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邵
受市场环境疲软和中国电商市场竞争加剧的制约,阿里2022财年第三季度业绩低于市场预期。
2月24日晚间,阿里巴巴(NYSE:BABA,09988.HK)发布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2022财年第三季度业绩。第三季度营收2425.8亿元,同比增长10%,略低于市场预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204.29亿元,同比下滑74%,低于市场预期的310.18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446.24亿元,同比下滑25%。
财报显示,净利润减少主要是由于商誉减值251.41亿元,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导致净收益减少。经营活动提供的现金净额为803.66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自由现金流为710.22亿元,同比下降26%,主要原因是增长业务投资增加、用户增长支出增加以及支持业务的措施。
阿里首次将业务运营板块进一步细分为中国业务、国际业务、本地生活、菜鸟四大板块。本集团的云计划、数字媒体、娱乐和创新业务及其他分布保持不变。从营收来看,第三季度阿里贡献最大的三个业务分布是中国业务、云计算和国际业务,同比增速放缓,分别为7%和18%的20%。
对于近期,阿里副首席财务官徐宏在电话会议中介绍,虽然中国业务受到宏观经济放缓和竞争加剧的影响,但云计算和国际业务的增长保持稳定,预计未来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增长驱动引擎。
至于未来的业务布局,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很多业务都不是建立一个内部的事业部,而是独立公司的运营模式。我们将为未来设计更多闭环业务,促进业务的公司化,并引入更多元化的投资,以推动市场进程。”
“未来淘和淘菜菜的亏损规模会逐渐缩小”[S2/]
“未来我们会看到生鲜产品数字化渗透的好机会,它的模式应该是多元化发展,远场和近场表演系统必须是完全一体化的设计。”张勇表示,在过去十几年的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服装和消费电子品类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快销产品,食品,尤其是生鲜产品,有非常大的绝对市场容量,而作为刚性需求,其电商渗透率相对较低,所以我们希望在这些品类上有更大的突破。
在国内业务领域,新业务淘和淘菜菜是阿里中国零售市场业务矩阵的重要组成部分。单季淘支付订单同比增长超100%,年活跃消费者达2.8亿,季度净增3900万。菜菜淘的季度GMV环比增长30%。
张勇介绍,“随着淘和淘菜菜的业务初具规模,未来我们将更加关注这两项业务的增长质量,预计淘和淘菜菜的亏损规模将在未来几个季度逐步收窄。”
截至2022财年第三季度末,全球阿里巴巴生态系统的年度活跃消费者已达约12.8亿,单季度增长约4300万。中国的企业业务每年约有8.82亿活跃消费者,每季度净增约2000万。淘宝和天猫的在线实物商品的GMV(不包括未支付订单)单季录得个位数的同比增长,主要是由于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市场环境疲软和竞争加剧。
其中,2009年至2021年双11天猫交易额增速逐渐放缓,从2009年的1700%降至2021年的8.45%。
国际零售额方面,截至第三季度末,年度活跃消费者首次突破3亿。第三季度,阿里巴巴国际商务批发业务营业额同比增长约50%。单季国际商业批发收入同比增长29%,尤其是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3%。
“我们相信,中国的年度活跃消费者将按计划在本财年结束时达到10亿,这显然是由于过去一年淘特的快速发展以及为中国零售业务带来的大量新用户。”张勇介绍未来的重点已经从用户的增长,转变为用户的留存和用户年消费的增长。
主要的海外客户正逐渐从阿里云迁出[/s2/]
2022财年第三季度,阿里云总营收为264.31亿元,抵消跨板块交易后为195.39亿元,同比增长20%。第三季度,阿里云继续投资扩大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在亚太地区新增韩国和泰国两个数据中心。目前,阿里云在全球25个地区提供云计算服务。
关于云业务的发展前景和投资布局,张勇在电话会议中表示,到2025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将是万亿美元的市场,产业数字化的进程才刚刚开始。未来各行各业的企业都是数据驱动的,需要新一代的技术基础设施来支撑其转型。新兴产业一定会成为云商的主要驱动力。阿里未来对云业务的投资布局有两个重点。一是进一步加强自主开发技术的研发;另一个是继续加大生态圈的力度,会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生态圈,共同服务客户。
此外,张勇还提到,“在过去的几个季度中,确实有海外大客户逐渐搬出我们的云,但未来随着我们进入新的周期,每个季度的影响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除,我们注重大客户的分散,这有利于阿里云业务的长期发展。
截至2月24日收盘,阿里巴巴港股报104.9港元,下跌6.67%。阿里巴巴美股下跌0.72%,收于108.93美元。
编辑:冬冬图片编辑:申克
校对: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