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尘4x/图)
近日,亚马逊商店下的深圳跨境电商Patuxen、傲基科技等所有产品均无法正常展示。
在亚马逊上,70%的卖家来自中国,其中,广东的卖家可以占到70%,其中50%来自深圳。因此,深圳几家跨境电商的倒闭,不仅引爆了业界的关注,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题目造成的损失很大。亚马逊prime day促销在即。标题意味着销售的损失和巨大的库存成本。而且有的企业正在进行上市辅导,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但必须指出的是,这次封杀中国卖家数量的不是亚马逊,而是这次封杀了有影响力的中国卖家。在过去,如果确定存在严重违反亚马逊规则的行为,总是可以被封号的。
对于媒体的询问,亚马逊官方表示无法对单个商家做出任何评价,但再次重申了商城的诚信经营原则,强调建立监控可疑行为的制度和流程,并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
业内人士表示,一般来说,亚马逊封号涉及产品不一致、侵权、联想、认证、计费等八大原因。其中,因为刷单被屏蔽的情况非常常见。
消费者在购买一个产品时,通常会看其他买家的评论,这也是电商相对于传统实体店的一个优势。评论让消费者之间的信息相通,在信息不对称的劣势中扳回一局。权威数据显示,84%的人认为线上产品的评价和私人推荐一样可靠。
在这种情况下,那么有些商家花钱请人刷评论,也就是在国内电商平台刷单。这种现象如此普遍,甚至成了造假的幌子。骗子高薪在网上招聘兼职。求职后,骗子会告诉你,工作内容是刷单——先自己掏钱买个东西。好评后商家会发快递,但如果没有产品,骗子会打电话把他们付的钱打过去。刚开始都很少,后来量逐渐增加。最后,消费者买了几单金额大的,店铺就没了,骗子也没了,被骗的人也维权困难。很难证明我没有和骗子勾结,因为我曾经和骗子一起骗过平台。
评论,在亚马逊平台上,叫评价。亚马逊的刷“评价”在很多地方已经形成了产业链。专门提供这项服务的商家会宣传自己:通过广告媒体、社交网络、社区招募评价员,覆盖范围广;此外,通过ID信息、驾照、paypal账号、个人资料链接、电子邮件地址等方式验证评估员的身份。,保证其身份真实有效;我们将继续监督评估人员,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以确保其身份真实有效。
但这种东西,只要操作,总是有瑕疵的。一个ID,如果每一项都留着评价,或者评价率太高,都会被平台的算法发现。还有一些评价服务商为了赚取汇率差,会使用亚马逊的礼品卡购买,这也会成为线索。亚马逊一直在打击上述违规行为,比如发送电子邮件警告或者限制违规店铺的流量。最严重的是题目。被发现刷单封号后,虽然可以申诉,但是对于这种触碰底线的行为,申诉是非常困难的。
然而,亚马逊本身就有一个问题,客户很少留下评论。评论多可以刺激销量,亚马逊不希望看到评论少。所以刷榜是否有默契,谁也说不清楚。事实上,这一次,亚马逊被打败了。
据国外媒体报道,国外网络安全研究机构Safety Detectives近日发布了一份关于刷评数据库泄露的调查报告。报道称,这个数据库中有超过1300万条亚马逊卖家和消费者之间愿意提供虚假评论以换取免费产品的信息。据不完全统计,涉及的买卖双方可能超过20万人。
面对虚假评论数据库的披露,亚马逊自然要做出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态度。
避免被点名的一个方法就是做自己的独立站。独立于第三方平台的网站,比如官网,都是企业自己设计运营的。相对于独立站,在亚马逊、天猫等第三方平台自建店铺的是非独立站。
独立站有很多优势,可以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积累自己的用户;掌握所有客户数据,可持续地重复营销和交叉销售;灵活营销,避免平台规则的限制甚至打压;我再也不怕同类产品被不断攀比,甚至恶性价格竞争。而且,我可以免佣金。
但是,独当一面并不容易,最重要的是流量问题。虽然可以通过广告、脸书等方式引流流量。,归根结底是需要强大的产品力来吸引客户,获得曝光,然后转化为销量。一般来说,像家电这样的产品都是标准化的。在亚马逊比较一下价格和售后服务就够了。没必要到处找。所以往往只有非标且有吸引力的产品才能建设独立站。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风险,无论是独立建站还是平台运营。
目前国内很多卖家使用ERP,由平台授权管理订单。订单包含用户的姓名、家庭住址、产品信息、个人信息(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信用卡尾号)和其他敏感信息。但在这一系列操作中,ERP未经用户允许,转移用户信息并离开欧洲,违反了GDRP的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面临被处罚的风险。
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要么是遵守所在国的法律,对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将数据保存在本地,然后组建本地团队等。,或者不跟别人玩,独立建个网站或者在“自己”的平台上玩,就不用遵守别人的规则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