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湘市羊楼寺镇的发展势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劲。
作为“湘北重镇”,羊楼寺镇主任的特殊地位在江志斌与湘鄂两省交界处,多年前作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被寄予厚望。然而,多年来,发展一直步履蹒跚。
直到刮起了一场“小南竹撑起大产业”的升级风暴,羊楼寺镇才变成了牛!目前,全镇竹木加工企业60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26家,直接从业人员27000余人,带动湘鄂赣毗邻地区南竹厂10万余家,产品涵盖6大系列480余种竹家居、竹建材、竹工艺品。其中竹床、椅子等小家具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以上,竹产业年产值达33亿元。
“中国竹制品之乡”羊楼寺镇,心系生态产业,成为湖南特色产业小镇建设的“排头兵”。
△8月21日,临湘市羊楼寺镇,竹木加工企业的工人在晾晒竹木制品。
湖南日报记者唐俊摄
做“竹文章”:
从卖竹子到卖产品
8月28日,车辆经销店的107国道还没有进入羊楼寺镇。放眼望去,满山的竹林连成竹海。史圣凌云县石城县鼎城县合兴镇...道路两旁,“金字招牌”多得看不清。越往前走,竹作坊和器具越多。房前屋后,工厂里,除了竹制品,还有竹制品。
走进羊楼寺镇党委政府办公楼,发现门、门窗、地面装饰都是南珠做的。“羊楼寺种植竹子始于元代,以卖竹为主。抱团发展产业是近几年的事。”羊楼寺镇党委书记夏凤祥感慨万千。上世纪末,湖南、湖北两省边民曾展开过一场“竹木大战”。鄂南李桥镇转而发展茶产业,羊楼寺镇坚持到最后。
绵羊公司是由什么组成的?“做好‘竹文章’,推动产业融合!”夏凤祥自信地说,近年来,临湘市确立了“大产业、大发展”的理念,制定了竹产业行动计划。羊楼寺镇全力打造南竹丰产林、竹笋培育、科研实践三大基地,做大产业;打造竹制品加工、南竹家居、电子商务等主导产业,壮大第二产业;以中国竹艺城为平台,培育以物流、金融、文化、娱乐为重点的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让三个产业活起来。
在晨星竹制品的展示厅里,竹椅、竹凳、竹家具一应俱全。数一数各种休闲竹椅,多达20多种。
“今年,我们的休闲竹椅获得了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竹业博览会金奖!”晨星竹业总经理沈峰很自豪。“企业可以通过改变发展思路,做大做强,从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型。如今,企业已形成集竹材采运、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产品远销海内外。”
让“竹子主题”成为现实:
从卖产品到卖创意
《陈氏竹简》在洋楼公司很有名气。陈氏家族有三个家族从事竹工艺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当地人说,陈家富有的历史也是羊楼寺镇竹产业发展的缩影。
陈蓉蓉虽然年轻,但从事竹制品加工已有11年,被视为创新竹制品的“领头雁”。她回忆说,小时候别的地方还在卖竹子,父亲靠卖竹子和桃板红红火火。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父亲差点“输”了。
从小,陈蓉蓉就看到了南珠未来的发展。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创业。一入行,他就选择了“竹简”这种附加值更高的文化创意产品。
在陈蓉蓉的家庭作坊里,几名工人管理着几十台机器和设备,在小竹片上进行激光刻字。“‘竹简’的创意源于中国古代竹简,有很好的市场前景。”陈蓉蓉算了一笔账。“一根竹简只能卖七八元,但是三百多根竹简可以卖到近百元。产品搭上‘电商快车’,出口到全国各地。”
“竹制品+电商”也给了当地“竹子主题”一个注脚。在中国竹艺城临湘特产馆,年轻的袁是卖“竹主题”产品的电商“大老板”。谈及生意,他很谦虚:“今天我们接待了3批游客,网上已经成交了近300单。去年全镇电商销售额近16亿元!”
杨楼的人不满足于现状。该镇竹木家居创新创业园建设如火如荼,一艘集精深加工、产品展示于一体的“南方竹业航母”蓄势待发。现场督战的市长李志华有了答案:“目前已有22家企业签约。全镇正在推进竹木家居创新创业园、竹竹食品冷链物流园、竹贸物流园、中国竹艺城“三园一城”项目建设,向产品深加工、高附加值迈进。”
加强“竹子旅游”:
从卖创意到卖文化
当“南珠”遭遇“旅游”,会产生怎样的奇迹?勤劳智慧的杨楼书记现在也给出了答案,开始了珠海的“掘金”之旅。
秋风起,南竹凉。夏秋之交,来龙角山看竹海、住竹楼、乘竹筏、赏竹宴的游客络绎不绝,独具特色的“竹旅游”迎来小高峰。在我走过的弯路、穿过的避风洼地和上路行驶的车队中,“湘F”车牌居多,还有许多诸如“鄂B”、“阿香”、“赣G”之类的牌照。
竹子空在野外,云尖耸耸肩。近年来,羊楼寺镇依托“中国竹器之乡”、“瑶族之乡”等文化品牌,推动“竹旅游”融合发展。目前,这里有7个星级农场,4个乡村旅游景区(区),150多家小餐馆和旅馆,50多家民宿,每天接待游客2000人次。
去杨楼公司一定要尝尝“全竹宴”。主食是竹笋、竹鸡、竹虫和“竹燕窝”...所有的菜都有“竹”。这不仅让游客大饱眼福,也激励了当地年轻人创业。他们通过众筹,创建了独创的“十三竹酒”生产基地,酿造“竹酒”,年销量过万桶。
今年,龙角山的村民通过众筹成立了袁泉乡村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并通过合资的方式建立了旅游项目。一期建设百米极速山地滑草、生态丛林穿越,集美食、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带动全村吃“旅游饭”。
羊楼寺镇以竹为媒,先后举办了野生樱花油菜花节、湖南摄影大赛,举办了瑶族篝火晚会等系列活动,逐步形成了“秘境龙角山,寻根瑶祖园”旅游文化品牌,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