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姜发自北京3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集中曝光了一批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件,涉及食品、特种设备、重要工业品和知识产权等领域。典型案件涉及的违法市场主体也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并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依法向社会公示。
记者注意到,这也是自2021年9月《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市场监管总局首次曝光列入名单的市场主体所涉案件。上述《办法》明确了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公平竞争等领域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具体情形。根据规定,将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社会危害大的违法主体纳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以加大对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惩处力度,增强市场监管部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能力。
据市场监管总局介绍,截至目前,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将700余家市场主体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并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依法向社会公示。
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十大典型案例:
一、江西省吉安市市场监管局将在食品生产中违法添加药物的江西利可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2021年6月21日,吉安市吉州市场监管局接到群众举报后,对江西利客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勾兑酒进行了抽样检测,检测结果判定为不合格。经吉安市场监管局立案调查,当事人在“御宝”酒和“金酒汉”酒生产过程中非法添加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药物,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当事人在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主观恶意明显,性质恶劣。吉安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限制从业等行政处罚。同时,根据《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五条的规定,将当事人纳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二。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市场监管局将生产不合格食品的沂水县沂蒙伊利食品有限公司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2020年以来,沂水沂蒙伊利食品有限公司因冰淇淋蛋白质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细菌总数指标超标、标签不合格,多次被沂水市场监管局罚款并责令停产停业一个月。
鉴于有关方面无视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存在“屡禁不止,屡罚不止”的情况。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试行)》的有关规定,沂水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吊销其食品生产许可证。同时,根据《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五条的规定,将当事人纳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3。屡禁不止、屡受处罚的江阴龙敏食品有限公司被江阴市场监管局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2021年3月12日,江阴龙敏食品有限公司因生产经营虚假标签食品,被江阴市场监管局罚款5000元;2021年1月8日,客户生产的老字号蛋糕被检出添加防腐剂纳他霉素超标。2021年4月6日,当事人因生产经营食品添加剂超标食品,被江阴市市场监管局罚款5万元。2021年9月1日,当事人生产的软心橘饼、老饼被检出防腐剂超标。2021年11月10日,当事人因生产经营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被江阴市市场监管局罚款5万元。
因当事人一年内受到三次以上行政处罚,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江阴市市场监管局责令当事人停产停业七天。同时,针对“屡禁不止、屡罚不止”的情况,江阴市市场监管局依据《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五条的规定,将当事人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四。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监管局将非法从事电动自行车组装改装业务的北京恒迪达商贸有限公司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2021年8月30日,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发现,当事人销售的5辆电动自行车外观与合格证载明的外观不符,涉嫌非法从事电动自行车组装改装业务。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北京汽车检测中心和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涉嫌车辆的尺寸限值不符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的要求。
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产品质量法》和《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对当事人作出没收改装车辆、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同时,根据《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七条的规定,将当事人纳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五、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市场监管局将伪造、冒用他人厂名、擅自使用他人有影响力的企业名称的贵港市天信液化石油气钢瓶检测有限公司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2021年10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当事人的配件室发现有打码工具和大量崭新的检验环。现已查明,当事人制造的检验环所标注的检验单位并不存在,河池三鼎油缸检验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的检验环被擅自使用,共计11万个。当事人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且涉案产品数量较大。贵港市市场监管局按照从重处罚的原则,对该公司作出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23万元等行政处罚。同时,根据《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九条的规定,将当事人纳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六。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伊犁蒙盛商贸有限公司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市场监管局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2021年12月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日常检查中发现,当事人雇用未取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证》的A某、吴某做气瓶检验。并且未按照《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金属内衬纤维环缠绕气瓶定期检验评定标准》(GB24162-2009)进行水压试验、气密性试验等关键试验。同时在出具的报告上签有持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证》的检验人员杨、张的名字,生成虚假检测报告3672份。
随着调查的深入,执法人员发现,2020年12月10日至2021年12月1日,该公司还仅凭车主或驾驶人提供的车辆和气瓶信息,出具检验结论为“合格”的虚假检验报告2323份,伪造未拆解或送至伊利蒙盛商贸有限公司检验现场的车用气瓶出厂合格证24份。
当事人伪造、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行为违反了《特种设备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伊犁市场监管局从重处罚,对当事人罚款20万元,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5万元。同时,鉴于当事人主观恶意明显,性质恶劣,伊犁市场监管局依据《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七条的规定,将当事人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七。河南省驻马店市市场监管局将销售不合格汽油的华中实业有限公司铜山大道北加油站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2021年9月15日,驻马店市市场监管局发展分局依法对当事人的“车用E95乙醇汽油”质量进行抽检,发现当事人销售不合格的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燃料。
因当事人于2020年7月28日因同一违法行为被处罚,驻马店市市场监管局作出38389.5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同时,根据《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七条的规定,将当事人纳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八。湖北省鄂州市市场监管局将销售侵犯商标专用权电池的刘雪芬(自然人)列为严重违法失信
2021年11月19日,湖北省鄂州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根据举报进行现场检查,发现涉案车辆后备箱及仓库内存在149块1号扶南电池、5701块5号扶南电池、9642块7号扶南电池。经福建南屏扶南电池有限公司鉴定,上述涉案电池均为侵犯扶南商标专用权的假冒产品。经查,自2020年10月起,当事人开始购销侵犯扶南商标专用权的电池,非法经营金额22070.33元。
当事人的上述行为构成销售侵犯商标专用权商品的违法行为,违反了《商标法》等规定。根据《商标法》相关规定,鄂州市场监管局责令当事人停止销售侵犯扶南商标专用权电池的违法行为,没收侵犯扶南商标专用权和二维码防伪标识的涉案电池,并处罚款20万元。同时,根据《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九条的规定,将当事人纳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九。生产不合格水泥的山东中谷水泥有限公司被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市场监管局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2021年11月,因当事人销售的水泥多次被检测为不合格产品,菏泽单县市场监管局于2021年12月3日对当事人立案调查。现已查明,当事人自2021年9月以来共生产不合格硅酸盐水泥130吨,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构成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菏泽单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没收水泥90吨、罚款9.75万元的行政处罚。同时,2019年以来,当事人连续4次省级撤并未通过,性质恶劣,情节严重。菏泽单县市场监管局根据《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七条的规定,将当事人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十、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市场监管局将有能力缴纳罚款但拒不履行的贵州客南华旅业发展有限公司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2020年10月16日,根据凯里市清理整顿旅游集中购物市场秩序的要求,凯里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到当事人经营场所开展检查。发现当事人在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从事食品经营活动,此外还存在购买食品时不查验资质文件的违法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2021年9月18日,凯里市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予以警告,没收该无证预包装食品,并处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后当事人无故逾期不缴纳罚款,经多次提醒仍拒不履行缴纳罚款义务,主观恶意明显。凯里市市场监管局根据《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第十一条,将当事人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