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怎么读音语音(花呗LOGO说起了「相声」,好玩的那种)

做相声的logo。

很多人每周都会用到花坛,但是大概很难记住花坛的LOGO是什么样子的。但如果你听了它的LOGO,说完一句“相声”,这种情况就反过来了。

6月5日,柏华公布了一组全新的视频广告。与其他常规广告视频不同的是,这个广告的主角既不是明星,也不是普通人,而是花呗自己的LOGO。

为支付宝献花-场景

为支付宝献花-特别篇

“我们的LOGO真的很像一个得瑟的小人,很开心,所以我们都有些怀疑当时设计LOGO的时候有没有这个想法,”花呗营销团队告诉36Kr。在这个视频广告中,广告公司在logo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做了夸张的拟人化处理,让原本静态的LOGO形象有了性格和灵魂。

柏华广告工作的代理公司是意大利广告公司,这是一家目前炙手可热的创意商店。ofo与Minions Grand Film合作推出的联合品牌营销活动是意大利广告。同时与阿里巴巴多次成功合作,引起广泛关注的“淘宝二楼”就是案例之一。

团队真正确立LOGO拟人化的想法是在看到意品类给出的提案之后。当时营销团队的大部分人都不会忘记提案中的slim LOGO,于是决定“玩”自己的LOGO。



总的来说,在自己的LOGO上做文章,在很多公司的决策过程中都需要谨慎。毕竟logo是最重要的品牌资产之一。但是,花呗团队的决策并没有经历太多的心理斗争,因为这种对LOGO的戏谑处理,恰好契合了花呗一直走的品牌年轻化的传播路线。

在品牌变年轻之前,先有趣。

早在去年年中,柏华就启动了品牌推广活动,向外界传播“青春是柏华”的口号,通过普通年轻人通过柏华改变生活的真实故事,强调柏华与年轻人生活方式的联系。这个广告也可以看做是这个思路的延续。

但是,主角变成了LOGO。

柏华推出的视频广告以两个LOGO之间的对话开始,他们以戏谑的口吻展开了一轮笑谈。语调刻意采用类似siri的傻乎乎的发音,一个问候一个调侃,讨论花坛可以用在请吃饭、看电影、做SPA、便利店超市购物等不同场景。

花呗怎么读





而趣味性,甚至在语调这种微妙的层面,也成为广告作品考量的关键因素。事实上,最初的配音方案并不是最终版本,而是一个具有可爱卡通配音感觉的版本。

“原则上,那种声音听起来更安全,也更‘商业化’”,但花苑营销团队很快拒绝了这个想法,因为那种可爱的声音有点无聊,而且没有记忆。相反,用一种看似不安全的方式,却能让用户发出“咦”的声音。这种好奇心带来的关注是品牌广告成功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越是看起来正确的形象,越不能在当前充斥着各种杂音的舆论环境中脱颖而出。相反,看起来不安全、反常规的人更容易赢得人们的好感。

让用户了解花呗,对花呗产生好感,是本次广告活动的目的之一。其实大部分品牌广告的最终目的也无非如此。然而,这显然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花市团队显然知道难度,从哪里突破成为能否达到效果的重要一环。

“日常生活消费,谈态度,有点太硬了;谈情绪,有点浅,有点深;你在说什么?”在陷入困境的短暂时间后,年轻的队员们立刻有了自己鲜明的态度:“你在说什么?先喊一嗓子,让你认识我,就想喊点有意思的。谁会反对认识一个有趣的人呢?”

团队的年轻化和趣味性也体现在整个广告制作过程中。

事实上,整个项目从方案确定到最终上线的周期并不长,只有不到40天。虽然时间很紧,但柏华的营销团队以“玩”的心态全程跟进。因为后期动画是最重要的,你只需要摆好雕像,移动镜头就可以完成拍摄。

“一开始大家都不知所措,因为不需要导演讲戏,也不需要听台词,连雕像的表情都是大家动脑子做的。创作团队在现场唯一关心的就是LOGO雕像的头部有没有被晃动。”虽然拍摄过程并不轻松,但洒脱的工作态度让他们俏皮地自嘲。



利用年轻团队完成向年轻用户传播的任务,对于品牌年轻化也是极其关键的。

当品牌人格化成为一种趋势

除了增加知名度和好感度,强调花呗可以用于不同的消费场景也是这个广告视频希望达到的目的。

事实上,目前消费金融产品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一方面,在线支付已经在国内很多消费场景铺开,形成了巨大的市场空;但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长期以来形成了高储蓄的习惯,使得他们不习惯在消费过程中预支自己的收入。所以这就迫使花市团队不仅要思考提高知名度的基本需求,还要“教育”消费者,形成新的消费习惯。

在广告作品中,从吃饭、交通、购物到旅游,几乎整个消费场景中都出现了花呗的LOGO。一方面,俏皮的包装形式在嘈杂的环境中唤起消费者有价值的选择性注意;另一方面是进一步开发这种注意力资源,延续戏谑的外核传递内核商业信息。在这样的运营思路下,广告作品既保证了趣味性,又能让用户基于自身实际业务发展对花呗产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当然,对于大多数品牌来说,logo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LOGO,更是一种有价值的营销资源。

“我们中国人说,相见恨晚,熟面孔比出名更重要。当你作为一个有名称和视觉的复合品牌符号被记住时,你和受众之间会有更多的情感空,人们会对‘熟悉’的事物产生更多的好感。花呗营销团队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事实上,谷歌在显示带有标志的图片方面是一个很好的玩家。每到节假日或纪念日,它都会根据自己的logo开发定制图标。这些形状各异的logos成为每一个重要日子的彩蛋,它的粉丝甚至给它起了一个独特的名字,叫做“GoogleDoodle”。



另一个代表品牌是肯德基。其标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创始人桑德斯上校。肯德基这几年也开始在这个形象上做文章。在去年年中的一则广告中,上校成了宇航员,致力于将辣鸡堡送入宇宙。其实这只是2015年提出后“再殖民化”的成果之一。作为肯德基在美国市场的主要营销策略,肯德基已经找了八个人在LOGO中扮演这个经典的人物,让它变得更加有趣和现代。



在中国,这样的尝试还不多见。考虑到目前一些明星的形象危机最近已经让很多品牌人心惶惶,甚至伤痕累累,人格化的LOGO显然可以规避邀请代言人可能带来的品牌安全风险。因此,花呗这一创新举措很有可能开创国内营销传播的又一新趋势。

花市团队也希望继续“玩下去”。虽然现在将品牌LOGO IP化还为时过早,但也留下一个彩蛋:“这并不妨碍我们在LOGO可视化的道路上大胆破浪。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在电影院、便利店或者商场看到这个logo雕像,不要惊讶,我们可以做到。”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