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索航空的真正实力空
虽然我们经常拿法国开玩笑,但是法国还是有着不可小觑的技术实力,曾经因为其完善的系统而被视为口袋版的美国。近日,法国著名的达索公司在空之前接到了一笔丰厚的订单:阿联酋向法国订购了80架阵风战斗机和12架空载客H225M直升机,合同金额高达170亿欧元。
阿联酋购买的阵风系列是全新的F4版本,今年才开始测试。其主要特点是配备了升级版头盔集成显示器、Mika NG模块化空空导弹和重型空精确制导武器,因此单机成交价高达2亿欧元!纵观当今国际军火市场的战斗机交易,一阵风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美俄势不两立的局面,不仅弥补了核潜艇交易事件给法国带来的损失,也彻底让曾经面临困境的达索公司转危为安。
▲印度进口的阵风得到了法国空军用加油机的援助。
阵风战斗机“击败”苏-35的实力如何
印度在接收了第一批阵风战斗机后,宣称要成为战区的“统治主空。抛开印度特色的牛皮,阵风系列确实有自己不可忽视的亮点。这种飞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包括法国在内的5个欧洲北约成员国计划联合研制一种新型战斗机,以对抗苏-27系列。但由于英法两国在设计思路上的分歧,法国最终于1985年退出联合研制计划,以达索ACX为基础独立研制。一年后,阵风A原型机试飞成功。
▲印军说,阵风可以打败假想敌的任何战斗机。
全动阵风偏转的鸭翼接近三角形主翼,属于紧耦合布局。这种布局会产生有利的气动干扰,进而提高低速大仰角飞行性能,使其满足航母服役的要求。阵风战斗机的“心脏”是单Snecma M88-2涡扇发动机,推力为75.62 kN,更新和改进的发动机仍在开发中,据称将进一步提高航程和地面空机动性。另外,这种机器的翼载低,可以快速改变方向。无疑,这使得阵风的近距战斗机动性进一步增强。
它的进气口半埋在机身两侧,发动机之间的气流是独立的。这种布局既提高了安全系数,又有助于减少战机的前向雷达反射面积,隐身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据说它的正面雷达反射截面只有1平方米,比苏-27小一倍。随着雷达隐身能力的提高,雷达对阵风的探测能力也在提高。其机载雷达为泰雷兹公司研制的RBE2-AA有源相控阵雷达,可同时跟踪40个目标,同时攻击其中4个,面对雷达反射截面为5平方米的目标时,可从160公里外探测到。
▲苏-35在埃及空军队内部的模拟对抗中不敌阵风。
还有阵风固态干扰机、雷达/激光/红外告警系统、干扰弹装置组成的综合电子战系统。泰雷兹公司还专门为其开发了一种电视传感器,用于辅助识别目标,足以在超远距离给出最佳的高精度攻击方案,并尽量避免受到对方电子战系统的干扰。
而飞行员在执行任务时将置身于数字玻璃座舱中,通过三个大尺寸彩色多功能显示器和宽视场全息平视显示器,随时查看战机的飞行数据和战场态势信息。
在印度陆军看来,阵风明显超过了苏-30MKI系列。考虑到阵风维修显然更方便、更便宜,以及印度自产版苏-30MKI的实际性能,其优势更大。不仅如此,有媒体称埃及空军的阵风在超视距对抗中击败了从国内引进的苏-35,考虑到苏霍伊系列机电设备性能不尽人意,这种说法自然具有相当的可信度。
武器方面,阵风同样可圈可点。该机有13-14个武器外挂点(区别是海军型和空军用型)和一门30毫米GIAT-30转管膛炮,射速为每分钟2500发,携带空空打击弹药时的总量几乎不少于一些。
根据达索公司的说法,该飞机还可以与新型无人机合作。在利比亚、阿富汗、叙利亚等战争中,阵风战斗机经常率先成为法国干预部队的名片,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它通过了实战条件的考验,而这也是该机证明自己并获得海外客户的先决条件。
▲阵风多次成为法军的实战深水炸弹。
达索集团是如何成为巨型企业的
总部位于巴黎的达索集团已成为航空空制造、军事和工业领域的行业巨头,旗下产业涵盖达索航空空、达索系统、费加罗报、房地产、酒庄和商业拍卖。目前,达索航空空已经成为法国仅次于空客机的第二大飞机制造公司,也是全球领先的军用飞机制造商。该公司成立于1929年,1947年更名为马塞尔·达索尔航空空公司,1971年收购宝玑公司后更名为马塞尔·达索尔-宝玑联合航空空公司,1990年更名为达索航空空公司。
▲马塞尔·达索尔从小就对航海空感兴趣。
故事从法国犹太人马塞尔·布洛赫开始。他小时候亲眼目睹了飞机这种新生事物,所以经常去机场看飞行表演,后来进了工程学院,选择了当时冷门的航空空航天工程。毕业后,布洛赫成立了自己的航空空航天研究公司。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布洛赫研制的闪电推进器装备了很多战斗机,直接提高了它们的性能。不久后,布洛赫研制的海式双座战斗机因其优异的性能获得了数千架法国战斗机的订单。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布洛赫的公司设计了MB220客机和布洛赫系列轰炸机,他研制的MB161客机也在战后被法国和波兰订购。
二战对法国乃至布洛赫来说都是痛苦的回忆,所以布洛赫改名为达索。1954年创办电子部(8年后更名为马塞尔·达索尔电子),以航空空雷达起家,逐步涉足空导弹红外导引头、导弹、轰炸模块。在达索管理企业的几十年间,集团先后推出了神秘2、幻影系列等战斗机,超级旗帜、美洲虎等攻击机,以及民用的猎鹰系列高级商用飞机。每当开发新型号时,达索总是亲自参与项目,并决定其参数、结构尺寸和发动机型号。
▲1986年,Seizur从Marcel手中继承了公司。
1982年,法国政府提出将达索公司收归国有,最终通过谈判决定达索家族继续保持控股地位,但在军工子公司达索航空空的股份减少到50%左右。马塞尔·达索尔1986年去世后,他的儿子塞祖尔接管了公司。此时,他继承了父亲的脚步,不仅巩固了达索在军用飞机领域的传统优势,还全面开拓了猎鹰系列公务机的市场份额。
5年后,塞泽尔的儿子洛朗接管了达索投资公司,该公司帮助购买军用飞机的国家解决资金问题,因此这家投资公司的业务扩展到了金融、服务和工业领域。2000年,罗朗正式出任达索航空空董事长。
据统计,达索航空空2016年总收入近36亿欧元,仅军售一项就在欧洲名列前茅。研究人员说,达索的成功秘诀主要有两点:一是渴望新事物,勇于实践,但不盲目跟风,而是充分吸收自己和他人的研发经验,使自己的新技术尽可能可靠和领先;第二,敢于涉足很多新领域。
索航空原本以军机为主,但公司逐渐重视公务机的发展,充分利用军机空积累的资本,使其在民机空飞机新型操纵系统、机载人工智能系统、人机工程学等方面不断有所斩获。
▲在2017年印度航展上,达索集团曾推出阵风战斗机。
达索航空空 有哪些有代表性的成功作品
1956年,达索航空空公司推出了第一款水平飞行速度超过2马赫的西欧战斗机幻影3。这种飞机有七个武器附着点,可以携带传统的航空炸弹、空地对海导弹和四枚空导弹,并装有两个舱门。幻影-3不仅装备法国,还出口到其他20多个国家。随后,达索航空空推出了被视为幻影3接班人的中型战斗机幻影F1,配备7吨推力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其特点是空性能突出,总产量超过720架。从两伊战争开始到2011年利比亚战争都可以看到,还作为多用途战斗机出口到十几个国家。
▲幻影-3战斗机是西欧第一种速度超过2马赫的战斗机。
幻影-2000更是众所周知。它是达索航空公司空在70年代末设计的一种轻型单发多用途战斗机,专门用于完全替代幻影-3。该机有9个武器挂点,可携带各种制导武器,机腹有两门30毫米机炮。在这种飞机的基础上,法国还研制了两种攻击机。据统计,幻影-2000在生产线关闭前生产了600多架,有9个国家使用过这种飞机。直到今天,中国台湾省仍将该机作为继F-16系列之后的第二种主力战机。
当然,今天达索的军用拳头型号还是阵风系列。目前,法国空陆军和海军已经分别订购了180架和46架阵风系列战斗机,这款战斗机的海外销售也很出色。埃及已先后购买了54架战斗机,希腊和克罗地亚的两个新客户今年也分别订购了24架和12架战斗机。阵风战斗机比较知名的海外客户是印度,早在2008年就开始洽谈引进阵风系列,目前已经确定了36架的订单。与此同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和卡塔尔也购买了这种飞机。近日,阿联酋成为一口气阵风最大的海外用户。
▲幻影F1在两伊战争中表现活跃。
20世纪60年代,达索航空空在神秘-4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发了一款公务机,为了提高营销效果,特意将其更名为猎鹰20,这也是达索航空空的第一款公务机。这种低单翼飞机配备了两台由通用电气公司制造的后置CF700涡轮喷气发动机,随后是更小版本的猎鹰10和猎鹰50。时至今日,猎鹰系列仍在研发中,其中旗舰公务机猎鹰7X配备了三台来自加拿大普惠公司的PW307A涡扇发动机,能以0.88马赫的速度飞行10500公里,可搭载8名乘客和4名机组人员。目前猎鹰系列商务机已交付80多个国家,总交付量约2000台。
达索集团还以CATIA设计软件而闻名,该软件可以将设计思路还原为3D模型。最早可以追溯到1977年,当时达索集团希望实现飞机空装置设计的计算机化,提高设计精度,辅助飞机制造,满足新型飞机电子设备、噪声、压力的控制,于是15位顶尖工程师最终开发出了这种辅助设计软件。在Laurent Dassault时代,这款软件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dassault systemes成为3D设计软件、3D数字实体模型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方案的顶级供应商,许多国家的航空空航天、新型汽车、船舶和机械电子都得到了这款软件的辅助。
▲达索集团的设计软件意义重大。
这种软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因此很快成为许多国家的标准设计。现在各国常见的飞机设计都是在电脑上以三维形式建模,这种虚拟模型甚至可以精确到每个铆钉的尺寸、型号和所需数量。20世纪80年代,达索系统公司开始利用3D技术为航空空航天和汽车行业的企业提供各种解决方案。就连著名的波音公司也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没有纸质图纸的飞机,奔驰、本田、宝马也相继采用了这种软件。所以达索的CATIA设计软件在世界航空空史上的意义几乎超过了其所有的飞机型号!
达索航空空曾经“帮助”国航空的人们打开了世界的眼界
早在清末,中国就有一些有识之士强调要向世界打开眼界,从而找到西方列强发展的秘密。改革开放之初,达索航空空也给了中国航空空人一个接触世界发达航空空强国水平的机会。当时中国空军队规模虽大,但技术远远落后于发达水平。因此,在与西方关系回暖后,中国开始寻求适当的外援。
▲华航空代表团很快意识到老牌航空公司空作为欧洲强国的优势。
1978年,中国第三机械部部长吕东率领航空空工业代表团访问西德、英国和法国,他们在法国逗留了17天。中国代表团在达索航空空发现,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航空空已经用机械加工代替了传统的钣金和铆接,逐渐普及模块化设计和复合材料,大大加快了R&D、制造和维修的进度,而高性能、轻型的电子计算机控制电传操纵系统在当时的中国是没有的。他们的发动机不仅推重比优势明显,寿命和可靠性也远超当时国内水平。他们的机载设备集成了惯性导航、雷达和hud,优势也是巨大的。
中国代表团后来总结说,达索等欧洲著名航空空公司有三高特点。第一,公认劳动生产率高。比如西德的一家航空空仪表企业,资本只有200万马克,员工300人,但年营业额却是3000万马克。其次是航空空企业R&D部门的普及程度和技师比例高,比如达索航空空的电子R&D部门有2200多人,其中工程师1350人。第三是管理水平高。当时欧洲三个国家的不同企业经常相互合作,在生产成熟车型的同时开发新车型。达索曾告诉吕东部长,一个团结的董事会、一个年轻能干的技术团队、优秀的组织协调和优厚的待遇是一切的基础。
▲从生产线到管理层,欧洲航空空企业明显领先于中国。
更让中国代表团印象深刻的是欧洲航空空名企的品控。当时中国重点做这方面的思想工作来启动和召开总会,质检偏向运动模式。欧洲的企业有单独的检验部门。质检人员占生产人员的比例非常高。军代表经常在车间里对同一批零件逐一检查,流水线的各个环节都要经过他们的检查盖章,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达索航空空也有专门机构的高级工程师编写产品操作维护手册。这个项目将从原型机的飞行测试开始,手册的内容将几乎涵盖所有领域,并将不断更新。当时中国空军队面临着战斗机零部件不良率高的问题,有的部队甚至要拿到装备研究才能自己写相关资料。差距不言而喻。
达索航空空的招牌产品让中国空军队意识到差距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一直想购买西方先进战机,从而在短期内提升技术水平。美国出于压制苏联的战略目的向中国推销F-16/79,但其动力系统并不尽如人意。建国以来一直与中国关系良好的法国看到了商机,于是在1979年专门邀请中国代表参观巴黎航展,并开始推广达索航空空的代表作幻影-2000。当时战斗机的军售基本被美苏垄断,而法国战斗机由于价格高,技术独特,销量不佳,所以法国越来越希望打开中国市场。
▲通过幻影-2000的驾驶体验,解放军试飞员深刻感受到了它的技术优势。
1982年,包括两名顶级试飞员在内的中国代表团赶赴法国,开始测试幻影-2000。他们很快惊讶地发现,幻影-2000不仅瞬时悬停性能出色,而且在低速时也非常具有机动性。即使满载状态下携带大量航弹、副油箱和导弹,也不会显著影响其机动性。两名熟悉歼-6和歼-7的中国试飞员认为,当时任何一架中国国产战斗机如果被幻影-2000咬到,都很难脱身,而且幻影-2000即使被咬到时间很短,也可以大角度爬升,在此期间随时减速。这个时候歼6或者歼7很可能会因为机动性不足而被对方反咬一口。
在超视距作战中,幻影-2000比当时不具备这种能力的中国战斗机强得多。理论上,歼6或歼7甚至会在数百公里处暴露在对方雷达下,在40公里处被对方超视距导弹攻击。当时法国没有展示超视距导弹,只是使用红外制导的近距离导弹,可以自动锁定飞行员头部8度以内的目标。当时国内同类武器不仅用小角度,还用瞄准环互相掩护。所以毫不夸张的说,国产战机在面对这样的对手时,同时在远程和近程对抗中陷入了绝对不利的局面。
▲由于价格太贵,幻影-2000最终将与中国大陆失之交臂。
幻影-2000的其他细节也让中国试飞员大开眼界。他们发现,在先进的线性飞行控制系统的帮助下,操作所需的力比国产战斗机的机械操作要小得多。即使是普通飞行员也能驾驶飞机进行高难度动作,出现失速偏差等危险的可能性自然小了很多,驾驶感受也很享受。由于采用模块化结构,这种飞机的发动机速度非常快,维修或更换也非常方便,这是当时国产战斗机无法企及的。尽管幻影-2000由于法国的高出价和系统的磨合而未能进入解放军,但难得的经验也表明,达索航空空确实让解放军意识到了自己当时的差距。
中国也需要与达索合作共赢
由于印度在去年边境冲突后不久就接收了第一批阵风战斗机,所以很多人很自然地把仇恨撒向了索航空甚至达索集团。然而,这个巨型企业也与中国有着非常密切的合作。在中国商飞929项目、航天科技集团卫星项目、华为科技创新孵化项目、中船集团智能造船项目、三一重工制造管理平台等项目中,达索集团及其中国合作伙伴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化转型进程,达索的工业软件技术与中国设计团队共同完成了中国疫情期间方舱医院的数字化建模任务,从而保证了污染扩散和/[
▲CBJ商用机器还是有一些技术上的不足。
另外,中国公务机的发展还是需要学习达索航空空。公务机可以看作是飞行中的企业总部办公室,可以根据高管的需要快速到达总部或分公司的工厂或行政区域,同时也需要内部有一个畅通的网络来联系客户。因为这种商务飞行时间比较长,所以舒适度要从内部考虑。不仅设备要好,而且气压和气体流量控制也要先进。根据不同目的地不同里程和降落条件的不同,公务机的规格也有讲究,分为轻型、中型和大型。在一些高海拔地区,对商务机的性能要求自然更高。
2019年,COMAC展示了CBJ公务机,最大起飞重量为43.5吨,可乘坐12-29人。其内部设计有卧室、集体休息区、会议区、用餐区等独立功能空房间,噪音控制在55分贝以内。但其航程只有5500公里,巡航速度只有0.78马赫,明显不如达索的猎鹰7X等海外先进机型,因此在长途飞行中优势明显。再加上国产商用飞机并没有获得其他国航空局的部分适航安全认证,自然很难进行国际飞行。另一方面,猎鹰系列可以在更小的机场和更恶劣的天气下安全飞行,因此它的足迹遍布全球。显然,国内的商务机在这方面和他们有着明显的差距。
▲达索设计工厂可以搭建虚拟环境。
达索航空空圣克劳德设计工厂揭秘猎鹰系列的成功秘诀。这里的设计是三维建模的,几乎可以精确到每一个铆钉。模型建立和完善的过程还会与零部件测试、局部设计、制造和模拟飞行试验挂钩,甚至可以模拟专家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测试,其标准也是按规定进行的。在这个模拟环境中,测试者会体验到在虚拟机舱中走到各个区域的感觉。在马丁内斯装配厂的生产线上,还普及了铆接机器人和工业摄像机,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所需零件的数量、种类和尺寸,甚至在显示器休息的时候,也会按照程序正常运转,保质保量。
每当改进型猎鹰等新型飞机问世,都会由马赛附近的复活节试飞中心进行试飞,该试飞中心承担了达索航空空约90%的试飞任务。该中心不仅包括试飞员和试飞工程师,还包括技术员、秘书、测试工程师和其他专家。这里试飞员的平均试飞经验是每年140-160小时,几乎超过了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空军用战斗机的平均年飞行小时!这里发现的一些技术问题也会反馈给法国达索的其他技术部门,所以不难想象达索牌飞机空的逐步成型过程的精密程度。
▲达索在生产线上普及了工业相机和机器人。
毋庸置疑,猎鹰系列优异的性能、高安全系数、巨大的销量,离不开达索航空空一丝不苟、高度先进的生产体系,这是华航空必须学习的。达索航空空认为,中国能够迅速控制和战胜疫情,说明其经济发展潜力必然超过许多传统发达国家。中国民族品牌企业在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在逐步做大做强,中国制造也在逐步向智能化发展。这说明中国的航空空产业,尤其是商务机市场,必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这种高峰带来的商机之丰富,必然远远超过当年可能实现的幻影-2000外贸。所以,如果达索航空空能与中国进行深度合作,肯定意味着双赢。
▲在商务机合作方面,中国也需要和达索实现共赢。
今天,中国的整体技术和工业实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可以自满甚至膨胀。而是要不断融合别人的宝贵经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各个领域做大做强,就像早年的达索航空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