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顺丰回复收货确认,热搜加一元!
快递巨头顺丰再次因为价格问题陷入舆论漩涡。
顺丰被质疑
事件起因是消费者和消保委的质疑。
9月10日,浙江省消保委官方微信官方账号发布文章称,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在使用“顺丰+”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发送快递时,发现顺丰公司提供了一项名为“签收确认”的增值服务,收费金额为1元。收件人购买该增值服务后,应凭顺丰快递发送的签收码或本人身份证后六位数字签收快递。
认为顺丰为消费者提供这种增值服务的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投诉。
对此,浙江省消保委认为,条例中的收寄应包括当面验货和签收,顺丰推出的“签收确认”增值服务实际上是快递公司的法定义务。
顺丰速运擅自将“签收确认”与应有的合法服务内容分离,涉嫌以各种借口收费,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顺丰推出这项增值服务时,很容易让消费者误以为如果不勾选这项服务项目,顺丰就不提供“签收确认”服务,可能会误导消费者。
9月12日,顺丰客户回应称,这项服务是为了保证快递安全,不批是可选的。这种增值服务也是目前快递行业的普遍做法。
如果不选择这项服务,快递公司不会保证快件的安全?
一石激起千层浪,消保委的质疑和顺丰的回应迅速在网上引起了众多网友的讨论,更多的是倾向于质疑。
网民普遍认为,确认收货是快递公司的义务,收费是变相的额外收费,非常不合理。
微妙剪羊毛的时候SF吃的真难看!
SF是对是错?
事实上,顺丰这种特殊服务,针对的不是大众产品,而是奢侈品。面对昂贵的商品,加一份快件安全保障无可厚非,而且只需要一元钱。
但问题是顺丰没有向消费者普及,只是简单的放在细分服务上,让消费者误以为不选就有可能快件无法签收!
这是明显的欺骗消费者、侵害消费者权益、推广特殊服务、误导消费者消费的行为。怎样才能不让消费者生气?
所以顺丰一点都不委屈。它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难免会陷入舆论漩涡,声誉下降。
更有甚者,顺丰的客户在回应中表示,这是整个快递行业的普遍做法,这意味着不仅仅是顺丰一家,行业内所有快递公司都可能存在欺骗、误导消费者、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行为。
如果不整治,这种行为的持续,将严重损害消费者体验,败坏整个快递行业风气。
快递段是重灾区
事实上,目前快递公司都在尝试推出细分服务。比如这次验证收条一元就是其中之一。
在顺丰的增值服务中,除了签收确认,还包括定时送达、隐私保护、打包服务。
比如寄件人需要支付3元,就可以使用预约投递功能,具体时间段可以精确到2小时以内。中通、大云等其他企业的增值服务包括号码保护、代收货款等。
让人疑惑的是,这些不都是快递公司的义务吗?为什么要额外支付你的义务?
究其原因,可能与目前的行业环境有关。
众所周知,在极兔快递的进入之后,快递行业再次掀起了新一轮的价格战,成为快递公司不得不共同面对的难题。
提高价格容易导致自身业务量减少,被市场淘汰;但是,无法以低廉的价格提供完善、优质的快递服务,形成了当前快递服务的主要矛盾。
为此,快递公司都在寻找更加细分的服务,以满足更多的场景需求,从而提升服务质量。当然,价格是为了让消费者在这些细分的服务上花更多的钱。
选择没有增值服务的快递会是什么样?
相信大家都能亲身感受到,现在的快递普遍不再送货上门,而是直接放在快递代收点通知消费者自己来取。
更有甚者,快递员代为签字确认,然后扔到附近的代收点。他连取货码都没发,只能自己去取货点找。
快递行业的服务质量越来越差!
国家邮政局7月份用户投诉统计数据显示,快递服务投诉同比增长59.2%,其中虚假签收、不按地址付费等问题最为突出。
在顺丰回应签收确认收一元的同时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是现在快递不送货上门的问题。
如果是住在低层的家庭,出门拿快递可能还能接受;但如果是高层家庭,出门旅行的时间成本更高,买的快递更重的话,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反感。
再加上这次一元钱的确认收货和增值服务,你能想象你买了快递,不送货上门需要自己代收,还要在代收点多收一元钱签收吗?
这些原本是快递公司义务的分区域,变成了快递公司收费的项目,服务质量极差,引来无数消费者的方案和投诉,成为快递服务的重灾区。
7月31日,浙江省邮政管理局和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联合整治快递服务,其中三项是整治重点。
未经收件人同意,将快件放入邮政、智能快件箱、乡镇网点或者其他代收点,不按照约定的名称、地址投递的;以超出寄递范围或者经营困难为由,强行向收件人收取额外的寄递费、运输费、保管费;延误、虚假标示等降低快递服务标准的行为。
从投诉的增加可以看出,如果不整改,所有消费者的权益都会长期受到侵害。
毕竟现在快递员已经集体默许快递入柜了,但是给人送货却成了一种特殊的服务。就连行业巨头顺丰也默许了这种潜规则,不断侵害消费者权益。
如何破解价格和服务
服务质量差,归根结底是快递行业价格低,成本高,末端物流无法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质量。
快递行业价格战打到今天,大家都吃了大亏。为什么还没有出现优胜劣汰?
快递行业价格战还没有定论,但其实和背后的电商巨头有关。
电商平台无疑是目前各大快递公司最重要的客户,谁也取代不了他们。快递公司可以为电商平台提供低成本的快递服务,这也使得电商平台上的产品在配送上有很大的优势,两者的利益紧密相连。
所以就出现了电商平台给快递公司输血很多的情况,宁愿快递公司亏本经营,也不让它倒下。毕竟和自己合作,能提供低价快递服务的公司不多。
比如某电商巨头投资了很多快递公司,成立了“通达系”,几乎占了快递公司的半壁江山。
快递行业受电商平台影响,过于追求低价优势,导致行业内无底线的低价竞争。牺牲的是消费者体验,快递公司的服务质量越来越差。
比如百世快递,在每一次价格战中,百世快递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甚至连年亏损。但在外部输血下,百世快递仍在顽强支撑,可谓“百足之虫已死”。
目前所有快递公司中,只有JD.COM和顺丰还保持着送货上门的服务,而且这两家公司甚至还对送货上门服务额外收费,可见他们对薅羊毛的关怀!
要打破这种怪现象,必须加快企业间的良性竞争,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比如,无论快递行业竞争多么激烈,行业内实施服务质量和侵权重罚,都不能以牺牲消费者权益为代价,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证行业的服务质量。
这样可以给资本方电商巨头施压,增加他们的成本,避免无底线的低价竞争,提高行业的服务质量。
你可能觉得快递放在快递代收点,可以抽空没什么。但是,当你买的商品分量很重,你想签收,却又不得不掏钱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经逐渐被侵犯了。
快递行业服务质量差应该改变!
作者|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