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批量转账软件(为了让你快捷转账,支付宝也是操碎了心)

编辑导语:支付宝作为一种移动支付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了让我们能够快速安全的转账,支付宝在转账设计上也是花了大力气。本文从行为引导、效率优先、流程闭环三个方面介绍了支付宝转账设计的设计亮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支付宝作为一款移动支付工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虽然首页的扫一扫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完成转账交易。

但是好友之间的线上转账还是需要社交关系来触发,以保证转账流程的顺畅和用户的安心。

今天我们来总结一下支付宝转账设计的设计亮点,主要包括行为引导、效率优先、流程闭环。



一、行为引导

与微信强大的社交功能不同,支付宝的社交更多的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所以在搜索好友的时候,特别增加了转账的功能项。



另外,用户在转账时,会受到微信操作习惯的影响,会在消息列表中寻找目标用户。

支付宝消息页集合了商家、平台、好友等信息。,需要设计成减少其他信息对好友信息的干扰,实现好友的快速定位和转移。

除了搜索功能,用户滑动消息列表后,支付宝增加了“找人转账”的吐司悬浮按钮,引导用户进入专属好友信息列表界面,方便用户查找好友。



二、效率

一般转账操作需要打开工具栏,选择转账工具,进入转账界面。步骤繁琐。为了提高用户的转账效率,支付宝提供了三种快速转账方式。

1.快捷选项&:输入框图标



在聊天界面中,信息输入框上方增加了快捷选项区,用户可以点击“转TA”进入转页面完成操作。

在信息输入框中,增加了转账按钮,也可以跳转到转账功能。

为什么同一个界面需要两个入口?

在我的记忆中,快捷选项出现的比较早,内容会根据操作活动进行调整。春节期间,增加了“送祝福卡”。

所以在某些场景下,快捷选项很多,导致“传送”无法显示,而信息输入框中的功能图标相对固定,不会被其他信息干扰。

2.数字识别提醒

当我们在信息框中输入不超过5位数字时,支付宝会自动识别,并主动询问是否需要通过吐司浮动按钮转账。

我上网查了一下,这个功能是2018年出现的。

在移动支付兴起的初期,很多人不习惯转账的操作流程,会不由自主地直接把金额作为信息发送出去(我以前也做过)。

这种交互设计既能避免用户误操作,又能将用户引入正确的传递函数。

敬酒不会干扰正常的聊天消息,可谓“一举两得”。

对于部分用户来说,或许这种转账方式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规操作。从用户的评论来看,确实获得了用户的好评。



3.更明显的言论

转账的时候经常会被要求加上备注,比如党费,学费等等。但是经常有人在群里留言说“我忘带笔记了”。

在支付宝转账界面中,一些常用备注作为选项供用户快速选择,降低了用户输入的成本。另外,整个信息内容空在页面中更大更明显,起到更好的引导和提示作用。



三、闭环

由于支付宝不具备很强的社交属性,用户可以通过好友单方面完成转账交易,对方很难及时感知。

本质上,转移行为并没有形成一个闭环。相比之下,微信是社交工具,转账行为需要对方同意才能完成,这就意味着微信转账天然是闭环的。

所以在转账完成后,支付宝在转账完成界面和对话信息中增加了“通知TA”的功能。



还提供了两套带二维码的信息模板,正式形式的回执和温馨形式的感谢信,方便用户选择。通过微信发送通知时,模板会自动保存为图片,用户只需去微信选择即可。



如果不做通知功能,转账后用户可以直接去微信告诉好友自己转账了。可以吗?为什么要投入成本去做这个功能?这样会不会设计过度?

支付宝批量转账

似乎有可能。

不过我觉得这个功能不仅仅是考虑转出方的体验,还要考虑收款方的场景。

没有这个功能,单纯依靠微信通知,收款人必须去支付宝核实信息。

有了带有支付宝品牌的图文信息,可以增加收款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且不用马上验证。

此外,有利于品牌形象的塑造,通过更具设计感的模板增加转让的仪式感,让转让不再是纯粹的金钱行为,能够带给用户更丰富的产品体验。

四、总结

设计的本质是信息传递,即保证用户能够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中根据自我认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顺利完成操作。

设计师在这个过程中能做的就是洞察用户的认知和行为,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法应用一些指导,修正可能的认知偏差,尽可能的产生用户价值。

#专栏作家#

子牧先生。微信官方账号:子牧UXD(HelloDesign),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体验设计师。8年互联网行业经验,擅长体验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论、交互设计研究。

本文由人人作为产品经理原创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PEPEPEELS,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