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升值季#今天和大家聊聊金融行业未来1年、5年、10年有前景的细分行业。
以身边的朋友同学为例。毕业后直接工作的人比较少。主要去四大、银行分行、信托公司、500强管培生等。,而且研究生和留学生比较多。研究生大多毕业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银行等。,而且很多都是博士毕业后在国内外当教授。
说实话,大部分与金融相关的工作,进入门槛都比较低(相对于理科、工科、医法等。),也就是说申请人多,其他专业的同学都可以申请金融类的工作。近几年复合背景更是大行其道。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金融岗位供不应求。如果你想直接投资研究类的工作,会比我刚毕业的时候更难,你需要做更多的准备。
去年我的一个金融实习生跟我说,他们有一句话,过去做投研是理想,后来变成了梦想,后来变成了空想。虽然语言是夸张的自嘲,但也说明确实比较难。
对还在读金融(包括广义的商科专业)的同学的几点建议:
1.不要回避重要的课程,学容易的。尽量在理工科领域做一些储备。并不是说一定要做很棒的编程,但是一定的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编程基础会是未来工作的一大加分项。
2.对时代变迁的认识,对非标债权和影子银行的监管和控制,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网点的消失,以及社会内部的介入,使得新生不可能直接复制前辈的成功路径。我一直很赞同“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句话,所以要更仔细的思考选择什么样的金融行业细分领域。比如2011-2015年,很多人在信托公司工作赚了很多钱,早些年也有P2P公司,但是过去不代表未来。在目前的情况下,这些绝对不是推荐的职业方向,需要我们做出更聪明的选择。在我的知识星球的下一个主题中,我将关注职业选择。
3.立足当下,着眼长远,规划未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可以多做实习,确定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未来短期内赚大钱的难度会越来越大,所以更重要的是把时间轴拉长,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一方面可以感觉舒服,另一方面可能靠长跑取胜。
4.不要做一个“自命不凡”的人。很多同学都很注重刷简历。简历上同一时间段列出了2-3个不同的实习,说明刷简历是实习的主要目的,并没有真正的沉淀。这几年,你遇到过三位数的人。事实上,面试官可以通过与你的交谈来告诉你,你是否从那些实习中获得了成长。
很多同学以考证书为目标,在内考的环境下拿到的证书越来越多,但是并不能通过这个分辨出学生的好坏。我个人的建议是,每一次实习都要以扎实真诚的工作态度去做。哪怕只是实习,基本上,如果和我一起实习很久的同学,我都为他们推荐了正式的工作面试,拿到了理想的OFFER。除此之外,沟通表达能力、为人处事等软实力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