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协议(成都市消协:投诉渠道建设纳入基础公共服务 全面推行消费投诉“云调解”)

封面新闻记者吴冰清实习生刘玉玲

“新消费”下,消费维权有哪些新趋势?过去一年,消费者投诉集中在哪些领域?如何实现“消费公平”?

3月15日,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在华西都市报3月15日发布的封面新闻和“关注民生,助力消费”发布中,成都市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白小波分析了近年来的消费投诉情况,介绍了今年消协组织开展的消费维权重点工作。

白晓波介绍,去年成都市消协的投诉集中在装修服务、老年消费、教育培训服务、服装鞋帽产品、生活社会服务五个方面。

在教育培训投诉中,白晓波重点提到了预付费消费陷阱。“夸大培训效果和师资力量,以各种优惠诱导消费者一次性支付大笔费用。消费者因培训效果不理想要求退款。经营者以各种理由推诿、拖延、拒绝。“白晓波表示,教育培训投诉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诱导学员申请贷款支付培训费、伪造学员职业资格考试报名资格等。

白晓波透露,今年成都市场监管部门和成都市消费者协会将围绕新能源汽车、网络游戏、校外培训、老年消费、未成年人消费、残疾人消费、农村消费、个人信息保护、预付式消费、公共服务消费等领域开展民生领域消费监督活动,开展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评议活动,完善消费舆情常态监测、分析、处置和反馈机制,提升城市消费者满意度。

据了解,成都市消协还将推动投诉渠道建设成为基本公共服务,严格执行投诉协同处理和属地责任规则,提高消费纠纷解决效率,积极拓展消费纠纷便捷调解方式,全面推行消费投诉“云调解”,守护安全底线,共同促进消费公平。

微信公众平台服务

【如有新闻线索,请向我们举报。一旦被收养,将会有酬金。举报微信关注:ihxdsb,举报QQ: 3386405712】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