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开店需要什么手续(在成都,1天就能开店!秘诀是……)

上个月,成都正式出台《成都市全面深化国际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9月2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该规划进行了专业解读。成都国际营商环境3.0版时代正式到来。


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效如何?国际营商环境3.0版(以下简称“3.0版”)与之前的1.0版、2.0版政策体系相比,有哪些优化和改进?下一步有什么考虑和布局?

近日,《规划》起草单位领导——成都市网管办主任廖俊、成都市国际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成都市网管办政务服务管理处处长黄伟,与专家、企业一起做客《新天府会客厅》系列访谈节目,深度解读成都国际营商环境3.0版政策体系,共同探讨研究相关对策。




节目场景


  • 在成都,一天就能把店开出来

  • 前两天,红旗连锁拟在武侯区国际开设便利店,行政事务中心经理杨到草市街道成都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相关开业手续。


    根据以往的经验,他需要在四个不同的窗口办理相关业务。虽然是在行政中心,但是需要排好几次队,交好几个材料。所有的手续至少需要两三天才能办完。


    但是这次不一样。杨在企业开设综合窗口的地方提交了材料,然后就坐在旁边等着。仅仅半天时间,他就办齐了开分店的所有手续。


    金科集团川陕区副总经理秦伟对成都商业环境的变化有着同样的感受。她告诉记者,作为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日常业务的手续非常复杂。曾经,公司不熟悉工作流程,不知道经办部门。很多时候只能“找市里两级,部门间跑,反复交资料”,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跑。但现在不同了。


    秦伟举例,在施工图审查和网上纸审的时代,一个项目的图纸需要企业用小货车拉到机构审批,整个过程最快需要20天左右。改革以来,全面推行数字化在线审核,审核时间缩短至4天。


    办理施工许可证,之前需要准备很多材料。成都进行了“清单制加通报承诺制”的改革。政府通过对企业实施信贷差异化管理,允许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补充材料,将以往20天的办理时间缩短为2天,为企业赢得了开工时间。


    “初步预计,2018年以后的建设项目,我们一个项目平均节省审批时间3个月以上。目前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到80个工作日,审批成本降低一半以上。”秦伟说。




    西南地区首个AI智能自助综合窗口在成都高新西区政务中心上线运行。


  • “综合窗口”改革:让企业群众“最多跑一次”

  • 这一切都得益于成都市政府服务改革措施的深化。


    成都市网信办行政服务管理处处长黄伟介绍,政务中心最大的变化是“综合窗口”改革,通过合作联办机制、线上线下、“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等服务方式,让企业群众“最多跑一次,一次办结”。


    下一步,成都将继续完善“天府易蓉办”平台和四川政务服务网成都分网站、成都政府门户网站、“四川政务服务”微信小程序、“天府办公厅”APP等多端服务功能,并推动平台与各业务系统的深度连接,与“天府市民云”平台的深度融合,推动更多高频政务服务和主题服务的上线运营。


    黄伟提到,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未来将实现“重庆办事处”和“易蓉办事处”的联网互认。目前,四川政务服务网“川渝交流区”已共享居民身份证、营业执照、电子社保卡、驾驶证等四类电子证照,实现高频事项交流进重庆、一张网。


    与此同时,为促进成都-德国-梅州-首都-首都-首都-首都-首都-首都-首都-首都-首都-首都-首都-首都-首都-首都-首都-首都-首都-首都-首都-首都-首都-首都-首都-首都-首都-首都-首都-首都




    据东方IC


  • 3.0版本来了。4.0版本还会远吗?

  • 成都政务服务改革只是成都不断优化国际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2019年3月和12月,成都分别发布营商环境1.0版和2.0版政策制度。在此基础上,围绕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围绕投资贸易、获得许可、要素匹配、政策支持、司法保护便利和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营商环境3.0版政策体系提出了24项改革措施,包括优化再造投资项目前置审批流程、改进项目用地管理方式、简化项目规划许可程序、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等,共140项改革要点。


    开店需要什么手续

    成都市网管办主任、成都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廖俊介绍,作为成都市营商环境3.0版本的起草部门,成都市网管办把企业公民感受作为全面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的“第一准绳”。比如,解决“占道挖掘办理时间长”等问题,进一步将审批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以内;针对“建筑许可审批环节多、程序复杂”等问题,继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同时对香港、上海实行“一站式中心”改革,实现社会投资的小型仓库、厂房等工业建设项目全流程一站式办理;为解决“市内企业跨区域迁移难”问题,对不享受金融优惠政策的企业实行市内迁移承诺制,对跨区域企业税收、产值等指标实行“锁定存量、增量共享”。


    “营商环境不是另起炉灶,不是新项目,而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治理理念和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教授刘峰认为,3.0版本政策体系中的可量化指标,与北上广等先进地区相比,“至少是持平的,指标的一些目标设置还是有一定领先优势的”。


    另一方面,刘峰也指出,在某些方面,成都的营商环境政策体系与发达地区还有差距。为此,她建议成都在深化国际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在知识产权、专利抵押融资、水电并联办理、互联网加招投标等方面进行更彻底的改革。,将区块链技术融入现有系统,实现新技术场景的应用和所有行业的电子化。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廖俊透露,成都国际营商环境4.0版本正在编制中,将为成都打造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来源:成都发布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