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雁荡山东西洞景区(别有洞天的南雁东西洞,你知道它们的由来吗?)

图:罗山行者戴建达


景区卖啥东西最畅销



第一次去南雁荡是1986年我上初中时的一次团拜活动。可以说也是第一次去旅游,真的很兴奋,所以对南雁荡有特别的记忆。今天,时隔30多年,我和同事们再次来到这里。对我来说,不仅是为了寻找过去的回忆,更是为了感受这里群山的优雅和独特的秋韵!







宽阔的黄色鹅卵石沙滩,清澈见底的小溪,长长的竹筏渡告诉我们,南雁荡山到了。这个碧溪渡口有一种新鲜感和快感。在入口处,你需要乘竹筏过河。一条船只有10个人,我们分三批30个人过河。首先,他们在岸上大声喊叫拍照,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岸上扔石头和泼水取乐。为了避免被水溅起,小船惊呼,呼喊,欢笑,漂浮在整个碧溪河上,弥漫在景区门口空,宁静而快乐。





上岸,渡口爱山亭前正在修一座新牌楼。我们穿过乡间小路,沿着山脚去了董熙风景区。沿着蜿蜒的林间石径,树木葱郁枯黄,落叶沙沙,秋意盎然。过了一会儿,我们的热情倍增,于是脱下衣服,掀开衬裙,让徐来的清风舒服地在我们怀里。



在树林里走着走着,我突然看到一座奇怪的山峰矗立在我面前。峰顶下有一个洞,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屏风被刺破了一个洞。洞顶的山峰由三块巨石组成,呈“针”字形。这就是南岩众多奇峰怪石中的佼佼者金平峰,又名石屏、石门楼。





穿过洞口,只见山壁上有“东南障”四个大字的摩崖石刻。从顶部往下看,悬崖看起来像一只倒挂的蝙蝠。从洞口往下看,风景很美,天有洞天。难怪宋代陈有恭登上此处,感叹“雁荡山绕百里,石门天堂不用关”。




继续爬上楼梯,走上半山腰平台,路旁矗立着一座古老的亭子,斑驳的柱子,油漆脱落,灰尘满地。似乎很久没有人在这里休息了。亭子正面开阔,可以看到两块岩石一个像青蛙一样向下看,一个像花瓶一样立着,形成了“魔蛙看花”的景象,栩栩如生。



站在岩石上,选择合适的位置。向南望去,可以看到远山中有两个悬崖岩石,顶部被石梁覆盖,形成了一个高大的天然石门,它被称为天门,也被称为云观。同伴们纷纷爬上岩石参观,一睹云关的魅力。







爬160多级台阶,穿过深邃的天然拱门,以折叠的形状爬上云观。山势险峻,奇峰壮丽。见崖上“云锁天光隐,明月当空”的诗句。据说遇山雨来临,风灌山谷,云过山门,如海波汹涌,云收进出出,浮沉不定,变幻莫测。今天天气晴好,虽看不到云索天门的景色,但阳光透过洞口,凉意静谧,时不时有一种闲适之感,难得有“谷风无六月,飘空寸过千山”的雅趣。




离云观不远就是著名的西洞,宋代称仙姑洞,唐代称石室。相传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七月十五日晚扰村的村妇朱禅元,住在一间石室里。她经常用草药治疗人们的疾病,并获得了永生,所以这个石室被命名为仙姑洞。后人也修建道观纪念他们。如今,道观依洞而建,气势恢宏,掩映在群山之中,别有一番韵味。





防疫期间,道观大门紧闭,可惜我们没能进去一睹为快。不过这个山门真的很雄伟,花岗岩门楣上的“万奇之门”四个大字在青山绿树的映衬下熠熠生辉。还有石柱上的对联“尼姑穿千年香绕赤壁,雅客来万里灵山净红尘”,让人遐想,如欲界仙都。





告别西洞,下山。山间溪水潺潺,响彻山谷。漫步码头,迎微风,听水声,看林染。漂亮!快!兴奋的美女们,pos上了百花,仿佛堪比南雁的秋色。






穿过小溪和上山的石阶,就进入了东东景区。当山峰转身时,另一个洞穴突然出现,古色古香的木制洞穴门与周围的丫蛋翠碧形成鲜明对比,真是独一无二。东洞也叫龚宇洞。据说龚玉藏于北宋崇宁年间,后被召入翰林院。洞口篆书对面有“东东”二字。





进入洞内,精致幽静,可以说洞内得天独厚,有前人刻在岩壁上的“云起”二字。爬上蜿蜒的石阶,左边的石墙之间有一座外国小楼,名为“迪萼石慧楼”,建于宣彤时期。“迪萼”是“兄弟”的代名词,“石慧”则意味着世世代代都会受到尊重。它是后人为了纪念陈景邦、陈及其后继者陈端彦、陈元锦的讲学而建的。他家门前的对联“求利不分新旧,爱其所谓公”,是清末学者宋恒所写。




出了洞口,穿过大门平台,进了一个小院子。可以看到右边矗立着一座木屋,是汇文书院。这里曾是北宋末年陈和景邦兄弟的阅览室。朱曾率众弟子在此讲学,古称“邱慧书院”。题及对联“义略微言始于尊,永嘉前辈多读书”为清末学者孙所作。书院安静祥和的环境,的确是一个绝佳的学习场所。




庭院旁,一棵高大的银杏矗立在华表石旁,看起来比华表青天岩还要高。站在医院前的平台上,远眺,满山遍野。此时迎着清风,暖着阳光,沐着秋色,都是沁人心脾,悠然淡泊!







从书院的后门,有一股清泉,清澈透明。在其上方的岩石上,有刻在悬崖上的“雁荡一号泉”的红字。沿着泉水边的山道,可以登上上面的观音洞。由于计划的安排,我们到了这里就下山了。告别了东西走向的南岩溶洞,眷恋着南岩美丽的山景,我们去了下一个目的地苏的故乡。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