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广告推广话术(打造个人品牌系列课第八节:如何让别人主动在朋友圈为你宣传?)

如何让你现有的客户或者朋友帮你宣传,扩大你的品牌影响力,相信是每个做个人品牌的人最希望看到的情况。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很难,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成功做到这一点,让你的个人品牌呈现几何级增长。

先说一个故事。记得有一次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发消息。传达的信息是,他感谢了一个某某理财规划的朋友,帮他配置资产,让他对未来的生活更有安全感。

我点进去,翻看了他的朋友圈,发现他半年才偶尔发一次,发的都是关于他儿子的。

为什么突然愿意发这样的内容,不仅分享自己的动态,还主动帮别人宣传?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类似的情况,就是有人愿意给别人贴一些推广内容。当然也有一些是被动的,比如存礼物欢迎别人,做发带享受优惠。

这些被动的发带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内容。我们说的是那些主动被宣传,做发带的。

对于一个做个人品牌的人来说,别人帮你主动宣传,是对你最大的回报之一。为什么这么说?有几个原因:

第一点:广告效果好

品牌本身就是一种虚拟价值,需要别人的口碑来认可。所以相比传统广告,口碑宣传更容易被别人认可,更有利于你的品牌传播。

第二点:用户价值放大

这个道理应该很好理解。举个例子,你用100元的成本找到了一个粉丝,赚了100元,但如果他帮你介绍了10个新朋友加入,就相当于说你用1倍的引流成本把价值翻了几倍。

第三点:购买行为的强化效应

据统计,20-50%的购买行为是受到身边人的口碑传播影响的。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各种种草平台、分享平台火热,相信这个比例只会越来越高。

所以如果你能让你的粉丝分享他的购买行为,无形中就会大大增加别人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的可能性。

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值得去做,那么应该如何去规划和思考呢?其实,这背后的逻辑可以归结为人的两个心理因素:

心理1:发朋友圈,我有优越感。

就像刚才这位做理财的朋友,就是这种心理让他表现出积极的一面。

比如一些健身房和舞蹈机构的老师,会经常帮学生录制优美的舞蹈视频,诱导他们转圈。

心理二:获得意外收获,主动理发。

每个人的本能都有一种互惠思维在里面。在接受别人的恩惠时,都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对方一些回报。尤其是当这种好感超出他们的预期时,这种回报心态会更加强烈。

不费吹灰之力发朋友圈,帮别人宣传,就是最简单的回报形式。同时,这样的行为也能让你的内心感到愉悦。

所以很多kol往往会制造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先给客户利益,打动客户,让客户觉得不发朋友圈对不起他们。

以上两个是这种行为的驱动因素,我们所有的活动都要围绕这两个心理来进行和规划。那么,我们来说说具体可以做哪些方法,总共有五种方式:

1.提供社交货币

什么是社会货币?

我举个例子:如果你在路上看到一个明星在购物,你可能会快速拍照发朋友圈。

因为你发了这条朋友圈之后,别人可能会夸你,你可以得到别人的一种认可。更通俗的说,就是你分享了,觉得特别值得尊敬。

这个朋友圈的内容是社交货币。

正如金钱可以购买商品或服务一样,我们使用社交货币来获得周围人的好评,与外界有更强的联系,表达我们的想法和展示我们的形象...

说到底,这些社会货币利用的是人的优越感,这些人主动表达自己的优越感。

因为这些产品具有社会货币的性质,所以得到了疯狂的传播。

所以,不管你在什么行业,如果你的产品和服务能给客户提供一些社交货币,跟他们说话,让他们分享给别人,就会特别可敬,那么你的产品就能被积极地送到社交平台。

赋予产品社交货币的方式有哪些?下面我给你三个思路。



第一:给人超出预期,违背直觉。

不能改变的就不会引起传播。但是反直觉和意想不到的内容会让人想立刻分享。

比如介绍人理财的产品最终卖出去之后,你安排一个仪式感十足的情感签约仪式,然后送给客户一份精美的礼物,瞬间让客户觉得超出预期。

这就是即使你主动跟客户提,让他发个圈帮忙宣传,我想很多人都会欣然接受。

这种超出预期可以放到你产品的个人品牌设计和宣传上。

第二,提供某些特权,让用户觉得是自己人。

一些会营销的个人品牌专家会给一些会员提供一些内部信息:某个新品,限量多少盒,什么时候去哪里抢。

这些粉丝得到消息后,很可能会自发传播出去,告诉身边的人。因为他们说出来的时候会觉得很自豪:“你看,只有我有这个信息的特权。”

我们如何使用它?比如给粉丝特殊优待,特殊时间,或者提前透露消息。

比如你想推广一个付费课程,或者组织一个付费社区,前期可以吸引更多的粉丝,征求他们的意见或者给他们独家信息。这些动作都可以让粉丝为你推广。

总之,要注意培养这些粉丝,让他们有自己人的感觉,因为他们很有可能成为帮助我们积极宣传的重要人物。

第三:帮大家表达

帮助某个消费群体表达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这样他们才会主动为你推广。

比如像姜的文案就特别好。很用心,说出了很多人心里没说的话,让人觉得很感动,想拍照发朋友圈:“这是我说的!”

如果你能把文案写给用户的声音,写给这类群体的声音,这类文案一定会让客户愿意为你宣传,也更容易得到其他同类群体的共鸣。

以上三点是赋予产品社交货币的一些思路。根据这三个思路,我们可以在产品和服务流程中植入这些社交货币元素。

2.提供诱因

社会货币的传播虽然很好,但是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可能是短暂的,时效性差。

什么样的方法能让人谈上两个月,三个月,甚至一年?这就是诱因。

什么样的激励是稳定持续的?肯定是高频。



要让人们想起你,谈论你,传播你,就要在你的个人品牌和你的产品服务中加入更多的激励,尽可能高频。

例如以下内容:

第一:高频场景:

例如,你的产品和服务为人们提供保护。当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或者指定的场景时,你的产品优势就会显现出来。这样的场景是高频场景。

比如孩子的大学学费和留学费用是否要提前规划,如何提前规划,让客户在想到这些场景的时候,能想到一些提供这方面服务的品牌专家。

第二:高频时间:

时间是个可怕的东西。它能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变得无比强大。关键在于坚持。

如果你在固定的时间推送或者持有一些关于你个人品牌的内容,时间长了,你自然会想到这一点,是否可以关注一下,看看有没有新的内容输出。

第三:高频音:

这有点类似于频繁的广告轰炸的效果,把你的个人品牌和你的产品服务浓缩成一句朗朗上口的话,方便大家记忆。

利用一切机会,高频率地不断向客户头脑中灌输这样的信息,让他们自动产生联想。

总之,如果你能在个人品牌推广的卖点中加入一些高频事件和词汇,让你的粉丝有联想词,你的推广就成功了。

3.利用情绪

每个人都有情绪,各种情绪会导致不同的行为。开心的时候可以做开心的事,生气的时候需要做发泄的事。

个人品牌非常注重粉丝的传播。如果你激怒了粉丝,他们都在给你负面宣传,这会让你很难受。同样,如果你迎合他们的情绪,他们也会为你宣传一切。

其实很多的交流,大多是在传播一种情绪。因为有些情绪可以驱动人的行为,所以我们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讨论和分享。

但并不是所有的情绪都能被人分享。以下三种情绪效果最好。它们也被称为“高唤醒情绪”,可以增加人们的分享行为。



第一:担心

这是指一个粉丝对自己的担心。当他为自己担忧的时候,本质是对自己的一种不满,对自己某些方面的能力和技能的欠缺。

如果你能在这方面帮助他,让他迅速走出这种情绪,让他看到你帮助的价值。我相信他可以成为你的忠实粉丝,也可以为你做推广。

比如他在为如何发展副业赚钱发愁的时候,你可以给他这方面的指导。如果他能定制出这样的产品,他也能从中有所收获。那他肯定愿意宣传他的故事。

第二:幽默

个人品牌不代表严肃和刻板。个人品牌说到底是一个真实的人物形象,应该有所有正常人的情绪和表情,而幽默是吸引粉丝的最佳点之一。

朋友圈广告推广

每个人都喜欢和幽默的人相处。如果这个人能给自己提供一些专业技能,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第三:佩服

每个人都有自己欣赏人的标准。有些人可能崇拜军人,有些人可能崇拜大学老师。无论他仰慕谁,内心都有一种仰慕的感觉。

对于一个做个人品牌的人来说,如果你能以你的职业素养打动你的粉丝,让你成为他敬佩的人之一,那么你的所有举动都能得到粉丝的认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粘性粉丝。

4.实用性价值

如今,当大多数人想学习一个新的知识领域,或者想了解一些东西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去网上找相关的资料,或者问这方面的相关人士。

其实不管是你自己找,还是咨询别人,都是你渴望实用价值的一种表现。所以,实用性也是触发我们分享交流行为的原因之一。

做个人品牌,是传递实用价值的品牌输出。如果你在某个领域没有实际的价值输出,你就无法打造你的个人品牌。

你输出的内容越多,你能帮助的人就越多。这也意味着更多的人愿意与你分享宣传。

5.会讲故事

营销品牌,很会讲故事。因为讲故事是一种超级高效的交流方式。

比如小罐茶的营销方式也是讲故事。讲述了八位茶师能让普通人喝到好茶的故事。

所以讲故事是一种非常好的交流方式。那么如何选择素材来讲故事呢?



第一:优先考虑创始人的故事

把自己的产品和价值观放到故事里,放到消费者的脑袋里。

第二:客户的经历也是可以利用的故事素材

很多人会和自己类似的客户故事产生共鸣,才会考虑是否购买这个产品。

第三: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

每个环节都可以讲一个故事,都可以塑造故事来打动客户。

但是所有的故事都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真实,记住虚假宣传,千万不要砸自己的个人牌子。

以上五种方法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也可以是各种组合的综合应用,需要结合各自的品牌定位、服务内容、粉丝习惯等来制定。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