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注重养生的人群中,掀起了一股补充益生菌的风潮。很多商家喜欢,把益生菌当成“万能神药”,吸引很多消费者购买。益生菌是对肠道有益的活菌的总称。益生菌真的有广告描述的那么神奇吗?
1.要不要补充益生菌?
很多人希望通过补充益生菌来改善肠胃健康。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益生菌也常被用于肠易激综合征和炎症性肠病的辅助治疗。婴幼儿使用抗生素或治疗腹泻、便秘时,医生也会配合益生菌。
然而,美国胃肠病学协会发布的新临床指南指出,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使用益生菌治疗大多数消化系统疾病。这是第一个关于益生菌在各种胃肠疾病中应用的临床指南,发表在美国胃肠病学协会官方杂志《胃肠病学》上。
益生菌对健康的影响具有株系特异性和个体差异性,不存在一种适合改善所有人群健康的“万能”益生菌株。
发现不同种类益生菌的基因组差异很大,甚至同种益生菌的不同菌株之间也是如此。同一种益生菌在不同个体肠道内的定植也是不同的。
益生菌菌株能否在人体肠道定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
因此,消费者应尽量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理性选择益生菌产品,不要盲目购买。
2.益生菌和益生元有什么区别?
益生菌和益生元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益生菌是能选择性地促进肠道内一种或几种有益菌生长繁殖,但不能被肠道消化吸收的物质。
提醒大家,在关注益生菌的同时,不要忽视益生元的重要作用。要知道,没有足够的益生元,益生菌是会死的。益生菌是支持益生菌生存的营养物质。只有肠道内有足够的益生菌,益生菌才能大量繁殖,从而维持肠道的健康。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种益生菌和益生元。益生菌大多含有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常见的益生元分为两种:一是功能性低聚糖,如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松低聚糖、乳果低聚糖等。二是膳食纤维,如菊粉、水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等。其中,低聚果糖、低聚木糖、菊粉和水溶性膳食纤维是益生菌产品中经常添加的益生元。
3.如何选择和补充益生菌
对于益生菌产品的购买,有两个建议:
第一,最好选择复合益生菌产品,即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组合产品。比如在双歧杆菌中添加低聚果糖,这种组合可以使添加的双歧杆菌增加10~100倍,比单独补充益生菌的效果强很多。
二是选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益生菌的产品。研究表明,多种益生菌组合的功效大于一种益生菌。
对于乳酸菌饮料,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注意区分产品类型。我国相关标准规定,乳酸菌饮料产品的标签应标注活菌(非灭菌)型或非活菌(灭菌)型,购买时可通过标签标注进行区分。乳酸菌活菌饮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脱离冷链,会导致乳酸菌活菌数减少,影响口感。消费者购买后应及时饮用或尽快放入冰箱。
酸奶也是一样,购买后要按照标签妥善保存,保证菌种的活性。
4.“吃细菌”不如“培养细菌”
增加肠道有益菌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摄入益生菌或益生菌制成的食物(如泡菜、豆豉等。);另一种是吃有益菌喜欢吃的食物,帮助它活下去,活得好。
补充益生菌最大的问题是胃是强酸性环境,益生菌耐酸性差。进入人体后存活的概率很低,能成功到达肠道的人就更少了。而且益生菌菌株不够稳定,常温下容易死亡。
益生菌是生产出来给消费者购买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已经有大量细菌死亡。益生菌的数量可能会从10万降到1万,甚至更少。所以与其摄入外来益生菌,不如增殖体内有益菌。换句话说,“吃细菌”不如“培养细菌”。
补充益生元是培养细菌的最好方法。我们可以从饮食中获取足够的益生元。只要每天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粗粮等食物,摄入30~40克膳食纤维,就能“喂”好体内的益生菌。当然,如果你偏爱肉类,不喜欢蔬菜、水果、粗粮等。,或者在旅行或出差时不能享受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那么你最好在你吃的益生菌中添加益生元,这样才能保证益生菌在你的肠道中存活。
正文:张兆峰,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
来源:健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