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限制和供应链成本一直是实体电商行业试图协调的一对矛盾。在目前国内成熟的电子商务体系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于即时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这种变化在医药和生鲜品类中尤为明显。回到电商行业,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消费习惯的改变正在推动电商配套物流的配送时间不断缩短。
在“一日三达”是普遍现象的行业初期,京东物流使用的是211原则(当天上午11点前提交的现货订单,当天送达;晚上11:00前提交的现货订单,第二天15: 00前送达。)率先取得突破。如今“次日达”甚至“当天达”已经逐渐成为电商行业的标配,实时零售业态的推广更是将性能限制进一步提升到了“小时级”甚至“分钟级”。
作为实体零售电子商务的领军人物,JD.COM不想错过这一趋势。10月12日,“双十一”开幕前夕,JD.COM发布了全新的即时零售品牌“小时买”。这项业务从今年1月开始试运营,现在已经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品类和场景。当消费者在JD.COM APP中看到带有“小时购”标识的商品时,意味着商品可以在一小时内送达。
事实上,这并不是JD.COM第一次在即时零售领域发力。早在2015年4月,JD.COM就推出了在线实时零售平台JD.COM家居商务。2016年,JD.COM到家与达达合并,进入快速发展期。
根据艾瑞的统计,2020年,京东的成交额。COM到家平台突破323亿,市场份额25%,在超级O2O平台市场份额排名中国本土零售商第一。同时,根据达达今年第二季度的财报,JD.COM家庭活跃用户数为5130万,已接入超过11万家实体店。
此次发布的小时购业务,更像是JD.COM在审视全局后做出的新尝试。JD。COM积累的演出产能将投入到小时购业务中。JD.COM集团、达达集团副总裁、JD.COM全渠道家居事业部负责人何慧建将其形容为“集合了JD.COM生态区域内所有能够提供商品小时服务的实时零售能力”。
JD.COM集团和达达集团副总裁、JD.COM全渠道家居事业部负责人何慧建摄影:JD.COM
据他介绍,小时购业务的中长期目标是在JD.COM用户中实现50%的渗透率。目前在JD.COM的APP一级页面顶部已经增加了“附近”的一级入口,这也是JD.COM的钟点购业务专属入口。
整合线下资源,在主站上开通专属流量入口,实现JD.COM用户50%渗透率的目标,从这一系列操作足以看出,JD.COM希望在实时零售的竞争中复制其在传统电商领域的领先地位。
供应链能力是关键
在商品供应链能力方面,JD.COM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相当高的护城河。自营商品达到900万SKU,库存周转天数31天,性能成本率降至5.8%。这是JD.COM在今年第二季度财报中交出的数据。
库存周转天数的减少也证明了JD。COM在一定程度上的货流调度能力。在更基础的仓库数量和面积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京东物流已运营仓库约1200个,包括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区,总仓储面积约2300万平方米,拥有配送站约7800个,自有配送人员约20万人。
仓储物流能力已经成为JD.COM电子商务企业的底层能力之一。在此基础上,JD.COM将现有的供应链模式分为三类——B2C中心仓库模式、原产地仓库模式和本地零售模式。本地零售模式进一步细分为家庭模式、商店模式和社区模式。
回头看看JD。在谈到京东商城的商业生态时,JD.COM消费与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晖指出。COM的业务已经包括上述“三大五”供应链模式。在他看来,不同模式之间是有互补性的,B2C中心仓模式和原产地仓模式(生鲜、产业带等。)可以和即时零售的小时购买模式产生良性的协同效应。
从品类上看,JD.COM曾经布局过一些即时消费特征最明显的品类,比如生鲜、药品、日用品等。
为了支持祁县、靖西等业务,JD.COM建设了大量的前置仓库,这些仓库将成为各业务线共享的基础设施。同时,今年升级的产业带项目也提升了京东。COM控制生鲜供应链的能力。
在医药品类下,京东健康线上平台约有14000家第三方商家。日用品类下,有JD.COM超市和“自然选择”项目奠定的基础。今年二季度,JD.COM日用品类商品收入829.16亿元,占商品总收入的37.74%。
同时,经过七年的发展,达达也完成了实时零售相关的履约能力建设,包括基于网格的业务能力建设、实时配送服务和网络、基于线下门店的推广能力、基于全渠道运营的服务能力。
"在今天这个时间点上,在内部,我们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何惠坚说。“我们已经与门店和商户建立了相应的合作基础,整个物流网络和门店履约能力体系也已经建立。”
对外,即时零售的概念已经过了市场教育的初级阶段,呈现出巨大的市场规模。根据艾瑞报告和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2020年中国本地零售O2O平台行业规模将达到1508.1亿,预计2024年将达到近9000亿。实时零售,尤其是O2O超市,2019-2023年销售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69.8%。
无论从大环境还是从JD.COM内部来看,此时似乎都是推出即时零售和时购业务的最佳时机。
如何提高绩效交付的效率
与JD.COM过去的零售业务相比,小时购业务的最大特点是配送时效的升级。在整个演出过程中,用户通过JD.COM平台下单,系统会通过定位用户的POI点,将这些订单配送到周边3-5公里的店铺。在店内提货打包后,达达负责最后的演出发货动作。
JD.COM小时购流程示意图图片来源:JD.COM
致力于实时零售的JD.COM选择与达达深度合作,在资本层面已经有所显露。3月22日,JD.COM集团宣布,JD.COM将通过其子公司投资总计8亿美元购买达达新发行的普通股。交易完成后,JD.COM将持有达达集团约51%的股份,达达将战略性地承担JD.COM的实时零售和实时配送业务。
从数据上看,成立于2014年的达达确实具备满足实时零售时效的配送能力。据达达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兼首席技术官杨军介绍,2020年达达配送的11亿个订单中,即时配送服务的平均配送时间约为30分钟。根据艾瑞的统计,2020年,达达快递将拥有中国社会化配送平台同城第一的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19%提升至25%。
达达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兼首席技术官杨军
相比外卖等场景,零售商的实时配送场景略有不同。外卖商家几乎没有提货环节,吃完饭就可以发货。但对于大型零售商来说,由于客户单价较高,订单可能包含多个SKU,因此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完成提货动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达达和尚超合作设立了“店内仓库”的概念,将网上销售的商品提前放入仓库,提高拣货效率。据杨军介绍,达达通过对店内仓库的改造,可以将提货时间从20到30分钟缩短到3分钟。此外,达达还为尚超提供海博系统来管理仓库库存,并为拣货员提供拣货助手移动产品,帮助他们完成拣货动作。对于一些超市,达达还提供众包拣货服务,帮助商家招聘和管理拣货员。
说到配送环节,达达的数十万骑手和无人配送开放平台成为配送时效的保障。
今年7月,达达推出无人配送开放平台,与京东物流、白犀牛合作,打造尚超即时消费场景下的无人配送生态。据了解,达达快递配送的无人配送服务已率先在七贤超市、永辉超市等超市的真实场景中实现常态化应用,覆盖10多个社区,已完成无人配送订单约5000单,自驾车行驶里程超过10000公里。
对于一些有配送团队的零售商,达达为他们提供了达达智能SaaS系统,方便商家接入时购平台,提高配送效率。
目前,达达快递的服务范围不仅包括永辉、沃尔玛、山姆等大型超市,还包括多家手机通讯店以及医药、鲜花、蛋糕等不同行业的门店。在杨军看来,在尚超零售场景经验丰富的达达快递,将成为小时购履约保障的基础设施。
构建即时零售基础设施
2021年4月,传统超市龙头永辉超市给出了一份出人意料的财报。2020年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的永辉超市,2021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营业收入下降9.99%,净利润下降98.51%。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统超市在疫情和社区团购影响下面临的普遍困境。但对JD.COM来说,这是一个深化与传统超市合作的机会。
JD.COM集团副总裁、JD.COM通信事业部总裁陈家风认为,JD.COM时购实际上解决了一部分用户对“快”和“准”的消费需求,也为线下手机零售商提高复购率提供了一个切入点,满足了线下手机零售商的需求。JD.COM集团副总裁、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非食事业部总裁任涛在分享中指出,在按小时购买的商业模式下,可以统一品牌商的渠道价格,更容易利用线上线下流量的互动来做新品的全渠道营销。
除了合作伙伴超市,小时购本身在京东也起到了补充作用。COM自己的事。在任涛看来,JD。COM的商品主要集中在主流价格带和高端产品,而小时购业务则补充了本地差异化的食品产品和低客单价产品。
另一方面,连接消费互联网,推动产业互联网转型,成为JD.COM新的发展方向。在完成“三大五种”供应链模式的布局后,JD.COM能够接触到更多类型的消费者,了解更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更多元化、更精准的消费者画像,意味着JD.COM倡导的C2M模式和供应链协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短期来看,是帮助上游企业提质增效,宏观来看,也是推动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刘辉强调。
在多重利益的前提下,不言而喻,JD.COM的时购业务的优先目标是冲击自有用户50%渗透率的目标,并在主站设置专属页面。
目前,JD.COM小时购物服务已接入超市便利、生鲜果蔬、医疗健康、手机数码、服装、家居、美妆、家电等全品类10万家门店。据报道,今年9月,JD.COM小时购的销售额比1月增长了150%。还有JD。COM未来的小时购计划绝不会就此止步。
2020年,京东。COM年净收入7458亿元,其中商品收入6519亿元。一旦在实时零售赛道上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这个2024年将达到9000亿的市场可以为JD.COM带来新的业务增长曲线。
虽然目前实时零售市场格局尚不明朗,但可以预见的是,通过该业务可以实现商品品类和服务能力互补的JD.COM,无疑将成为行业内更强有力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