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记录怎么删除人脸识别(你可以对强制收集人脸识别等生物特征信息说不)

洪钟中新网11月15日电1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意见稿提出,数据处理者使用生物特征进行个人身份认证时,应当对必要性和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不得将人脸、步态、指纹、虹膜、声纹等生物特征作为唯一的个人身份认证方式,强制个人同意收集其个人生物特征信息。



资料图来源网络

现在,许多人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如果他们想打开一个应用软件,就得“被迫”验证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在北京工作的小刘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小刘告诉本报记者,“最近想查询公积金,于是打开支付宝小程序,发现要查询公积金,必须接受人脸识别信息,否则无法正常使用。”

于是小刘去官网查询公积金是否需要人脸信息,发现并不需要用户提供人脸识别。为什么很多应用打着服务用户的幌子收集人脸生物特征信息?细心的网友在查询了一些需要验证人脸信息的应用软件的协议后发现,由于商业独立性的原因,应用软件并不能保证我们的人脸信息被安全使用。“这明显是霸王条款。应用软件的提供者明显是在推卸责任,即这些信息一旦泄露,他们根本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网友说。

微信支付记录怎么删除



资料图来源网络

目前,过度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导致的个人生物特征信息泄露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也对此感到担忧。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由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引发的侵犯隐私的案例越来越多。此前,美国人脸识别公司Clearview AI遭遇数据泄露。这家美国初创公司未经当事人许可,从脸书、推特等社交网络平台抓取了约30亿张人脸照片。他们将人脸信息提供给警方,警方表示可以在几秒钟内识别出嫌疑人的人脸信息。然而,这虽然有利于打击犯罪,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无疑严重侵犯了人们的个人隐私信息。因此,许多公司要求Clearview AI停止访问其网站上的数据。



资料图来源网络

人脸识别在很多手机上都有使用。除了解锁屏幕,我们还可以使用微信和支付宝进行人脸识别支付。这个功能也给了我们很多方便。然而,随着人脸识别公司收集的数据越来越多,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人脸数据到底属于公司还是用户。公司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使用这些数据?万一漏了呢?数据能不能卖个价,摆在人们面前。通过人脸识别提取个人生物特征信息的技术和应用场景正在引起人们对侵犯隐私的担忧。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