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11月2日电问题:什么是元宇宙,它将诞生怎样的“平行世界”?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马
最近,元宇宙成为科技界和资本圈的热门话题。腾讯、字节跳动等。纷纷进入相关领域,国外科技公司如脸书、微软、英伟达等。也已经布置好了。很多受访者认为,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的载体,蕴含着社交、内容、游戏、办公等场景变化的巨大机会。
什么是元宇宙?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会催生出怎样的“平行世界”?
设备、应用程序、游戏...科技公司正在布局元宇宙
今年3月,腾讯投资的超宇宙概念股Roblox上市首日大涨。其多人在线创作游戏Roblox兼容虚拟世界、休闲游戏和自建内容。早在去年年底,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就在腾讯内部刊物上写道:“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来了。移动互联网已经发展了十年,即将迎来下一波升级,我们称之为全真互联网。”
今年8月,字节跳动收购了中国虚拟现实设备公司Pico。4月,字节跳动投资了超宇宙概念公司“代码乾坤”。此外,网易、莉莉斯、米哈游等公司也有与元宇宙相关的布局。
除了互联网巨头和游戏公司,一些初创企业已经有了布局。
两年前,当陈静科技的创始人胡雯和他的两个同学在广州南沙创办了一家公司时,我没有想到,在短短两年内,一个全球性的技术出路已经来到了面前-元宇宙。现在,他们正在构建一个元宇宙的“数字基地”,将现实世界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叠加各种虚拟应用。
比如站在广州南沙区已建成的珍珠发展大厦上俯瞰,珍珠湾灵山岛的尖端还处于开发阶段。然而,通过虚拟现实设备或平板电脑,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规划中但尚未完工的建筑以1:1的比例叠加在现有的真实场景上——这是陈静科技为当地政府打造的一个“镜像世界”。
“通过元宇宙的构建,真实世界的信息将得到虚拟世界的极大补充,人类与虚拟世界的互动性将得到彻底提升。在此基础上,一个充满想象力空的商业模式将诞生,游戏、社交、娱乐、消费都将发生质变。”胡雯说。
在国际上,脸书、微软、英伟达等科技公司纷纷布局。当地时间10月28日,美国脸书公司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宣布,公司更名为Meta,专注于超宇宙业务。近年来,脸书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方面投入巨大,开发了虚拟现实耳机、增强现实眼镜和手表等硬件产品。
今年5月,微软首席执行官塞特亚·纳德拉表示,该公司正在努力构建一个“企业元宇宙”。8月,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Nvidia宣布推出全球首个模拟和协作平台,为元宇宙提供基础。
底层技术日臻成熟,现实与虚拟紧密结合
那么,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元宇宙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中。小说描绘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数字世界——“元世界”。现实世界中的人在“元世界”中有一个虚拟的二重身。人们控制这个虚拟的二重身来互相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事实上,目前的科技界并没有公认的权威的元宇宙定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认为,元宇宙是一种融合了很多新技术的互联网新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增强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真实世界的镜像。它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了一个经济系统,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身份系统上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并允许每个用户生产和编辑内容。
扎克伯格在解释公司更名的原因时,用一段视频形象地展示了元宇宙的未来:你可以创建一个虚拟的“家”,邀请熟悉的人进行社交,穿上设备,你可以在虚拟工作室空与同事一起工作,甚至可以创建一个虚拟世界...
胡雯认为,今年元宇宙的概念炙手可热并非偶然。经过多年的酝酿,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5G通信、可穿戴设备等底层技术的应用。正变得越来越成熟,这些技术的结合使得建立一个元宇宙成为可能。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左鹏飞认为,元宇宙热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原因——移动互联网红利已经见顶,开始消退。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的载体,蕴含着社交、内容、游戏、办公等场景变化的巨大机会,无论是传统的数码科技公司,还是新兴的初创企业,都想抓住未来的赛道机会。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2020-2021年超宇宙发展研究报告》认为,2020年是人类社会虚拟化的临界点,为2021年成为超宇宙元年铺平了道路。一方面,疫情加速了社会虚拟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下,全社会上网时间大幅增加,“宅经济”发展迅速。另一方面,网络生活从原来短暂的例外状态变为常态,从现实世界的补充变为与现实世界平行的世界,人类的现实生活开始大规模迁移到虚拟世界,人类成为现实和数字的两栖物种。
元宇宙离我们有多远?
许多国际知名咨询公司都看好元宇宙的未来。例如,彭博行业研究报告预测2024年元宇宙将达到8000亿美元,普华永道预测2030年元宇宙市场将达到1.5万亿美元。
虽然前景诱人,但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目前的超宇宙产业整体仍处于早期阶段。从计算能力、网络技术、扩展现实的现状来看,行业还需要10到20年的发展。
沈阳认为,目前的元宇宙产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具有新兴产业不成熟、不稳定的特点。元宇宙还有很多不确定性,行业和市场都迫切需要回归理性。
左鹏飞认为,在技术升级和需求升级的共同作用下,元宇宙场景的实现只是时间问题,代表了未来的大方向。他建议中国从技术、标准、应用和法律等方面支持超宇宙产业的发展。
“从技术角度来看,技术限制是目前中国元宇宙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尤其是移动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底层架构信息技术有待完善。中国应加大对基础信息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高技术成熟度。”左鹏飞说。
业内人士建议,在法律层面,应总结提炼网络平台发展过程中的治理经验,加强元宇宙前瞻性立法研究,重视监管审查、数据安全等问题。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