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考试中,数量关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就是利润问题。鉴于利润问题,考生在考试中有必要具备足够的分析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介绍的利润问题。
二、实例分析
《出埃及记》:一家商店有两台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64元,其中一台盈利60%,另一台亏损20%。在这次销售中,这家店()?
A.不亏不赚b .赚了8元c .亏了8元d .赚了32元
【答案】b .分析:分析题目,售价和利润率的条件,确定题目是利润问题。问“这个店在这次销售中的盈亏”,就是我们求相应的利润,我们知道利润=售价-成本。题目中的价格是已知的,所以我们要求对应的成本。根据题目中已知的售价和利润率。所以成本销售价格(1+利润率)。所以,成本之一就是:64?(1+60%) = 40元,另一个成本是:64?(1-20%) = 80元。那么我们想要的利润就是64×2-(40+60)=8。也就是说,赚了8块钱。这个问题的答案b。
例:某DVD按进价加价35%后,某店打出“50元打车费九折”的广告。结果每张DVD还是赚了208元,所以每张DVD的进价是()元。?
公元1200年
【答案】a .分析:分析题目。有利润率,有折扣,有利润,这是个利润问题。最后,我们要求“每张DVD的购买价格”,也就是让我们要求成本。目前成本未知,不妨假设成本为X元。如“进价提高35%后”,我们知道提价后的价格是xx (1+35%),再“打九折奖励,打车费送50元”,我们知道实际售价是xx (1+35%) × 0.9-50。最后,因为我们被告知“每台还盈利208元”,根据盈利=这个问题的答案是a。
例:某商品连续打折两次,折扣率分别为10%和20%。如果已知打折后的价格是540元,那么打折前的价格是()。?
公元600年至680年
【答案】d .分析:分析题目,折扣率和打折售价的存在,是一个利润问题。因为问“打折前的售价”,我们假设是未知的x,那么根据第一次10%的折扣率,第二次20%的折扣率,就可以知道x×(1-10%)×(1-20%)=540。X=750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是d。
盈利是比较基础的题型,中公教育#黑龙江中公教育# #中公教育#更多资讯关注:http://suihua.offcn.com/导师建议广大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做一些相关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