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玩具批发群(社区闲置物品转让群火爆,80后宝妈发起仨月就有2000人加入)

晚报齐鲁点记者刘云鹤实习生韩杰

近日,在济南天桥区的一些小区,不少居民发现小区楼道里贴着一张“社区闲置物品转让共享群”的广告。内容:为了方便业主邻居在群内转移闲置的家居用品,将闲置的家居用品转移给那些有需要的业主,设立本群,做到物尽其用,不造成浪费。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发现,类似的群还有很多,逐渐成为一种二手物品交易的趋势。



如今,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商品开始在闲置平台上发挥“剩余价值”。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鼓励发展“互联网+”中的二手商品和“互联网+”中的资源回收,发布循环经济发展多重利好政策。有媒体报道,目前每天有超过100万人在闲鱼上发布超过200万条个人闲置物品。随着需求越来越大,人们不再拘泥于类似的二手物品商业平台,而是出现了很多基于社区的闲置物品交流微信群。

闲置商品替换小组

2个多月在济南发展了2000多人。

活动发起人王鸿(化名)介绍,这是一个纯公益团体,想为闲置物品的置换提供一个免费的平台。80后宝妈王鸿已经有两个宝宝了。她平时存的东西太多了,家里用不上,但是扔掉又很可惜。她把它们送给别人,担心别人会介意,所以她开始组建这样一个团体。“这个活动最初是去年12月从南昌发起的,一开始只是在我自己小区附近。”她介绍,参与人数增加后,她开始招募志愿者,在济南、无锡等城市推广。王鸿还介绍,商品置换主要是居民之间的私下协商,或者在群主的帮助下,通过搭建三个群的人来帮助双方进行交易。加入微信群的居民,如果有物品出售,需要提前拍一到三张照片,并注明物品的规格、数量、价格、联系方式等细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所属的群是济南成立的闲置物品置换群之一。记者注意到,该群有300多人,而且人数每天都在增加。有人转让饮水机,有人转让二手手机等等。据介绍,目前群内已售出几十件物品,主要是家电、电动车、床、儿童玩具等生活用品。



在群里,王鸿定了一个群规,禁止发一些与转让闲置商品无关的内容。

“共享群的建立,有效调动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既提高了商品的利用率,又增加了家中的收纳空空间。”她表示,只要微信群一直运营下去,这个活动就会继续下去,她希望推动闲置物品置换成为一种常态。

很多微信商家利用闲置商品置换群进行引流。

王鸿的动机真的只是为了做公益吗?细心的市民发现,王鸿其实是一个微信生意。虽然群里没有卖货的消息,但很多市民只是通过王鸿的微信好友进入群聊。所以有人怀疑这只是微信商家扩大朋友圈的一种新方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了解情况,对方不否认也不承认,只是说群里的居民自由交易商品,而且都是免费的。然而,一些居民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即使对方是为了扩大微信业务的朋友圈,这样的群的建立也确实给居民带来了便利。只要不是天天在群里推销自己的产品,大家还是可以接受的。

地摊玩具批发

把家里闲置的物品拿出来交换或者交易,给需要的人带来方便,把闲置的物品变成贵重物品,可谓一举两得。有些人真的是单纯的做公益,有些人却有其他目的。这种闲置物品交换微信群逐渐成为很多微信商务人士的引流工具。晚报齐鲁一点查询发现,很多闲置物品置换群都是做微信生意的人建的,建群后会分享育儿经,里面都有使用的产品。一位微信商家坦言,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业内默认的有效引流方式。

社区闲置交换

有利有弊。居民需要表明身份。

该团成员王先生曾发布饮水机更换消息,随后齐鲁晚报、齐鲁一点记者与他取得了联系。意思是对方因为搬家想把饮水机换成新的,但是旧的还能用,所以想通过微信群更换或者低价转手。目前,王先生的饮水机已经以50元的价格转让给附近小区的人。他认为社区闲置物品的交换确实可以提高物品的利用率,不仅节省了成本还节省了空小时。况且社区闲置物品置换群的成员一般都是小区附近的居民,可以加深邻里感情,在交易中节省一些物流成本。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醒,虽然这种二手物品交易越来越受人们欢迎,但也存在一些隐患。因为闲置物品的安全性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因为交换器不是商品的生产者,产品的性能无法保证。如果换来的商品存在瑕疵,造成人身伤害或其他纠纷,买家很难取证,只能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所以邻里之间的物物交换并不具备相应主体所能提供的功能,双方的交换是原始的信任。所以在换货和购物时,要对商品的性能、生产日期、安全性等进行全面了解,再决定是否完成换货。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一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一点资讯站”,全省60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报道!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