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周)“以前,我不用打车软件。功能按钮太多了,我的眼睛都花了。自从儿子教我用‘一键打车’后,我也学会了网上打车。”家住朝阳区八里庄街道红庙北的张翠萍说,“这些打车软件的‘老年模式’设计更简单,字体更大,我们老年人用眼睛看起来更舒服。”
早在去年年底,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就组织了平台公司座谈会,研究便利老年人打车出行的相关工作。曹操出行、滴滴出行、申城出行、滴滴公司等8家平台公司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组织各平台公司新增老年人“一键打车”功能;依托95128叫车服务号,加快在主要网约车平台开通叫车服务;引导各大平台公司为老年人提供优先调度服务,在三个方面优化服务。
今年1月,滴滴出行推出了“滴滴老版”小程序。用户前期在小程序中设置好常用地址后,可以在小程序中点击“一键叫车”进行叫车服务,对于一些不方便打字的老年人,也可以通过电话叫车。
2月,曹操“助老模式”具备“一键打车叫车”和“客服叫车”功能。老年用户点击“助老模式”后用户界面字体变大,设置常用地址后可进行“一键打车”服务。同时,老人们也可以选择“客服”,由客服人员代老人们取车。
迪达公司通过“三把钥匙”推广老年人打车的便利性。老年人在路边招出租车时,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一键叫车”;上车后,“一键目的地同步”可以将目的地同步到出租车的大屏幕上,方便老人与司机准确沟通目的地。此外,在具体行程中,“一键行程分享”可以让家人了解老人的行程。
除了网约车平台,各地推出的本地打车软件也考虑到了老年人的打车出行问题。去年年底,上海出租车统一平台“申城出行”开始试运行。同时,在位于街道的出租车候客站设置“一键打车”呼叫按钮,乘客按下圆形按钮,周边出租车即可接单。
3月29日,武汉客运出租汽车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推出打车平台。行业管理部门特别考虑了老年人的打车服务,推出了“扶老模式”。老年乘客的朋友或亲戚输入并保存常用地址。老人在家等公交,点击“一键打车”按钮即可。
中国的老年人数量正在迅速增长。许多老年人不能上网或使用智能手机。他们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遭遇不便,无法充分享受智能服务带来的便利。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突出。
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要优化老年人出租车服务。维护巡游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提高电召服务电话接通率。引导网约车平台公司优化约车相关软件,增加“一键叫车”功能,鼓励提供电召服务,优先为老年人送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医院、居民区、重要商业区等场所设置出租汽车候客点和临时停靠点,依托信息技术提供便捷的出租汽车服务。
“现在我对网上的专车顺风车越来越熟悉,和妻子一起出行又多了一种选择。春天来了,公园里的花正在开放。我打算今天和他一起去公园看花。”话音刚落,张翠萍的车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