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无论是个体户还是合伙制投资企业,现在开公司都很普遍。一个公司在合法开业之前,要确定经营部门,同时要通过工商部门的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流程是怎样的?边肖将针对这个问题,为大家整理资料。
个体工商户是个体工商经济的法律表现,具有以下特征:
1.个体工商户是从事工商经营的自然人或家庭。以个人或者家庭为单位从事工商业经营的自然人,为个体工商户。根据相关法律政策,可以申请个体工商户的主要是城镇无业青年、社会闲散人员和农村村民。此外,国家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也不能申请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
2.自然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必须依法经过核准登记。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机关是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个体工商户经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开业。个体工商户跳槽、合并、变更登记事项或者歇业的,也应当办理登记手续。
3.个体工商户只能经营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行业。
个体工商户注册流程
1.申请设立登记时应提交的文件、证件
(1)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2)专业证明(退休证明、辞职证明、下岗职工证明<复印件>、失业人员出具的社区管委会证明);
(3)生产经营场所使用证明(公有产权出具的产权单位证明、私有产权出具的私有产权证明复印件、租赁协议、租赁双方出具的租赁产权证明复印件);
(四)个人合伙的,出具合伙协议;
登记机关和期限
申请设立登记时,申请人应当到当地工商所申请登记。提交的文件齐全、手续完备、符合要求的,工商部门应当在7日内(法定期限为30日)办理完毕营业执照。
注册程序
1、到当地工商所领取登记表,进行核名初审;
2.去分公司登记大厅进行核名审批;
3、按规定办理前置审批。
4.携带相关文件、证件到当地工商所办理登记。
以上是边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与边肖讨论这些问题。如果你有任何相关的需求,你可以和边肖私下聊天。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