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什么平台值得购买开始。请关注这个账号获取更多好文章。作者:Emalf
创意立场声明:推荐捷信入门没有问题(贵不是捷信的问题),但是ET-1541(价格很合理)也很好。
序
三脚架是摄影中常见的配件,但也是最占地最重的配件。其实大部分时候都不需要三脚架,对于以下情况可以带来很多便利甚至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三脚架的选购,需要考虑的参数并不多,一是材质,二是尺寸,三是稳定性。毕竟三脚架其实是一个很成熟的产品,同质化相当严重。是材料和技术放在一起,最后才是设计。50到5000的三脚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以上工作。但在完成程度、便利性、适应性等方面有很大差异。500多的捷信能做到,50多的威锋也能做到。区别在于能不能做好,能做多好。
国内著名摄影论坛,彩影无极,有77条装备党的军规,其中第64条:“三脚架,只有买了第三个才知道前两个的钱要完全省下来!”。我只能说我手里有近10个三脚架。这个有点准,但不是很准。个人觉得第一个三脚架的钱可以省了,因为没用过三脚架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需求。不了解第一个三脚架,就不会买对。二鼎知道自己的需求后,没有买对的原因只有一个:钱不够!其实想要第一个三脚架,钱也不会浪费。很简单:买捷信和1545T套装。绝对没毛病。才5000多,还没有很多人的相机贵。
如果买不起捷信,就只能买预算内最合适的三脚架(基本上是最贵的)。因为三脚架可以说是最难坏的摄影配件了,只要保养得当,十年二十年都不会有问题。恐怕你对摄影只有三分钟的热情,或者你不清楚自己的需求,那么你可以买相机的三脚架,也可以买五十多的威锋。
说到入门需求,基本没必要推荐上图这种带摇杆云台的大家伙。想用这种设备的都是有明确需求的老鸟,或者是捷信能买到的大款。对于三脚架推荐,我个人认为只需要推荐入门级的机型。个人对入门用户的理解是一个新相机,配一套或者加一两个镜头。专业的,需要的,有一定基础的,可以自己分析理解,不懂的会花钱。
在这里,我整理了一批我个人认为不错的入门三脚架。虽然我自己只有4个型号,加上我可能用过8、9个型号的同类产品,也不是天天用三脚架。是不是云推荐,由你自己决定。有兴趣的不妨看看下面的三脚架基金会。
三脚架基础简介
如前所述,三脚架选购主要考虑三个方面,即材质、尺寸和稳定性,另外一个选项是设计。三脚架是个有趣的产品。并不是越贵就越好。材料、尺寸和稳定性相互影响。
材质:碳纤维还是铝合金?
答案很简单。碳纤维比铝合金好。研究(www.thecentercolumn.com)表明,同类型的碳纤维和铝合金三脚架,碳纤维不仅比铝合金轻20%左右,而且硬度更高,减震效果更好。但由于制作三脚架碳纤维管的材料和工艺差异很大,也存在劣质碳纤维三脚架只是更轻,但性能并不优于铝合金的情况。以前很少推荐千元以下的碳纤维三脚架。虽然不排除这是商家的营销手段,但是常规碳纤维三脚架大部分靠谱品牌都不低于1000。直到今年,马小路推出了预售的599碳纤维入门三脚架,但那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没有铝合金的选择?按照思锐的同类型不同材质的R2004和R2204,价格翻了一倍。那么铝合金的优势就很明显了。
曼富图的055系列3段XPRO3和CXPRO3直接翻了三倍多。不减肥也能省下一笔可观的钱,0.5斤的体重差异非常明显。
不过,当你需要自己背三脚架外出时,重量较轻的碳纤维三脚架是首选,而当你不需要带出去或有交通工具时,铝合金是更经济的选择。
顺带一提,以前有个想法是铝合金三脚架比较重,所以比碳纤维更稳。然而,上述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如此。在同样的优质产品中,碳纤维产品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再想想,如果铝合金更稳定,为什么百年三脚架店捷信只生产碳纤维三脚架?
大小
材料决定之后,就是三脚架的尺寸了。一般业内根据捷信的分类,将三脚架按大小分为0#-5#五种常规规格。0#三脚架太薄,使用时限制和考虑太多,不适合入门。三脚架3#及以上太大了,要不要拿出来是个问题。对于新手来说,推荐1#或者2#三脚架比较合适。
捷信航海家1#三脚架
那么1#和2#看台是什么意思呢?这是指最粗的脚管厚度,1#约25mm,2#约28mm,一般可以满足准专业单反加70-200/2.8变焦的要求,2#架也可以满足一些大变焦长焦的要求,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捷信航海家2#三脚架
脚管粗细不同会带来明显的重量差异,影响出行心情。2#车架基本只适合自驾出行,较轻的1#车架更适合长时间步行。考虑到重量会破坏初学者的积极性,更推荐使用1#三脚架。毕竟在知道1#三脚架无法胜任什么环境的情况下,2#三脚架是可以添加的。
三脚架的大小也影响他的工作高度。对于单反相机的操作,往往需要考虑一个眼平取景的问题。在最优配置中,往往需要考虑在不抬高中轴线的情况下,云台三脚架的工作高度比人的高度少20~30CM。不过,几年前的这种说法可能有一定道理。可以逼一个180的高个买个2#或者3#的三脚架。他要比别人多花钱,多背一两公斤的重量。毕竟平视取景更舒适,更适合人的动作,但这显然与更轻便的1#三脚架相悖。
我个人认为这其实是一种权衡,也就是三脚架重量和使用舒适度的权衡。但是随着数码时代LiveView和微单的出现以及翻转屏的流行,现在已经可以将三脚架的高度和用户的高度完全脱钩。
更多时候要考虑工作高度对构图的影响。类似情况下,提高一个更宽的工作高度范围自然是好的,真的没必要想太多,因为1号的工作高度范围不会差太多。
关于大小的另一个要点是存储大小。存储大小主要受脚管的段数影响,即脚管分为多少段。
一般来说,腿管数量越多,存储期间占用的空空间越少。但连接处的刚性必然低于一体式腿管,所以腿数越多,腿架的稳定性越差。一般最大作业高度会降低,但差别不大。三段式三脚架一般最稳,1#和2#三脚架上很少有三段式设计。市场上还是以四节五节为主,而折叠设计的四节三脚架在稳定性和收纳尺寸上是一个折中的选择。
和稳定性以及附加设计。
事实上,稳定性是一个难以量化的参数。主要是受上面说的材质和尺寸的影响,还有三脚架本身的设计和一些附加的设计,这里会讨论。三脚架的字面参数是承重的数值。但是,这个数字能说明的东西真的有限。有一定质量的碳纤维三脚架,可以吊着或者站着供人使用,人按着也不会散架。可以看出三脚架的承重远远超出了标称承重,这里最大的问题是承重这个参数没有考虑到振动。
无论是环境中的风,快门的按下,还是镜子或快门的动作,都会给整个系统带来一定的震动。衡量三脚架的稳定性,需要考虑三脚架是否能有效抑制这些震动,避免照片模糊。这里需要介绍一下镜头焦距的影响,震动的影响会随着焦距的增加而进一步放大。相机和镜头的固定位置也会产生不同的力矩,导致三脚架的负担不同。
以RRS自己的三脚架推荐为例。他家的2#(系列1)三脚架推荐镜头最大长度为200-300mm,捷信自己的2#三脚架推荐长度为200mm左右,1#三脚架为135MM左右,所以在1#三脚架上使用200mm镜头需要更加小心。但和设备重量关系不大。
其实国内厂商缺乏这方面的说明,之前论坛上只问了马小路的1#(MT-1541T)三脚架,建议是单反加70-200/2.8的组合,已经是很极端的推荐了。所以说承重这个参数其实挺没意义的,因为其实300/4镜头的重量比70-200/2.8组合轻,但其实300/4镜头对三脚架的要求更高。在这个没有明确标准来衡量的属性中,对于推荐的1#三脚架,个人建议200MM以下的镜头比较稳妥。要么200代表极限不能再上了,要么400MM不能上了。只是需要更多的技巧和运气,以及环境的配合。
先说附加设计,主要包括:反折、锁紧结构、支撑角度、中轴、可拆卸单脚架、可更换钉子、挂钩、支撑平台。
捷信在其旅行者系列三脚架中首次采用了独特的三脚架和角度选择块设计,使脚管可以180度以上移动。
翻过来后,三条腿管缠绕在中心轴上,减少了传统设计中云台和中心轴旋转锁的突出部分。从而减少了三脚架的存放长度。除了部分没有中轴的三脚架,市面上大部分1#三脚架都采用这种设计。
左:扭锁型|右:拉钮型
超便宜的三脚架和曼富图产品普遍采用拉钮锁。低端产品因为脚管不是圆的,只能用拉扣锁。曼福图带拉扣的锁是他家的特色,拉扣锁更方便直观。唯一的缺点就是扳机会慢慢变松维持,会有夹手指的风险(别问我为什么知道疼...).还有一个就是拉钮式比较大,扭锁式体积和重量比较小。曼富图的许多新产品都采用了扭锁式脚管锁。扭锁式锁定的最大问题是一段一段地向后锁定很烦人。如果少了一两块没有锁紧,脚管就会滑回来,脚架倒了才知道。两者各有利弊,但都不会影响稳定性,而且实际上这种结构选择并不多。
在支撑角度方面,大部分产品都提供了三种支撑角度。但其实更重要的是最常用的一档支撑角度。事实上,除了马小路,很少有制造商对这方面感兴趣。原因是马小路参考捷信采用了第一个25°的支撑角。好处是这个角度比其他厂家的22/23更稳定,但是学过三角几何的都知道这样会降低工作高度。但是,这种做法并不多。同样,根据thecentercolumn.com的研究,假设有两个相同的三脚架,22.5°和25°的支撑角之间的差异仅为2%,但稳定性的差异却高达15%。但很难判断采用22.5左右的厂商是基于不到5cm的差异,为了更好的看工作高度而选择这个支撑角度。或者只是因为投影面积小,占用的位置没有那么大,或者可以离栏杆近一点。
作为一种可以有效增加三脚架工作高度的设计,中轴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因为中轴抬高后三脚架的稳定性大大降低,在1#架上可以感觉到明显的晃动。
但为了得到高角度的平面座位,往往需要在1#架上抬高中轴,使用时需要非常小心,并且需要配备拉线释放或延时拍摄功能。除此之外,中轴的另一个作用是快速调整位置,这比调整三尺高方便多了。
然后是横轴的作用。这个功能在曼福图的三脚架上相当常见。目前百诺和莱途都有类似的产品。中轴线水平放置后,取景自由度更高,可以更贴近主体。但由于中心偏移,稳定性会降低,有较大的倾覆风险。
可拆卸式单脚架的设计,让国产三脚架产品的常用功能,在厚重的长焦镜头频繁移动的情况下,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不过这种设计其实并不是很常见,只是增加了复杂度和体积。像捷信曼福图这样有完善的独脚架产品线的厂商,都没有做这个功能。
脚钉是三脚架与地面的接触部分,一般为橡胶脚钉,用于平整地面。通常,三脚架也有一组金属销,用于松散的地面(泥、海滩等)。).一些制造商使用一体式脚钉。去掉橡胶部分后是金属脚钉,是一种快捷方便的设计。虽然脚钉对三脚架的稳定性影响不大,但是接触面积大一点会更稳定。
挂钩可以在三脚架下悬挂重物,如相机包。一般认为,它可以增加三脚架的稳定性,但来自thecentercolumn.com的研究表明,这种效果极其有限。虽然说悬挂重物可以降低整体重心,减少翻滚的几率,但个人认为实际意义不大。而且在有风的环境下,如果重物被风吹动,会使三脚架摇晃,甚至导致翻倒的危险。所以这个设计其实没有太大意义。
云台要说的话估计没完没了。除了上面的球形云台,还有立体云台、齿轮云台等形式。但是,大多数入门级脚架或套装内部都会有一个球形三脚架头。球形云台可以说是最方便快捷通用的云台了。
虽然不同厂家的球形平台可能设计不同,但都离不开三个部分:支架、球体、底座。云台是用来固定相机的,通常是通过安装在相机上的快装板来实现。球体是运动部分,实现了相机安装后的灵活构图。基部用于连接三脚架。球形云台的功能区别不大,最重要的是有没有单独的阻尼设置。独立阻尼设置是看云台是否能保持半锁定状态。固定在上面的摄像头不会因为重力而移动,但是用手调整摄像头的时候可以拍掉。为了简化结构,第1部分三脚架的支撑云台将取消独立阻尼设置的设计。这个功能不错,但是在双手操作相机和云台时就没必要了。入门不需要考虑太多的三脚架头,用西装里的就行了。
介绍三脚架推荐
威锋WF-3520
放这个58威锋三脚架不搞笑也不降低推荐产品的价格区间,但是这个三脚架有它存在的价值。其实我的第一个三脚架是类似珠江品牌的三脚架。公司买的单反也送了一个类似的三脚架。这种三脚架最大的好处就是便宜,丢了也不心疼。
虽然便宜,但是它具备了三脚架应该具备的所有功能,而且还很轻。这种三脚架其实很适合新手。虽然用起来松松垮垮的,但是这个三脚架可以用于一般自拍,定点,重复拍摄。
但是长时间曝光的话,很容易出问题,锻炼你对锁反光镜、放线或者延时拍摄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让你知道什么样的三脚架是劣质产品。了解是否需要三脚架。虽然说这个三脚架最终会被尘封或者扔掉,但是它还是有它的价值的。
马小路ET-1541T套装
马小路从50多的威锋到500多的碳纤维三脚架,价格是上次的十倍。这个跨度是不是太好了?而且你不是说不推荐1000以下的碳纤维三脚架吗?500以上的车型怎么推荐?实际上,我们应该从马小路的品牌开始。作为国内中高端三脚架制造商,马小路的产品在国内三脚架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以前都是价格不菲的专业级产品。
但是今年推出的这款ET-1541入门级碳纤维三脚架套装,据老板说是以批发价卖给消费者的,价格自然会更低。但出于成本考虑,这款三脚架与马小路的专业1#三脚架MT-1541T套装相比,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工作高度低、没有独立调节云台阻尼、只有8层碳纤维管等。但考虑到价格还不到前者的一半,三脚架本身更轻,云台有双全景,不抬高中轴就可以折叠回来,是一款值得推荐的特色产品。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款基于捷信GT-1545T打造的三脚架稳定性还不错,除了三脚架中轴有点晃。除此之外,双十一打折到588,JD.COM还可以叠整券什么的,可以低于预售价549。可以说是有一定追求,但预算不太多的初学者的首选。
马小路MT-1541T三脚架套装
前面说了,马小路的ET-1541也有一个职业兄弟,那就是MT-1541TR套装,功能很像。但其实我要推荐的是没有r的版本,区别在于云台有没有双全景。下面是带R的版本价格,不带R的版本在列表中。
推荐不带R的版本,因为这个双全景功能价格差200块,差的是支架上有没有360°旋转功能。但实际上,当三脚架本身能找到水平时,只需底座360°旋转即可实现。双全景的意义在于底座可以调平,不能调平时可以在夹具座上旋转360度。
不过对于新手来说不需要花这个钱,而且实际上双全景版折叠后没有R也不紧凑。以后拍摄完可以买全景云台(第三方的不贵,一般通用)更换,也可以直接买马小路或者莱途的齿轮组件。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不带双全景的机型只能在马小路的Zan直营店找到,其他机型基本都有R版出售。也许要和客服沟通一下是否要带R版的产品连接,或者可以微信搜索马小路的微信官方账号在Zan直营店购买。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的是,这个三脚架已经进入了停工清仓阶段,所以价格下降了。你知道,我的是2400年前买的。现在1328的价格已经接近定价。
其实像MT-01这样的桌面三脚架也有很好的退市价199,但是没有什么适合收藏订单的,不然我就再买一个做道具。
马小路MT-2542S+XB-2R套件
这个其实是2#三脚架,没有中轴设计。2#三脚架更大更稳,但同时也更重。2#三脚架和1#三脚架的区别在于,长时间曝光时,要小心使用线缆释放来操作1#三脚架上的快门,而2 #三脚架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直接在相机上按快门。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2#三脚架并没有提供比同样专业的MT-1541T更高的工作高度,甚至因为匹配的低重心云台而略低。其实2#架提供了更好的稳定性,虽然三脚架更大更重,但扩展不会更高。
但推荐这款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马小路推出了一款新的带异形中轴的MT-2542,与这款不同的是,中轴可以实现更高的工作高度。
马小路“贴心”地送给前期购买MT-2542S的消费者一套升级为MT-2542的套装。在官方Zan旗舰店有卖。(微信官方账号,在微信上搜索“马小路玛丝可找到官方Zan直营店)。
马小路MT-5L套件
这个其实不建议新手使用,因为工作高度确实有限。包含它主要是为了比较参数。告诉大家还有一个选择。但总体来说,ET-1541更适合初学者。
图来LH284/LH254+LH-30R
如果说马小路是效仿国内老牌三脚架厂商捷信的典范,那么来图可以说是效仿新兴三脚架厂商RRS的标杆。
RRS的无中轴低重心三脚架,由莱途以更合理的价格呈现给消费者。
所以莱途的LS Ranger系列无中轴三脚架也是值得推荐的产品。
而无中轴的设计更倾向于用在风景摄影中。除了减轻重量增加稳定性之外,少了一个中轴最大的好处就是大大减少了空的存储空间,对于风景摄影来说优势更大。
此外,与马小路云台上的圆形旋钮相比,莱途云台上的旋钮更加人性化和方便。
说实话,我只用过莱图的云台,没用过莱图的三脚架。之所以推荐,是因为看了前面提到的thecentercolumn.com旅游三脚架排名,莱途的LS-284C和LS-254C排名仅在捷信和RRS之后。
但是Tutu产品的定价一直偏高,双十一官方活动9折再叠加其他优惠,算是比平时优惠了。
思锐N1004SK+K10X
说了国内的小厂马小路和莱途,就不得不说说国内的大厂思锐和百诺。我买的第一个专业三脚架是百诺的,但当时我不懂。我花了很多钱买了一个款式的碳纤维铝合金中轴,完全是第一个三脚架能省下来的钱的典型。反正我不会推荐百诺的三脚架。材料和做工真的不好...
。虽然思锐用的时间不长,但是摸了一个小三脚架,感觉做工还可以。
推荐这款铝合金机型主要是针对预算有限,对工作高度有要求的朋友(比如用单反的时候需要眼睛平视拍照)。
作为一套1#三脚架,斯睿的三脚架应有尽有。虽然它是铝合金做的,比马小路的三脚架贵,但是它的工作高度比它高。
JD.COM双十一打折后762,叠加优惠券红包价格更低。作为一款功能齐全的入门三脚架,是个不错的选择。
海军部UT-63QII
说到入门级三脚架,不得不提金钟的偏心筒结构三脚架。从前面的参数安排可以看出,金钟的储物长度无人能及,工作高度也毫不逊色。
从马小路买MT-1541之前一直想着买这个三脚架旅游用,但是在器材城试了几次都没有选,因为6节偏心筒结构在稳定性上总有一些损失,对于这个70-200镜头搭配单反还是很有保留的。
但是对于新手来说,不一定非要用那个组合,所以这个UT-63II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JD.COM的价格在变,但是按照之前的价格,整套在900左右。
另一款更轻的UT-43QII也值得考虑,650左右已经是不错的价格了。
曼图贝弗利GT XPRO
说起国外厂商,半年前我是不会推荐曼富图的。因为曼富图最大的特点就是横轴。055铝合金自用,偶尔给我脚管,只能学乖记得拧紧下面的扣子。虽然新款Befree GT和Advanced系列都改成了扭锁结构,但是考虑到之前的旅行脚架,我在实体店体验了之前的基础版Befree,稳定性并不比前面提到的金钟好多少。不过最近的Befree GT XPRO在Befree系列上增加了横轴的功能。
其实整个Befree系列就是一个适合初学者的便携旅行三脚架,但是作为国际大牌,价格和性能不成正比,个人觉得不值得购买。
不过这款增加了曼富图logo功能:中轴线水平放置后,如果你喜欢微距拍摄,正上方的视角和栏杆外的位置,那么曼富图基本上是唯一的光线选择。
但是因为是新品,无论是曼富图的JD.COM还是天猫店都没有上架,JD.COM第三方的价格高达3699。可以说是非常不友好的新价格。
捷信GK-1545T-82QD
捷信是来自法国的百年三脚架品牌。其产品关注几乎所有未被察觉的细节。这些可能成为摄影师终身伴侣的产品来自意大利。捷信首创的180度脚管折叠设计是旅行者系列轻便小巧的专业碳纤维三脚架的特色,其中一系列4节三脚架头组(GK1545T-82TQD)可以说是最平衡的选择。
从之前的旅行三脚架排名也可以看出,捷信的1#三脚架GT-1545T虽然稳定性比RRS的两个2#(TFC/TQC-14)三脚架差,但已经能够跨越挑战,与来途的2#三脚架(LS-284C)平分秋色。
捷信GT1545T 1#三脚架是一款便携式三脚架。凭借云台独特的曲线设计和纤薄的身材,将脚管折叠后中轴和云台隐藏在脚管中间,收纳长度仅为42.5cm,适合热爱旅行、需要高品质便携三脚架的摄影爱好者。云台配备360°水平全景功能,表面采用二硫化钨粉末涂层处理,带来捷信标志性的外观触感和耐用的金属云台。夹具底座配有快速装载板和水平仪。可惜紧凑的设计放弃了独立的阻尼设定功能,但在旅游三脚架中也是可以接受的选择。还可以替换其他云台实现更多功能,但要在存储尺寸上做一些牺牲。
但价格也是这批推荐中最贵的。5599的价格大概比大部分入门级套装都贵。不过也不能排除在全画幅直接增加三元入的土豪。这个绝对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摘要
推荐几款,最后总结一下:
有更小的UT-43QII可供选择。
附言
其实去年双十一写了一个摄影配件清单,看得我想吐血。其实今年只是想随便骗点金币,但是又写了近万字。我不敢说什么都是对的,但是希望值友们有经验,有意见,有建议,来交流指导我。riff-raff的家人也感谢看到这里的每个人。
对了,如果你还觉得我说的不清楚,就买马小路ET-1541,绝对物超所值。
(本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