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视点
22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微信支付、支付宝分别发布公告,并提出一系列优化条码支付的措施,其中新设立的“个人操作收款码”引起广泛关注。
个人收藏码还能用吗?谁可以使用个人支付代码?用户的成本会增加吗?22日,记者独家采访了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相关负责人,对热点问题进行了权威解读。
图为重庆客运段G8516次列车上一名乘客用手机扫码支付饮用水费用。新华社记者刘宇摄
个人收集代码仍然可以使用
早点摊分享煎饼果子,扫码支付摊主塑封二维码;在菜市场买菜,扫“码卡”支付;在夜市里找到自己喜欢的物品,扫描摊主打印的二维码付款...
3月1日起,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熟悉的支付体验并没有改变,二维码收款依然可以满足支付需求。不同的是,在支付机构后台,部分商户会从之前的个人收款码改为个人操作收款码或商户收款码。
去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服务管理的通知》,对收款条码支付提出了一系列管理要求,并将于今年3月1日起实施。根据相关要求,“经营活动特征明显”的用户通过催收服务机构(如微信、支付宝等)申请转换为商业催收码。).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规定,支付协会提出了行业自律的建议,并设立了“个人归集代码”。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将于3月1日起提供个人收款码升级的邀请服务。
使用个人运营支付码有什么好处?支付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方面,个人经营性支付码可以接受信用卡支付,还可以获得账务管理、交易对账、特定营销等增值服务。另一方面,个人操作收款码可以更好地防控交易风险,更有效地保护用户的资金安全。
支付宝宣布,升级后,用户将继续享有免费收款、免费提现等原有权益,还将享有“敢收敢付”等更高权益。微信的意思是可以提供商业书籍、商业分析等服务。
哪些用户可以设置新的个人操作采集码?
3月临近,很多摊主和商贩都特别关心是否需要转码。支付协会的公告明确表示,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使用新设立的个人业务收款码。
换句话说,由用户决定是否设置新的个人收集代码。支付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鼓励和引导“经营活动特征明显”的用户使用个人业务收款码,但绝不是强制性的“一刀切”,大部分用户不受影响,特别是零星销售自家当季农副产品或自制小商品的用户,如乡镇居民、城市摊贩等,基本不受影响。
根据微信支付的公告,3月1日之后,结合用户的支付情况,将通过微信支付助手消息通知等方式发出邀请,如果用户自愿,将提供个人操作支付代码。支付宝还表示,将根据用户的收款特点,向用户发出升级个人收款码的邀请。
如果不想申请个人收款码,现有的个人收款码并非不可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也表示,3月1日之后,无论是否升级,个人收款码都可以继续使用。
使用个人操作采集码会增加成本吗?
去年10月发布公告后,人民银行相关人士明确表示,要制定配套服务方案,确保服务成本不上升、服务质量不下降。
根据支付协会的公告,服务不减,体验不变,编码过程免费。对此,支付宝表示,升级过程完全免费;微信方面表示,用户可以免费领取材料编码卡。
支付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要充分考虑流动摊贩等客户的实际情况。对于申请个人收款码的小微商家和个体经营者,按照“最低不算最高”的原则,按照个人收款码的标准收取费用,降低商家财务成本。
有人担心申请个人运营支付码手续繁琐。支付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支付机构将按照最少、必要的原则精简提交材料,以网上提交为主。有些个体商户只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店铺画像或者摊位照片。
管好收款码,管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目前,个人收款码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相关要求的出台,正是为了加强行业管理,堵塞漏洞,斩断违法链条,更好地保护个体商户的资金安全。
此前,央行提出,对截屏下载保存的个人动态采集条码,应明确执行个人静态采集条码的交易限额和禁止远程非面对面采集。
有人担心一些合理的远程催收需求会受到影响,比如教师使用个人催收码为家长收取费用。支付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支付宝、微信支付可以对有合法合理需求的用户实施白名单管理,支持远程收款功能。
近日有用户反映,有人打着“升级个人收藏码”“换码卡”的旗号行骗。支付协会公告提醒会员单位畅通渠道,加强与用户的沟通解释,避免不法分子借机行骗。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也提醒用户,如果相关人员上门推销,要谨防诈骗。
记者: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