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喜马拉雅FM马红漫精品课程,马红漫投资日历
编辑毛焰
“P2P”是近几年的新热词。这个词真正出现是在2015年左右,到今天才三年左右。
为什么是热词?因为最近大量P2P平台爆仓,创始人跑路等消息。所以很多网友提出了一个问题,说这个P2P为什么打雷?你为什么不还钱?P2P雷霆风暴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P2P的运作原理解析P2P是什么鬼?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风险?P2P的英文名是什么?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叫点对点,另一个叫人对人,人对人。
我觉得这两个翻译是客观的,就是个人点到个人点。有点像我们零售业的C2C。你可以在家里倒一些小东西,自己进口一些小商品,然后通过网站卖给其他消费者,这就是所谓的C2C。
只有在C2C网站,你卖的是商品,而在P2P网站,你卖的是钱。换句话说,严格来说,P2P指的是个人对个人的信贷服务。
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多则几十万。没钱把信息放到网上就是P2P平台,然后有钱的人愿意借钱给你。这就是所谓的P2P平台。
这个平台背后有一个重要的机制。贷款人的风险首先需要在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进行衡量。如果P2P能有效缓解这个问题,所有问题都可以缓解。
据官方介绍,P2P全称为点对点借贷信息机构,是由银监会等部委于2016年8月联合发布的《点对点借贷信息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定义的。
点对点借贷信息代理P2P平台的核心定义是依法设立专门从事点对点借贷信息代理服务的金融信息代理机构。所以按照官方的一个定义,P2P的责任是匹配借贷机构本身,不参与借贷活动。
在整个交易过程中,P2P平台只能局限于利用风控能力,帮助投资人筛选出资质好、信用好的借款人,给出你建议的费率和投资期限。投资决策最终由投资者自己做出,后果由投资者自己承担。平台只收一点点服务费。
P2P的发展路径世界上最早的P2P诞生于2005年的英国。通过互联网实现有理财需求的投资人和有理财需求的借款人之间的信息匹配,完成用户之间的理财干预和联系。
这个过程不需要银行的介入,有效解决了贷款信息问题,交易更方便。这种模式在美国和日本逐渐推广。
中国第一个P2P平台出现在2007年,也就是拍拍贷。从2011年到2013年,国内P2P平台开始飙升,几乎有很多投资人参与其中。P2P更多的是借款人把钱借出去,然后从平台获得利益的高额回报。
但最近半年,新闻变成了跑路、破产、打雷。2013年,70多家P2P公司倒闭,随后国内监管部门的监管逐步到位。所以整个行业在经历了几年看似稳定的发展后,今年再次陷入了集中雷爆的背景中。
关于主播:
马红漫,经济学博士,国内知名一线财经评论员。目前主要从事财经新闻的评论和分析。根据财经新闻评论专业性强的特点,大众很容易掌握财经信息。
《马红漫投资日历》通过每天五分钟的课程,无五日不解读国内外经济事件,阐述商企热点,点评新兴产业,解锁投资知识点,帮助您把握投资机会,消除各种投资陷阱。
关于喜马拉雅山:
国内知名音频平台喜马拉雅,是4.8亿用户的共同选择。别看,听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