只想靠自己发财,甚至对自己的财富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和猜忌。
按照常理来说,就算是在农村,建这么豪华的院子也要花不少钱。
然而,没有读过几天书、没有一技之长的黄灿是如何在短短几年内赚到这么一大笔钱的呢?
退一万步讲,他真的是靠能力赚钱的。他为什么不想大方的说出来?从他修房子的字迹可以看出,黄不是一个低调的人。
面对村民的质疑和猜测,黄从不解释,黄家人看到他们家有钱也只是嫉妒;
直到2018年,一切才有了答案。
一条隐秘的灰色产业链2018年初,黄像往常一样,在巴中市某出租房内“玩电脑”。这时,民警敲开了黄家的门。
当民警表明来意后,黄某很配合,立即停止工作,慌乱中没有处理电脑上的文件资料;他反而站在一旁,淡定地等着警察问话。
他告诉民警,自己是媒体公关专业人员,负责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推广的广告,然后根据客户类别接单;最后,根据客户的需求,将待放视频放入所需的视频网站,
这一系列操作和每一笔平台交易的细节也详细记录在一个文档里。文件中详细标注了黄自2014年8月以来所做的3500余次视频推广的详细数据,且多为带有广告性质的视频。
不仅如此,警方还查询了黄四年多的交易记录。通过各种支付方式,有几千万流水。
看到如此巨额的单子,黄某也主动向民警承认,自己的生意是薄利多销,因为没有第三方平台,价格会更优惠,会有很多客户找到他,他会尽最大努力完成每一单,这是他成就的“口碑”。
黄的自信和快速反应让警方一度认为黄所做的是正规的视频推广业务。
问题是,如此庞大而完整的交易链条,黄一个没什么文化的农村男孩是很难做到的。单独做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他的搭档是谁?他究竟是如何成功完成每一次晋升的?
就在民警询问黄某资质时,黄某突然变得哑口无言。
沉默许久后,他告诉民警,他并不知道做这个需要营业执照,只觉得这是一份普通的工作,是“中介”,和卖房子卖车子的中介没什么区别。他的沉默和胡言乱语让警方认定他所谓的“媒体公关和视频推广”不正规不合法。
这时,黄某有点糊涂了。在警察询问他的搭档之前,他先暴露了自己。
他再次向警方强调,自己只是一个“中间人”,负责联系客户,对接相关网站编辑进行视频投放,然后反馈给客户。
所以发布视频是网站编辑的工作,与自己无关。换句话说,黄的合伙人是在视频网站工作的编辑。
无独有偶,某视频网站的编辑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在网站上推广自己认为质量高的视频,放在最上面,无需公司统一审核。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黄灿成功地完成了每一次视频推广业务。
但是,一个一直生活在巴中的普通工薪族,如何实现在北京上海等各大视频网站工作的白领编辑?
原来,黄在刚到村里打工时,曾在一家名为网的公司有过短暂的兼职经历,也正是这段经历为黄打开了赚钱的潘多拉魔盒。
在兼职期间,他认识了某知名视频网站的编辑崔某。在与崔的交往中,他们逐渐熟悉,成为兄弟,并从崔那里了解到做编辑的特权。
听到这个消息,黄马上想出了一个“生财之道”。他向崔建议,可以利用职务之便做视频推广业务,让客户给的费用直接由两个人分摊,不需要经过第三方平台。
显然,黄口中的“生意”完全违背了互联网运作的规则。一旦被发现,崔将被公司开除,在业内臭名昭著。
更重要的是,无论剪辑力量多么强大,按规定带有广告的视频都必须经过公司统一审核和收费后才能推广,因为这涉及到广告公司、视频推广商、视频网站等多方利益。
而且互联网广告视频推广有严格的标准,必须按照国家广告法的规定执行。
黄和崔推广的视频多为广告,那么崔为什么愿意违反公司规定,甚至帮助黄进行非法交易呢?
一个巴掌拍不响,除了黄的辛苦和对崔的反复游说,再加上足够的“好处费”;更重要的是,崔自己心中对金钱的贪婪。
从黄近几年的交易明细可以看出,每笔交易所做的账单成本,只有五分之一是黄所谓的“代理费”,其余五分之四全部给了责任编辑。
积少成多。近年来,崔从黄处收取的好处费已经高出公司本身提供的工资好几倍。
此外,他们的行为没有任何线索,这使得黄和崔越来越猖獗。
通过崔,黄还认识了大大小小各种视频网站的三四十个网站编辑,负责自己视频网站的推广。
他们的视频推广业务网络逐渐扩大。
从简单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涉及的人并不复杂。一个视频只需要搞定客户,黄和剪辑师。
但正是这种隐藏的灰色交易链,让他们自以为是。事实上,警方在2017年就已经通过一个神秘账户注意到了。
一个神秘的QQ号为积极响应国家“净化网络环境专项行动”,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公安局成立网络安全保卫大队,负责辖区内公共信息网络的安全保护工作。
2017年12月,一个名为“光明未来”的可疑账号因活动异常,引起网安大队高度警觉。
据观察,该用户通过各大社交平台发布关于视频推广的广告,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咨询和交易。
用户自信地在社交群里向网友承诺,自己可以承接各大知名视频网站的视频(包括广告)推广业务,根据需求将视频推送到相应的板块和位置,即使自己在上面。
按理说,如果个人或公司要在视频网站上投放视频(包括广告),按照各大视频网站的规定,应该由专业的第三方公司或视频网站的专业部门进行对接,并严格按照国家广告法和国家网信办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千万不要以自己的名义在社交软件里打广告、对接,而且这么轻松方便,只要给钱就能成功。
其次,在各大视频网站放一个带广告的视频也不便宜。仅1000张曝光的价格在50-100元不等。
如果想把自己的视频放在网站顶部,需要的曝光量可想而知,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但是从网友“光明未来”给出的价格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里,一个顶级视频只需要500-2000,那么他是如何以如此低的价格实现如此高效的推广的呢?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这是警察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网安大队调查后发现,网名为“光明未来”的网友为黄。
警方调查了黄的简历,发现他没有上过几年学,辍学打工早,没有类似视频推广的工作经历。现在他是一个无业游民。
他名下没有任何与视频推广业务相关的公司营业执照或经营资质。
无独有偶,近几年在“光明未来”这个账号活跃的时候,黄某居然在老家建了一栋500多平米的四合院别墅。
种种可疑之处让民警怀疑黄从事网络诈骗或网络赌博?
毕竟要想在网络上一夜暴富,最快的途径只有诈骗或者赌博之类的灰黑色产业链。为了查明真相,警方找到黄,向他询问了许多问题,从而发现了他暴富的秘密和一条灰色产业链。
一场苍白无力的辩解终于真相大白。黄的巨富是靠钻空得来的。所以,不是他不想告诉村民他的致富之路,而是他根本不能告诉他们。黄被抓后,涉案人员被各地警方抓获。
在警方逮捕黄后的第十个月,恩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
“逮捕是真的,但我不认为这是违法的。我给客户打工是为了赚取服务费,不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和编辑做生意很正常,不是为了行贿。"
直到站在法庭上,黄都坚信自己只是个记账员,帮客户和网站编辑牵线搭桥。
黄还表示,不知道视频网站公司的编辑不允许私自接单收钱。如果他知道,他就不会从事这种非法活动。
然而,在证据面前,黄的狡辩显得极其苍白无力,其站不住脚的片面之词很快遭到了众多被抓网站编辑的反驳。
多名网站编辑表示,黄找到他们做这项“生意”时,大多明确告知黄,公司明确规定网站编辑未经许可不得推广带有广告的视频,否则后果自负。
但他们自己也没有抵挡住黄的一再要求和高额“报酬”的金钱诱惑。他们被金钱蒙蔽了双眼,放下了自己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法律底线,与黄做起了这种非法的“生意”。
失去的就失去了,桥下的水。毕竟他们为自己一时的冲动付出了代价。
截至2018年7月4日,专案组在北京、上海等地抓获涉嫌受贿的网站编辑43名,依法刑事拘留20人,逮捕11人,追缴赃款506万元。
正义永远不会缺席,法律永远不会冤枉一个好人,更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违反纪律的坏人。
最终,本案始作俑者黄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30万元,并追缴黄非法所得26万元。
对于这个结果,黄还是很固执。他还觉得自己没有行贿,更没有做什么违法的事情。他只是依靠自己建立的朋友圈进行正常合法的推广业务。
侥幸的是,黄某诉至法院。
对于黄的呼吁,我不知道他是无知愚蠢到直到这一刻还觉得自己没有犯法,还是死也要演好“无知无邪”的角色。
但无论如何,他不可能用再多的花言巧语,一键“消灭”自己的犯罪事实。
两个月后,恩阳区人民法院驳回黄的上诉,维持原判。
最后,黄为他的所作所为受到了惩罚。不管他是真的不懂还是假装不懂,他都希望他能认真反思自己在执行的四年里的错误。
出狱后,你可以好好工作,脚踏实地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要再想着靠“歪门邪道”就能发财。
同时也想借此案警醒一些利用职务之便从事违法活动的人。不要为了赚钱而敢于尝试任何灰色地带,哪怕是知法犯法。他们经常在河边散步,脚不能掉!
当一个人为了钱抛弃了自己的职业道德和法律伦理,他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相信金钱永远是有价值的,但道德和法律是无价的。它们应该而且必须在一个人的心里占有。不要为了私利而损害他人利益,更不要把自己变成只为钱而活的傀儡。
最后,我也想告诉一些网友,不要轻信社交平台上的小道消息,不要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也许就是这样的举动,会让你成为犯罪分子背后的推手。国家法律,家规,互联网都有一套完整的操作规则。一切都要从正规专业的渠道操作。
引用
传奇“玩电脑”的神秘“有钱人”
看四川的新闻,“网上受贿1400多万!这个巴中部长案是国内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