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
近日,浙江省消保委发文称:
有消费者反映,使用“顺丰速运+”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发送快递时,发现顺丰公司提供一项名为“签收确认”的增值服务,收费金额为1元。
购买该增值服务后,收件人需要凭顺丰快递发送的签收码或本人身份证后6位数字签收快递。消费者认为顺丰提供这种增值服务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此,顺丰表示,该增值服务是目前快递行业的通行做法,用户是否选择该服务对快递的正常派送没有影响。
顺丰快递,选择“签收确认”加1元钱。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记者在体验“顺丰速运+”微信小程序时发现,填写收发地址并下单后,会弹出“下单成功”的页面。
在这个页面上,还有两个额外的可选选项,签到确认和隐私保护,其中挂着收费1元的“签到确认”和“推荐”字样。
一位顺丰快递的收件人说:
如果勾选以上选项,快递员取包裹时会收取额外费用。
那么,顺丰的收费业务是否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呢?
顺丰官网“增值服务”板块的“签到确认”服务如下:
“‘签收确认’是指快件签收时需要确认收件人客户信息或要求收件人客户亲自签收的增值服务。可以在收件人和发件人发生纠纷时,为客户提供签收凭证。”
对于国内互邮,顺丰会通过微信或短信推送收件客户的6位签收码,在投递过程中会要求收件客户出示签收码核对身份信息。
浙江省消保委:“签收确认”是快递公司的法定义务,顺丰快递涉嫌以各种借口收费。
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认为:
顺丰推出的“签收确认”增值服务,其实是快递公司的法定义务。
顺丰速运擅自将“签收确认”从应有的合法服务内容中拆分出来,涉嫌以各种借口进行收费,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顺丰速运推出这项增值服务时,很容易让消费者误以为如果不勾选这项服务项目,顺丰速运不会提供“签收确认”服务,可能会误导消费者。
浙江省消保委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各寄递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提供和优化服务,切实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顺丰回应:这是快递行业的惯例。
据北青报报道,顺丰回复记者称,这项增值服务源于珠宝、3C电子、奢侈品等客户的特殊需求。除了常规的收件签收,这类客户还希望顺丰能提供增值服务,在快递过程中验证6位密码信息或收件人身份证号的后6位,以确保快递由发件人客户指定的收件人签收,避免快递错送或正确送达后的交易纠纷。
比如在奢侈品客户寄的快件中,经常会遇到收件客户告诉快递员自己在外地出差,委托单位同事收件或者要求放到前台的情况。当意外发生时,接收客户可能无法准确回忆委托过程或是否已委托,必须在交付前将接收客户签名的密码转发给客户,有效避免此类纠纷。
顺丰进一步解释说这种增值服务也是目前快递行业的通行做法。
上半年主营业务亏损,二股东减持。
顺丰能脱困吗?
图/虫
第二季度业绩回升。
今年上半年,顺丰控股实现快递业务量51.31亿票,同比增长40.4%,两年平均增速59.5%,高于两年33.4%的行业平均增速。
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长,顺丰控股的市场份额得到了提升。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测算,今年上半年,公司业务量市场份额为10.39%,较2020年底增长0.63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顺丰一季度和二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26亿元和4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和2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9.9亿元和17.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亿元和6.6亿元。其中,第二季度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4.9%,但环比增长17.9%,改善显著。
王微确实兑现了一季度亏损后在股东大会上做出的承诺:“以后出现这种问题,我觉得应该马上形成一种预防和相应的措施,以后不会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在业绩回暖的积极趋势下,顺丰控股的单票收入价格不可避免的缩水。
今年上半年,公司平均门票收入15.91元,同比下降13.31%。
这也是顺丰业务增长的“反冲”——当电商经济件份额不中断增长时,公司整体单票收入会减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顺丰控股也采取措施试图降低影响。
事实上,毛利率相对较低的经济部分份额的增加也在影响顺丰控股的净利润。
2021年上半年,顺丰实现利润总额10.93亿元。其中,在快递板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5.14亿元,低于去年同期。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今年整体网络资源集中加大投入,导致成本增长过快;另一方面,由于定价相对较低的经济快递产品业务占比快速提升,毛利面临压力。
但值得一提的是,其快递业务上半年亏损5.08亿元。对此,顺丰控股表示主要是由于公司推进四网融合,加快快递网络建设,加密干线支线运力,提高陆路运输时效。
还能再次受到资本青睐吗?
虽然二季度业绩回暖,但顺丰控股大股东二季度减持。
半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顺丰控股前五大股东为:深圳市明德控股发展有限公司持股59.3%,深圳市赵广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79%,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17%,宁波顺达冯润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2.45%。刘路持股1.53%。
与一季报披露的持股情况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是公司第二大股东赵广投资减持顺丰控股股份约1.06%。
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还大幅减持了顺丰控股。[/s2/]
根据Wind提供的统计数据,截至6月30日,该基金持有顺丰控股4.13%的股份,去年年末为10.91%。此外,今年二季度,顺丰控股持有的公募基金产品总数减少63只,顺丰控股持股总数减少6773.12万股,总持仓市值减少76.9亿元。
事实上,虽然顺丰控股在今年第二季度有所复苏,但整体来看,其今年上半年的主营业务仍未摆脱亏损。
财报显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4.77亿元。
不过,仍有不少机构投资者看好顺丰控股。其中境外投资和北上资金增加。
能否重新获得资本的青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顺丰控股的业绩何时能重回高增长的轨道。
来北京青年报、电商报、21世纪经济报道(jjbd21;曹恩慧,实习生烦)
这个时期编辑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