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唐小传
张新怀,男,1963年出生,1983年参加工作,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人。现任宝鸡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宝鸡市面条行业协会会长,宝鸡市创业专家指导组成员。2010年获首届陕西省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被宝鸡市人社局、宝鸡市科技局、宝鸡市知识产权局评为“先进工作者”,被授予“宝鸡创业之星”称号;2013年获得“陕西创业之星”称号;2016年获“宝鸡市金台区优秀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称号;2018年被宝鸡市政府评为“宝鸡市技术能手”,获得宝鸡市第二届非公企业党员人才创新成果一等奖;2019年,宝鸡市扶贫领导小组授予社会组织扶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宝鸡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简介
宝鸡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集食品机械研发、生产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先后开发生产了“福”牌多功能和面机、米粉机、面粉机、高效节能多功能擀面机、洗面机等系列产品,获得国家专利13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外观专利1项。同时申请注册“福”图形和文字商标。2007年获宝鸡工业设计大赛二等奖,2012年获国际发明展银奖。
近年来,随着宝鸡和面产业的不断发展,作为全市和面机械设备的龙头企业,宝鸡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积极研发新产品,自主设计制造全自动和面生产线、智能和面机等设备,为宝鸡和面产业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产品自投产以来一直供不应求,市场占有率超过70%,年销量超过1000台。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还远销新西兰、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2009年,公司被列为陕西省专利创业富民工程实施单位,产品也被列入国家创业项目库。近年来,公司培训下岗职工和农村青年1000多人,带动万余名创业者从事面团生产,实现经济效益数亿元,为城乡自主创业者打开了一扇致富之门。
曲折的创业之路
面团一定要好吃,醋一定要出来;如果你想成功,你必须会搬东西。
张新怀是个能搬东西的人。
15岁那年,张新怀的父亲因重病去世。我父亲生病住院时欠下的帐还没有付清。就是这一家给了一升玉米,那一家给了一桶高粱,为父亲办了丧事。【/br/】进入高中后,张新怀经常要到学期结束才能补齐学费。他住校的时候,玉米是他的主食,一周只能吃两次小麦面。平日里,他用烧纸写字计算问题,这些烧纸是父亲葬礼上遗留下来的。高考落榜后,张新怀学会了开手扶拖拉机拉石头,并在Xi一个建筑工地做兼职,他所想的只是赚更多的钱。
1992年,张新怀开始尝试做面粉生意。他先是在村里买小麦磨成面粉,然后把面粉卖给城里的包子铺和面馆。因为资金不多,张新怀总是先赊账给小麦,卖完面粉再把钱付给村民,因为村民信任他。
本以为生意会很顺利,没想到却是当头一棒。由于经验不足,张新怀被骗子骗进一卡车面粉,又被大雨淋湿。不仅输光了钱,还欠了两三万。张新怀仍然心有余悸地说:“那时候两三万块钱真的太可怕了!”
听说张新怀赔钱了,村里人也很担心。本来他们指望用麦子钱给娃娃交学费,给老人看病,给儿子媳妇娶媳妇,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这是村民的救命钱。
也是因为这笔钱,张新怀在村里抬不起头来,站不起来。为了还钱给村民,1993年冬天,张新带着50元钱来到宝鸡市计都街
路粮站附近,做起了烤饼的小生意。因为没有技术,烤出来的蛋糕质量不好,亏了8000多元。张新怀说,当时心死了。[br/]隆冬时节,他的妻子杨丽丽带着儿女来到宝鸡寻找张新怀。家里租住的地方很小,张新怀只能在地上铺一个编织袋,勉强安顿好妻儿。大年三十,别人家都坐在炕上吃晚饭,张新怀夫妇还在为几万块钱的债务发愁。
1994年,张新怀和妻子在斗鸡街做起了面团生意。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张新怀和妻子就开始蒸面团,天一亮就登上三轮车送去市场。张新怀说,那段时间,几乎没有休息日,连午睡都成了一件难得的事情。
通过努力,张新怀终于攒了一些钱。1995年,他匆匆回村,挨家挨户去还欠村民的钱。直到这时,夫妻俩才第一次正大光明地回到老家,放松了积存在心里多年的郁结。
农民制作和面机
做了几年的和面机生意,张新怀突发奇想,想制作和面机。
“什么,你一个农民就能卖面团,造机器也没那么简单!”当张新怀把制造机器的想法告诉身边的人时,大家都不看好。为了养家糊口,农民在市场上卖面团。但是,和面机的研发从来不是和面机的人能想到的,甚至一些机械专家都认为难度相当大。
很多人觉得张新怀要做的事情不可思议,因为他不用做不赔钱的做面团的生意,而是要做一些机器。虽然他有一些基本的机械知识,但是开发机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如此,张新怀还是决心去做。两三吨废铁拉回来,前几年赚的钱也投进去了。几年过去了,张新怀对机器的研发仍然没有太大进展。
但是,张新怀始终相信自己的想法。他说,手工制作面团费时费力,很难提高效率。如果能研发出和面机,节省人力,提高效率,销量肯定没问题。
从2003年开始,张新怀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和面机的研发中,潜心学习机械知识,多方请教机械专家,反复实验。眼看就要成功了,只有一个问题永远解决不了——皱纹脸。
当时实验用的面团几乎堆成了小山。这时,细心的张新怀意外发现,只要面团入机时温度稍低,出来时温度稍高,面团就不会起皱
。经过多次调试,张新怀夫妇看到一块面团从传送带上顺利下来时,喜极而泣。
机器生产的面团投放市场后,客户提出了新的要求——机器面团要有手工面团的味道。于是,张新怀请教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不断提高面团质量,混合机器面团和手工面团供顾客品尝,听取各方建议,反复试验调整,直到达到和手工面团一样的口感。【/br/】就这样,和面机逐渐走向成熟,从单机到机组再到生产线,从最初的每小时生产150kg面团,发展到每小时生产600kg面团,机器的市场价值充分展现。2006年,张新怀创办了宝鸡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申请了14项和面机技术专利,其中4项为发明专利。
2007年,张新怀带着和面机代表宝鸡市参加首届陕西创业博览会,使和面机走向世界,畅销海外。
用小面团写大生活[/s2/]
穷的时候,靠面团生意致富改变命运。张新怀是真心感谢面团行业的。为了让宝鸡的面团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6年,张新怀发起成立了宝鸡面团产业协会,并担任会长,出资100多万元支持协会发展。
多年来,协会在行业自律、标准和规范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会员规模企业比重逐步提高,市场竞争呈现健康发展态势,企业发展创新和品牌意识不断增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为全市面团行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宝鸡市从事擀面SC的企业、小作坊、摊贩有4000多家,其中通过SC认证的标准化生产加工企业19家,宝鸡擀面已出口美国、英国、日本等21个国家。2020年,宝鸡揉面产业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50亿元,宝鸡揉面产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初具规模。
协会在张新怀的带领下,积极为会员单位提供信息与政策、法律法规咨询、项目支持、品牌管理、运营与宣传培训、招商引资等服务。2018年,协会被评为3A级社会组织,先后获得“全市商贸流通先进单位”、“宝鸡市优秀社会组织”、“扶贫优秀行业协会”等荣誉。
在脱贫攻坚战中,宝鸡市面条行业协会创立的“电商+扶贫”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列入“2018年全国电商扶贫经典案例”。2019年,协会在眉县、千阳、扶风三县实施宝鸡面团产业扶贫项目,创新帮扶措施,通过短视频营销、烹饪、家政以及种植养殖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
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宝鸡积极学习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经验,出台了《宝鸡擀面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并成立了推进宝鸡擀面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同时,为规范宝鸡手工面的市场和生产,2019年10月,由协会牵头的《宝鸡手工面制作工艺》等6项宝鸡特色小吃地方标准正式发布。2020年宝鸡擀面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口号、标识正式发布使用,2020年宝鸡擀面产业园建设正式启动。随着宝鸡面团产业的蓬勃发展,张新怀的心中也将筑起更大的梦想,更大的舞台等着他去开创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