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2020年11月起,中国电信在江西省的欠费信息将接入个人征信系统。消息曝光后,征信系统的信息采集再次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
那么对于四川的消费者来说,手机欠费自动注销后,个人征信会受到影响吗?对此,红星新闻记者分别咨询了四川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客服:
其中,四川联通客服表示,如果只是实时欠费停机,当月欠费停机一到两个月,及时缴纳欠费不会影响征信,但是欠费超过三个月,自动销户会影响征信问题。同时客服提醒,在欠费取消前,联通会通过各种形式通知用户及时缴费。同时,联通客服也提醒手机用户,在联通APP上查看黑名单服务中是否有其他欠费号码。
但四川电信和四川移动的客服内容基本一致,均表示未收到相关业务通知。但电信客服也表示,欠费超过3个月的电信用户,其身份信息将进入中国电信黑名单。在移动端,用户在中国移动的身份信息会受到影响。比如电信和移动消费者如果后期要办理业务,需要向运营商申请解除相关影响后才能办理其他业务。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从目前的报道来看,江西、四川等地区的运营商对用户欠费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大部分只要交了就是欠费。长期不付费只影响用户在运营商平台的业务。
今年年初,新华社、Yangguang.com等媒体报道,1月19日,征信中心将向社会公众和金融机构提供第二代格式信用报告查询服务。强调征信采集的信息除个人信用信息外,还包括“先消费后缴费”的公共事业缴费,帮助缺乏信用记录的信息主体建立信用记录,促进其获取信用。
根据当时的信息,二代征信系统还没有采集个人水电缴费信息,二代格式征信报告中只保留了显示格式。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后征信中心和相关数据源单位在采集个人水费、电费等公共事业缴费信息时,只会在取得信息主体授权、确保数据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采集和展示信息。
此外,第二代征信系统将继承和显示第一代征信系统中采集的个人电信正常支付和欠费信息。央行征信中心表示,在严格控制数据质量的前提下,将安全审慎地收集个人电信信息。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官方账号显示,截至2019年底,征信系统已归集10.2亿自然人、2834.1万企业和其他组织信息,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而企业个人征信系统已分别接入3737家机构和3613家机构,基本覆盖各类正规贷款机构;2019年,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累计查询分别为24亿次和1.1亿次,日均查询分别为657万次和29.6万次。
红星新闻记者杨成
陈诚,编辑
(下载红星新闻,举报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