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自辛,作者张佳。
以下内容,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全网对Tik Tok商业形态最全面的介绍和解读。
首先列出大纲:
其实Tik Tok的核心是对“算法推荐”这种流量分配模式的理解,我之前已经写过很多次了,就不赘述了。
一、短视频内容类型及实现方式
1.短视频的内容类型
Tik Tok做内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做IP,靠内容沉淀和用户关注度做广告;另一波是“洗流”。
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说,“洗流量”的思路其实更适合Tik Tok这种用算法推荐来分发流量的平台。
因为平台每次给你的流量其实和你过去的积累关系不大(高粉丝量会有更大的基础推荐值,但不能太高,几万的播放量),能不能获得高流量主要看这个内容有没有爆款。
就算是做IP,用“洗流量”的心态去做内容和运营可能更好:每次都做好了爆款的准备,然后在再次爆款的过程中想办法把流量变成可变现或者可囤积的资源。
没错,和前几年小程序的流量格局是一样的。
回到短视频的内容类型,在PDF的第27页,我在星图上列出了人才的类别,有30+个小类。
内容创作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这里就不赘述了。关于内容创作有三个相关的概念:MCN、KOL和KOC。
不用说,MCN的概念其实是专业内容创作者的集合,其存在价值更侧重于帮助创作者商业化。
也就是说,如果你有MCN,在没有特殊需求的情况下,最应该保证的核心点就是业务能力。
现在,MCN和达人在撕生意,没有人在撕MCN,因为MCN没有帮他做粉和内容。
对于Tik Tok来说,野生MCN价值不大,必须经过官方认证才能获得官方政策支持(一般任务包每个月给MCN专家a到S级流量支持)。
正式认证MCN有两个要求:
第二个KOL和KOC,大家应该都很熟悉,简单来说,KOL是粉丝数量多的人,KOC是粉丝数量少的人,或者是小圈子里的声音。
现在KOC已经沦落到业余水平了,千粉自称KOC。三两没有价值,主要用于辅助决策或者聚集大量KOC屏幕(内容要多样化,同样的内容容易被推翻,比如很久以前的开箱)
2.短视频内容创作的实现方式
在Tik Tok之前,有太多的短视频平台没有成功。其中一个核心原因就是“创作者都是靠爱发电”,不挣钱就不能产生正向激励,也不会长久。
Tik Tok 2016年上线,2017年开始推广,2018年年中开始实现服务,从橱窗展示到星图到各种方案。
1)星图平台
这个平台是为人才需求服务的企业主,两类人可以登录——
有个体经营户或经营实体的机构:有公户的营业执照和注册账号,可以查看所有专家的报价和详细数据;
粉丝超过10W的人才:通过绑定的Tik Tok账号登录,可以提高报价,接收企业主的广告任务。
企业通过星图平台做广告。任务完成后,星图会收取5%的服务费,任何企业都可以打广告。
但是这个平台还是没有让4A公司这个中间的皮条客死掉,因为要先往账户里放钱,但是企业没有提前付款的习惯,所以4A公司还是要提前放。
另一方面,人们没有意识到,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便捷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接单。4A公司两边拉皮条赚钱,左手吃企业的服务费,右手吃媒体的折扣/回扣。
结果,大部分订单都流向了那些有商业能力的MCN公司。普通人才只能玩不用4A公司的普通企业,但这部分预算其实少得可怜…
PS MCN达到一定标准后,可以“打包”进星图,免服务费。
2)挑选,链接计划
上面的星图更多的是针对10W粉丝,更大的尺寸和MCN,而Pick and Link计划稍微方便一点,5W粉丝都可以申请。
Pick plan主要是针对其产品的内部广告,CPM计费主要是为了曝光。
比如你看到的很多电影片段,最终都会把你引向西瓜/看到完整版,这是Pick计划的一部分。(也有教你剪辑,指导你用剪影的)
只有少部分与头条关系较好的外部公司可以在Pick计划中投放广告,大部分非头条公司希望通过Link计划投放5W粉丝的小号广告。
Link的呈现形式大部分是以视频左下角昵称上方组件的形式呈现的,和小黄车差不多,只是一个蓝色的菱形。
早期也会以链接的形式出现在第一条评论中。现在Link也可以直接通过地图下单了。
3.游戏推广&国家任务
这是比Pick and Link更低级的实现方式。不需要粉丝群。你可以在Tik Tok搜索“Tik Tok游戏推广”和“国家任务计划”来选择加入任务。
游戏推广计划的主要推广内容为 Tik Tok小游戏。目前,只支持Android手机,奖金是根据视频被转移到迷你游戏的人数计算的。
没有全民手机装备要求,但是奖励手段差不多,主要是流量奖励和礼物,偶尔会有一些现金奖励。任务内容为品牌发布、明星活动等挑战话题。(实际上是帮助Tik Tok完成广告KPI)。
4.私有领域转移
虽然Tik Tok不鼓励,但还是有很多方法。最简单的就是在你的个人资料里留个微信号。
另外,认证/试用企业号后,可以设置自动回复。
早些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桔子网站创建一个登陆页面,添加一个跳转打开微信的插件,直接引导用户进入微信,添加好友。现在没人敢这么做了,封口更快。
方法流程:放心信任一个蜗牛保险账号体验…
5.电子商务分销
这属于Tik Tok实现的沉重,将放在最后。这件事的逻辑很简单:Tik Tok的创作者有流量,电商商家需要流量来做转化。
所以商家根据商品的销售额,给创作者一定比例的佣金。
中间推广佣金支付的平台叫“联盟”,Tik Tok有精选联盟,淘宝有淘宝联盟(阿里妈妈),JD.COM有JD.COM联盟。
商家将产品链接到这些联盟,创作者在其中选择产品,然后放入购物车,通过视频进行销售。
对于Tik Tok精选联盟的商品,Tik Tok将收取售价10%的服务费;淘宝联盟收取内容场景6%服务费,佣金10%技术服务费。
因此,如果产品来自Tik Tok店/京东。COM/考拉/苏宁/洋码头/唯品会,创作者要帮你带产品要收取10%以上的佣金,因为超过10%的部分归创作者所有。
虽然淘宝联盟很少有“苛刻扣款”的情况,但是去Tik Tok窗口至少要10%以上。
此外,并非所有商品都可以在Tik Tok分销:淘宝的店铺评分(DSR)高于平均水平,至少需要一颗钻石。而且不能是美妆类(去年就被杀了)。
加上dou+,100块=5000次曝光的稳定投放工具,你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一切都可以精确计算。
即使内容很垃圾,100dou+也能获得5000次曝光。测试完转化率,就可以直接拉出ROI计算公式了。这就是为什么Tik Tok·陶克去年跑得这么凶。(现在已经来不及了,平台严格限制,烧dou+需要精打细算。)
如果货物来自淘宝、JD.COM和洋码头,还有一个PID的概念。一个Tik Tok只能绑定一个淘宝/京东的PID。COM/洋码头分销账号,还有一个淘宝/京东。COM/Ocean Terminal可以绑定多个Tik Tok账户。
二。直播及其实现
对直播的内容进行分类,如果不严格的话有两类: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严格来说,秀场直播还可以分为知识直播和游戏直播。
1.直播的发展历史
自1983年以来,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一直通过现场直播播出春节联欢晚会。当时中央电视台的总导演黄一鹤在春晚中使用了电话点播和大众互动,这与现在的网络直播非常接近。
在此之前,春晚只是一个录播剪辑的视频节目,和现在的短视频没什么区别。
加入“实时图像同步”的机制后,对内容创作者的要求大大增加:不能后期修改,必须一气呵成。
这个时候,掌控主持人在整个直播中的价值就变得极为重要。自1983年黄一鹤执导春晚以来,“主持人”这一职业越来越受到电视媒体的关注。
2006年,一款名为《魔兽世界》的游戏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
这款游戏中的副本系统需要20-40人同时在线,使得语音协作成为当时游戏的刚需。
2008年,YY看到了这种需求,推出了语音清晰、网络稳定的语音协作软件。在提供游戏协作的同时,YY发现玩家在休息或者不需要语音协作的时候也会在频道上聊天,甚至有人专门在频道上提供聊天娱乐服务。
于是YY推出了官方唱歌娱乐室,这是网络直播的最早雏形。
到了2009年,YY还在努力做语音直播的时候,六间房就把夜店的秀场模式搬到了网络直播的房间,通过视频实时表演给观众,也就是最早的直播秀。
2010年,YY Live开启了打赏模式。在主播有了稳定甚至超高的收入后,直播节目进入了高速发展期。随后几年,YY直播走出了MC天佑、散打哥、Erdonkey等身价过千万的网络主播。
几乎在节目直播的同时,随着国民游戏《英雄联盟》的迅速火爆,游戏直播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YY拆分虎牙,AcFun拆分斗鱼TV,郭子皓浙报传媒投资控股战旗,“富二代”王思聪创办熊猫TV...
随着资本的涌入,仅2016年直播平台就超过140家,直播进入“千播大战”时代。
淘宝上线淘宝是在2016年3月,以秀场和游戏直播为主的“千播大战”如火如荼的时候。
当年的双十一,网络名人张大奕一战成名,通过淘宝直播4小时为其店铺带来超过2000万的销售额。
淘宝直播一个月后,Viya开始在淘宝直播。在第二年10月10日晚7点到12点的5个小时里,她完成了6979万的销售额,成为淘宝直播一姐。直到今天。
此后,以电商为主要内容载体的直播频频刷新纪录:2019年6月18日淘宝130亿直播、2019年双11 200亿直播、2019年Aauto快人主播辛巴133亿GMV、2020年罗永浩Tik Tok 1.1亿直播。
2.Tik Tok现场直播
在Tik Tok把罗永浩电商直播推给Tik Tok几乎所有用户之前,Tik Tok直播的存在感一直比较低,即使当时已经有了一个月打赏过千万的秀场直播协会/MCN。
Tik Tok的生态调性导致了那种浮夸或者一句话加两个“伴奏笑声”的爆笑直播。但是没办法,直播是大势所趋。
Tik Tok的直播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模式:秀和带货。
除了在节目中表演才艺,知识直播也是一种“秀”;带货直播除了卖实物,就是卖知识类付费课程,回站外的一种“卖货”类型。下面我们分开来说。
1)先说节目吧
直播节目的目的一直很简单,就是为了从观众那里获得一大笔奖励。
如果你不能理解,想想你在很多北方夜店看到的在舞台上吹瓶子的那种家伙。他们受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你把钱放进瓶口。
除了“自残”,还有一种方式叫PK,也来源于东北二人转。(两个人在舞台上斗嘴吵架制造矛盾,获得观众奖励)
知识直播几乎是一种“表演”。与节目不同,知识直播靠的是“信息差”来留住观众。
但显然这种模式还不够尴尬,所以只有那些早上教你如何守号,如何操作的团队才会播,但三遍之后,你肚子里的墨水也会转化成“秀”……
2)带货直播
带货直播没什么新鲜的。时间追溯到15年前。这种形式你已经在电视上看到过了:电视导购。
期待通过我的历史帖,发了一些电视导购相关的研究,看完之后会恍然大悟。
带货直播拼的是两件事:主机和供应链链。
3.Tik Tok直播的实现
直播的两个体系:所有平台都有的奖励体系和分配体系;Tik Tok专门的星图品牌合作系统,按小时计费(5月14日刚刚上线)。
1)常规实现
Tik Tok的打赏是通过“声波”完成的,观众花钱购买抖音币,然后用抖音币给主播买礼物。主播积累声波后,可以按照3:7或者5:5(个人3,公会5)提取现成人民币。
除了基础礼物,给直播送特定礼物的粉丝可以被称为粉丝群,获得特殊标志。其他连接的主播PK也有奖励。
Tik Tok每小时有一个声波列表,官方指南是“你可以在列表上获得大量曝光”。
所以每当有品牌找主播合作带货,都会刷榜。毕竟真的能给榜首带来不少流量。
在官方榜单下,每个直播间都有打赏榜,也就是主播们常说的“榜单第一大哥”。这种游戏在Tik Tok不是很受欢迎,但在《更快的汽车》中却很常见。
除了打赏系统,同样的带货分销系统也可以在直播间实现,整个实现系统类似于近视带货,无非就是“坑费+CPS”。
2)星图收据
5月14日刚上线,课件里没有。就像之前的短视频点播一样,达人可以把自己的直播按小时挂在地图上。一旦您报价,客户就会看到您的实时数据。
这里说一个观点:虽然很多报价都是一小时几万,但是你不能按小时算。因为普通带货直播都是10分钟左右一个产品,坑费上万。一小时有六个10分钟。有人建议我们把价格除以6。
3)直播分流
这个游戏的玩法不多。我只发现学习和思考在玩。疫情期间,学而思开设了各年级、各学科的直播课程,直播内容为学而思课程同步。
但是老师会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发红包,在课程过程中回答学生的问题,但是红包和答案只是来自于自己学习和思考的平台。
于是,很多家长在Tik Tok直播间的评论区询问如何上课(当然,有些可能会延迟),然后在老师或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学习思考自己的付费上课平台。
三。Tik Tok的电子商务系统
在短视频和游戏直播中,电商分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下面我们以Tik Tok整体电子商务为主题来谈谈相关知识点。
1.Tik Tok商店
这家店和淘宝、JD.COM一样,都是一个独立的电商系统,只是没有淘宝、JD.COM那样的集中搜索展示系统,店内所有的商品都是拆分出来,分布在各个人才的橱窗里。
我个人的感觉是:Tik Tok的小店不知道在哪里,但它无处不在。
这种形式决定了它与常规电商平台有着完全不同的运营逻辑,明显的一个就是“无品牌”:商品“散”在各处,整体上不是一个品牌。
如果你的产品只是躺在达人的橱窗里,他的入口很深(达人主页-橱窗-产品),我们可以认为这个深度的产品不存在;只有把商品挂在视频上,才称得上无处不在:视频可能推荐给任何人。
所以,在我看来,Tik Tok小店的产品最重要的是“佣金”:只有佣金高到让人挂在视频上,才有前途。
当然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你有很强的流量获取能力。比如去年流行的【烂果必赔】,他们不需要支付高额佣金让其他专家带货,自己创作的视频是果轨中最好的。
现在开小店应该有免费无门槛的政策。之前需要30W的风扇。现在,应该取消了。企业可以申请。
2.鲁班电子商务
前述淘宝、JD.COM、Tik Tok的小店都属于“一类电商”,都是以“货在店,店在平台”的方式存在。
还有一类电商,是鲁班电商。没有商店或平台,一个产品和一个网页(H5)。这个页面可以出现在任何有流量的地方。他们被称为“二类电商”。
鲁班电商非常适合有精准头条流量和用户画像的平台:人群的精准流量大,扔进去一页就行了,等着钱来。
你会发现,Tik Tok店虽然属于一级电商,但其产品的存在形式与二级电商非常相似。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Tik Tok店不可能有和淘宝JD.COM一样的运营策略。
其实如果你了解淘宝客,你会发现淘宝客也很像“二类电商”。是否意味着“二次元电商”是趋势?这个我不懂。我们不要急于下结论。
3.Tik Tok的团购
目前已经逐步放开,很多线下餐厅都在使用。比如PDF46页的两个线下烧烤,在视频中插入了团购产品。
实际上,这是Tik Tok版的外卖。如果你有兴趣,你可以去Tik Tok搜索截图中的账户。
4.第三方电子商务
如我之前所说,Tik Tok的精选联盟。
5.白英平台
今年,服务于Tik Tok电子商务系统的新在线综合平台旨在帮助短视频和直播创作者更好地分享商品。
对于创作者来说,说白了就是一个PC版的Tik Tok之窗,再加上直播间对产品的一些操作(比如让助理设置产品进行讲解)。组织还可以登录并查看其艺术家关于商品的数据,管理艺术家的商品分享,甚至吸引投资。
对于电商商家,除了进入精选联盟的小店,可以设置商品共享、促销方案、商品共享数据。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商家也可以在商品进入精选联盟后,查看各种商品在Tik Tok的价差数据。
四。Tik Tok的广告系统
1.信息流广告
类似于朋友圈的广告投放,选择有针对性的人群包(或人群关键词)进行投放。目前信息流广告的开户门槛应该是3万元,既可以做dou+,也可以做信息流。
开户和直接推出dou+的区别在于可以有更多更细致的人群选择,还有更有价值的推出方式:不要推出已经看过的。
最近听到一个内部消息,JD.COM与Tik Tok签署协议,JD.COM客商投资信息流ROI保证1:5。有兴趣的可以详细打听一下(如果有618前发货的需求,最好问一下,省里出的都是垃圾流量)。
星球上有很多大牌都讲过信息流广告,这里就不赘述了。
2。dou+
Dou+其实就是一个小信息流广告,它的广告一模一样,只不过暴露的对象不是品牌而是视频(其实视频有品牌曝光或者有购物车就有品牌曝光),投放门槛低到人人都可以投(最低消费50元)。
这个产品dou+在去年的短视带货中被用到了极致,前面已经讲过了(短视带货投dou+作为ROI)。其实,到现在为止,经过足够的精打细算,“烧荚司机”们还是在赚钱的。
五.其他形式
除了上述围绕短视频、主播、电商、广告体系的功能,Tik Tok在周边还有一些小的服务功能。
这些小功能在大多数创业者的视线之外,但却和Tik Tok的生态息息相关,四处玩是一个很好的赚钱方式。
1。特效艺术家
你在Tik Tok看到的许多特效不是由Tik Tok官方发布的,而是由Tik Tok的特效艺术家创作的。Tik Tok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特效创建应用程序和预览应用程序,以帮助特效艺术家创建Tik Tok特效。
如果你感兴趣,你可以下载应用程序并创建一个体验。易用性堪比Windows的“画图”。
任何人都可以创建特效并发布到Tik Tok供他人使用。影响力大的还能拿到“Tik Tok特效专员”的认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曝光机会。
2。Tik Tok音乐家
很高大上的名字,但是认证超级简单,去音乐人页面上传一首你唱的或者有版权的BGM就行了。
认证之后,Tik Tok会有一个专门的认证,你的账号首页会优先显示你的音乐,而不是你的作品。
音乐人的网页可以查看BGM的传播和使用数据,高影响力的音乐人也将获得广告合作的机会。
3。Tik Tok游戏/小程序
我在讲短视频变现的时候说的是“小游戏推广计划”,就是这个小游戏在Tik Tok的推广。其盈利模式类似于Tik Tok小程序:卖道具或者接广告。
此外,做得好的小游戏也会有官方的头条加持,比如《我很会功夫》,这似乎是从Tik Tok小游戏出来后,第一款被头条加持的游戏。
小程序和微信一样,大部分都是为了实现业务功能。比如小程序就是千里直播。
另外,现在最火的一种玩法就是以小程序为“噱头”推广,发展下线代理模式。
前两天,Tik Tok刚刚出台政策,测试小程序不能收费。不过有些老板已经赚了钱走了…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机会去追求。
4。即时平台
去年上线的平台,再加上星图,显然是面向有配送需求的企业客户的。
其业务内容为:邀请有视频拍摄能力的团队入驻,以套餐形式为企业定制广告视频(目前已停止邀请,找不到其他渠道)。
简单地说,这是TVC的官方拍摄团队。
5。Tik Tok开放平台
和其他大厂的开放平台一样,Tik Tok的开放平台为有技术开发能力的团队提供Tik Tok相关的数据接口,如账号粉丝数据(含画像)、作品传播数据(含播放)、粉丝互动、作品发布等。和微信一样,需要账号扫码授权才能获取相关数据。
如果团队有开发能力,其实可以安排技术研究。从我个人看文件,感觉很多功能都可以作为赚钱的工具,机会还是很多的。
以上应该是全面的。如有遗漏、写不全或错误,望大佬们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