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访客查看器是真是假(在微信上发祝福图片,已有50万人被骗?7年前的谣言又死灰复燃)

上海网络辟谣平台(微信微信官方账号“piyao021”)近日收到多位粉丝留言,询问发送“早上好”、“晚安”、“祝福”等图片和视频是否会导致黑客攻击手机,窃取个人信息。甚至有粉丝表示,提醒来自“上海中国国际新闻”,已经有50万人因为发这样的图片或视频被骗。

其实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谣言。早在七年前就出现了,并有传闻。之后多次死灰复燃,但每次都被官方澄清。从这个谣言的传播规律来看,在节日期间人们大量需求发送祝福的图片和视频时,很容易传播。货代往往抱着“善意提醒”的心态,不去验证真伪。



事实上,从技术和信息发布者两方面来看,识别谣言并不困难。

首先,从技术角度来说,通过图片和视频入侵用户手机,窃取个人信息,意味着需要在图片和视频中植入“钓鱼”程序,技术难度较大。尤其是通过微信传播文件时,相关文件需要微信进行筛选过滤,并不是所有文件都可以直接阅读。能看懂的图片、视频甚至表情符号,一般都以“.”结尾。jpg“,”。avi“和”。gif”,分别对应单幅图片、视频、动画,在微信中可以直接浏览。如果不是这类文件,微信只能通过“浮动层”显示文件的原名称或者提醒用户,而不能直接呈现文件内容。

所以对于用户来说,如果是直接展示的图片、视频、表情包等。,不会有攻击程序隐藏,他们可以放心浏览转发,手机不会中毒

但是,如果看到只显示文件或“浮动层”的提醒,就要小心了。尤其是通过微信等即时聊天工具、各种网络社交平台以及邮件发送或呈现的来源不明的链接,背后不排除有钓鱼程序,诱导用户输入个人信息或通过点击链接开始执行木马病毒。所以,如果用户收到不明类型的文件和链接,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点击打开,更不要随意填写个人信息

其次,消息“手机转发图片会中毒,个人信息被盗”所称的发行人《上海中国国际报》也是虚假的。上海没有这个新闻机构,也没有其他新闻机构发布过类似消息。

最后,上海网络辟谣平台在梳理这一谣言的传播情况时发现,这一谣言始于2015年,近年来又有数次死灰复燃,多家权威机构也对其进行了辟谣:2015年,中国台湾省也曾出现过类似的谣言。当时高雄警方在官方页面澄清,网上“请不要发早安或节日之类的图片和影片,已有多人报案”的消息是谣言,网上传播的问候图片和影片不可能携带病毒。2016年和2017年,该谣言再次在微信群里传播,相关地区的网警也进行了辟谣。2018年,上海警方通过官方微博再次辟谣。

微信朋友圈访客查看器



2017年谣言版



2018年上海警方的辟谣

所以,如果网友看到类似“发送早晚照片、视频等”的消息。会导致手机中毒/受骗”又来了,他们可以直接无视。我们真正需要警惕的是未知来源、未知类型的文件、链接等。通过微信、QQ等即时聊天工具,邮件发送。在确认相关文件和链接的可靠性之前,不要随意点击,也不要轻易输入个人信息。

主编:任毅文字编辑:任毅标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苏伟

来源:作者:任毅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