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实习生姚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9月30日10版)
网购的时候想给差评,又担心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有时候,商品的差评很隐蔽,很难发现。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wenjuan.com)对153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7.3%的受访者在网购时会看评论,90.5%的受访者会刻意查看差评。受访者中,男性占35.4%,女性占64.6%。
97.3%的受访者会在网购时阅读评论
暨南大学研究生高云(化名)平时网购会关注评论的数量,也会关注网友提问的内容和买家发来的实物图片。“有时候买家秀和卖家秀差别很大”。
“大段大段的评论和‘无脑吹’,一看就刷。”兰州大学研究生袁晓红(化名)网购时几乎都会看评论。“特别会看有图有买家的秀”。
数据显示,97.3%的受访者在网购时会阅读评论。
“像某些产品的好评,连背景图都一样,肯定是刷出来的。”在北京上学的90后学生张福耀说,有些刷的赞比较容易看出来。一般要求发几张照片,评论多少字以上,甚至后续评论。“差评更好区分。一般如果真的对差评不满意,买家一般会放出图片或者和客服聊天的截图。如果没有证据,一般都是刷。”
“有些买家发来的照片明显是模特拍的,应该是刷屏了。”高云说,对于服装这样的商品,如果有刷或者评论,还是可以分辨出来的,但是其他的就比较难了。
调查中,33.6%的受访者表示能分辨评论真假,一眼就能认出好评。59%的受访者表示基本能看出来,但也上当了;另有10.5%的受访者表示不能。
90.5%的受访者会刻意查看差评
数据显示,在遇到不满意的消费体验时,12.6%的受访者表示每次都会给差评,75.6%的受访者偶尔会给,11.9%的受访者从不给。
高云说,他接触过账单,要先付款,然后商家把钱转到自己身上,很麻烦。“对方会先发一张图片,比如需要刷粉伞,需要搜索关键词,从列表中找出店铺主图,然后浏览页面、评论区、加入购物车等。也有商家要求货比三家,先浏览其他店铺,这样后台数据正常。”
家住四川宜宾的90后李毅上学的时候也接触过刷单,但因为钱的风险大,所以没有去做。“我一个舍友被骗了一万多”。
“我感觉现在刷评论很普遍。像发一些很精致的图,满地赞,当天追评论,可能就被刷了。”湖北靖州90后居民刘秀(化名)表示,网购时会专门查看差评。“为了了解货物的问题,看是否可以接受”。
李易说他还会专门查网购时的差评。“因为现在很多好评都是刷出来的,除了恶意差评,一般差评反映的都是真实情况。”
数据显示,90.5%的受访者会刻意查看差评。
“差评数量很关键。如果差评多,我就直接放弃。当然我也会看内容,看看差评的内容是不是我不能接受的缺点。”袁晓红感觉现在刷单很普遍,包括一些博主的评价也有水分,影响消费者的判断。
“买之前先去实体店探店,亲身体验后再开始也不迟。”张福耀认为,同类型的产品要货比三家,尽量去旗舰店购买。价格可能会贵一些,但是如果有积分兑现或者换购活动,费用差不多,售后服务也有保障。
2021年9月30日第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