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吴凯编辑:孙蕾
“我把你放远一点。我怕在这里被调查。”这是北京专车司机张师傅在首都机场接送乘客时常说的一句话。他每次送乘客到首都机场航站楼的下客区,总是把车停在最远的两端,一边等乘客下车,一边东张西望。"在机场和火车站附近检查无照经营的执法人员最多."他告诉《国家商报》记者。
张师傅口中的“无证经营”,是指网约车驾驶员无《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个人证照)或车辆无《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专车证照)。根据交通运输部等主管部门的规定,运营过程中缺少上述资格证之一的,可以判定驾驶员为非法营运。
“被执法人员抓到一次,罚款一万元。”张师傅透露。
据了解,网约车行业作为新兴业态,吸纳了不少灵活就业人员。但是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滋生了很多违法现象,比如违规运营、平台恶意竞争等等。从7月份开始,在很多旅游平台快速扩张的过程中,违规经营的问题也在逐渐被放大。
在此背景下,交通运输部办公厅9月9日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加快推进网约车合规化的通知》指出,近期部分网约车平台公司未经许可,招募或诱导驾驶员、车辆“拼车”,开展非法营运,严重扰乱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影响行业安全稳定,损害驾驶员、乘客合法权益。交通运输部要求,从即日起,各地不得新准入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加快清理不合规驾驶员和车辆。天津、上海等地已经开始行动。
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同地区的网约车合规发展不尽相同,不同类型的网约车平台合规率也有所不同。
合规发展“南快北慢”
自2016年7月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七部门颁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国内网约车行业已经合规5年,合规的司机、车辆、平台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7月底,全国已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证的网约车平台公司245家,各地发放网约车驾驶证352.6万张、车辆运输证136.2万张,分别比上月增长0.5%和0.4%。
在网约车行业合规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南快北慢”的特点。交通运输部统计的34个主要中心城市中,7个城市网约车订单达标率超过80%。这7个城市中,广州、厦门等6个城市为南方城市;订单达标率超过80%的北方城市只有郑州。订单达标率前三名分别是广州、厦门、南宁,北京、昆明、石家庄排名后三。
图片:记者吴凯拍摄
记者通过查阅广州、深圳等地交通管理部门的文件发现,截至2021年7月底,广州市共有牌照车辆112995辆,牌照驾驶人142424人。2020年底,深圳已有116213名驾驶员取得网约车驾驶证。
独立汽车分析师张翔认为,南方一些城市的网约车行业管理更加规范。例如,广州定期公开网约车市场运营管理监控信息,对违规运营和投诉有明确的处理方法和统计数据,明显促进了网约车行业的合规发展。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也认为,南方一些城市对网约车行业的政策更宽松,市场环境更适合,所以其合规发展会领先于北方一些城市。
国企的出行平台达标率比较高
除了地域差异明显,不同类型的网约车平台合规率也有很大差异。
交通运输部近半年的网约车运营监测信息显示,国企背景的网约车平台达标率明显高于科技公司旗下的网约车平台。例如,7月,广汽集团旗下的如骑出行、SAIC集团旗下的香岛出行等多家车企平台订单达标率超过70%;滴滴出行、美团打车等科技公司平台的订单达标率在20%-40%之间,明显低于前者。
在上海,一位公路出行司机告诉记者,他作为平台上的网约车司机,需要经过40天的培训才能获得上路运营资格。“我的车已经登记为营运车辆,我也有合规的网约车驾驶证,不存在非法营运。”司机说,“相比美团快递等平台上一些没有取得从业资格证的司机和车辆,我们可以安全合法运营。”
图片:图片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潘鹤林认为,相比其他平台,像享道出行这样背靠车企的出行平台,更能理解政策,借助车企获得政策合规优势。
除了车企拥有的平台,一些科技平台也在推动网约车合规化发展。
正在渝旅游的网约车司机李师傅告诉记者,他买的新能源车注册的是营运车辆,他还考取了驾驶员资格证。虽然营运车辆强制报废要八年,但是接送客人的时候我更放心,不用整天偷偷摸摸的。
如何合规“领证”成为难题
网约车合规发展已经提出多年,但最近再次成为主管部门关注的焦点。近期多家网约车平台大力扩张,导致大量不合规司机和车辆涌入行业。
今年8月,T3出行在合肥、南昌等地因违规向未取得网约车驾驶证的司机送票被罚款。滴滴出行、首汽约车等多家网约车平台也因司机违规运营被多地监管部门处罚。
张翔告诉记者:“推进网约车合规化,关系到乘客的财产安全和出租车行业的有序发展。部分网约车司机的身体状况和驾驶水平不适合安全接送服务。此外,部分车辆已接近报废或存在安全隐患,需要严格审查后才能流入网约车市场。”
此外,张翔认为,地方还需要考虑传统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市场规模的动态平衡。如果过多的司机涌入网约车市场,可能会影响传统出租车司机的就业。同时,主管部门对网约车行业的监管压力也将剧增。
不仅如此,一些合规率低的平台在价格和成本上也会给高合规平台造成压力。
图片:图片网
首汽约车告诉记者:“合规率高的平台怕被合规率低的平台用低成本的不合规能力打压,这其实是公平竞争环境的问题。”
据了解,网约车平台和驾驶员要想合规经营,必须同时满足平台具有《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证》、车辆具有《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驾驶员具有《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的要求,缺一不可。但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地区的网约车平台和司机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
比如北京,根据北京市交通委2016年颁布的《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实施细则》规定,网络出租汽车驾驶员应当在北京注册,车辆应当在北京取得牌照。
但据记者调查,北京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司机并不多。相反,很多司机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租用“京牌”车辆到北京工作。结果就是无法合规运营。
一位在某平台工作的北京网约车司机向记者透露,由于转为营运车辆有8年的强制报废期,且办理车辆运输证所需时间较长,很多北京本地网约车司机都不愿意办理车辆运输证。对于机场和火车站的订单,司机直言不讳地回答记者,“我不会接受这些订单。”
业内人士认为,北京大量外地网约车司机不符合申请资质的现象,代表了大部分大中城市网约车行业的现状。营运车辆八年强制报废也让很多本地司机望而却步。
纪认为,除了“拿证难”的问题,一些平台还因为“保费”等成本问题,对车辆运输牌照的申请相当抵触。“相比驾照,平台取得车辆运输证的难度更大。”纪告诉记者,“对于一些兼职司机来说,上交所的车辆意味着每年保险费用的增加,有时并不划算。”
9月27日,21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被上海多个部门联合约谈,要求其合规经营,加快清理不合规车辆和司机。上海也成为今年继合肥、天津、广州等地之后的又一个中心城市,这对网约车的合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纪认为,在网约车行业合规发展的大背景下,T3出行等车企的出行平台在合规率上优势明显。相反,一些科技公司平台需要迎头赶上。“合规率高的平台更有发展前景。”纪洪雪告诉记者。
国家商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