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探是什么时候出来的软件(陌生人社交:Soul、探探产品分析)

导语: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移动社交软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熟人社交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和宣泄需求,于是陌生人交友平台在Z世代群体中悄然兴起。在本文中,作者首先分析了陌生人社交的市场和目标用户群体,然后讨论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社交产品,探索和灵魂,并给出了一些发展建议和总结。



一、市场分析

1。市场概述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社交app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于交流,强弱关系越来越适合解释移动社交媒体下的用户关系。

目前我们常用的传统移动社交app,主要是熟人社交,在一个相对封闭、牢固的圈子里交流,连接着一个相对稳定、深厚的社交关系。

相比之下,弱关系连接是一种更加灵活和广泛的社会关系,意味着连接双方的生活和工作圈子不同,信息更加多样化。基于弱关系连接的app用户粘性相对较小,但用户往往更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下分享自己的内心,展现真实的自己。

在国内环境下,微信代表熟人顶级流量,微博代表舆论发布平台顶级流量,陌陌代表陌生人社交顶级流量。尤其是2018年,陌陌全资收购7.5亿美元后,成为陌生人社交领域最大的M&A案,陌陌成为陌生人社交的无冕之王。本文主要研究面向陌生人社交的产品领域。

陌生人社交的兴起与Z世代网络群体的社交特征有很强的相关性。Z世代指的是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人。他们受互联网、社交媒体和其他科技产品的影响很大,是网络社交平台的主力军。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除了基本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得到关系拓展、放松减压、三观契合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的满足。从这个角度来说,正是这种市场需求催生了新一代符合Z世代的社交平台的诞生和崛起,比如Soul。

Soul于2015年推出。与探索出来的社交颜值不同,Soul以精神社交进入市场,在2018年吸引了大量新时代的年轻人。2018年3月至今,一直稳定在app store社交App榜单top10,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从《魂之火》可以看出,市场上满足精神需求的陌生人交友app还有很大的缺口空,陌生人社交产品逐渐开始从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争发展。

2。市场规模



图:2015-2020年中国陌生人社交用户规模及预测

(来源:艾媒北极星互联网产品分析系统)

根据艾媒咨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国陌生人社交用户数据可以看出,从2015年到2019年,中国陌生人社交用户总量呈缓慢上升趋势,2019年达到峰值,6-7亿用户几乎达到行业天花板。

与此同时,2014年诞生的以匿名著称的“无秘”,2015年推出的基于性格测试匹配用户灵魂的算法,2018年推出的类似微信漂流瓶“一罐”的玩法,都揭示了以陪伴、匿名为特征的陌生人虚拟互动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社交方式。

虽然这种新型的产品为了满足年轻人交友的精神需求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具有垄断地位的产品。就连目前看似火起来的Soul,也开始面临产品定位逐渐模糊、发展方向偏离初衷、随着产品业务的不断拓展和服务功能越来越多样化而陷入同质化发展等问题。

对于早期的陌生人社交产品来说,不仅面临着保住自己用户的挑战,还面临着新产品的冲击。对于新产品来说,专注于满足精神需求的陌生人还是有很大发展空的,打造错位竞争、定位清晰的产品是可行的发展方向。

3。政策和法律



来源:艾媒咨询

2018年是社交的大年,这也让陌生人社交一度处于狂热期,主要体现在资本的涌入和陌生人社交产品的激烈竞争。约20款社交app获得不同程度的融资,上线仅7天,子弹消息获得1.5亿元投资,实名登记系统的商业社交软件获得2亿美元D轮融资。

然而,风险和机遇并存。由于陌生人交友app的激素匹配策略、审核机制等不可避免的问题,用户很容易在平台上从事回避、传播淫秽色情等不良行为。2019年一季度,在国家扫黄打非的政策下,已经有一批陌生人社交平台被发行渠道和国家监管部门关停,产品定位为“灵魂社交”的灵魂也在所难免。

尤其是对于探索、陌陌等一系列以激素配对为特色的产品,灰色地带的触碰与产品定位重叠,这将是其长期的痛点,也是陌陌发展直播电商等其他商业模式的原因之一。

二、用户画像

1。分布



图:2019Q1中国陌生人社交app性别分布(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从陌陌、魂、抱抱、遇见、对面等五大知名陌生人社交APP用户画像来看,男性用户占据主要市场。由此看来,掌握更多女性用户是陌生人社交产品的一大竞争力。



图:陌生人社交用户年龄分布(来源:Mob Institute)

根据Mob研究院2019年发布的陌生人社交用户年龄分布,在用户活跃度方面,陌生人社交app的主要用户为35岁以下人群。以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弱社交产品陌陌为参照,目标用户年龄层主要在18-44岁之间,核心用户主要在18-34岁之间。

这些头部用户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经济独立,社交圈相对固定;生活方式稳定,空休闲时间碎片化。陌生人社交新节目《灵魂》《拥抱》《遇见》头部用户集中在18~24岁。这些用户大多是在校学生。空他们闲暇时间多,注意力集中,有小众兴趣爱好,消费能力不强。



图:主要陌生人社交应用用户的地域分布(来源:Mob研究院)

从地域上看,二线城市是陌生人交友需求最强烈的地方。因为中国整体上有大量的二线城市,同时有大城市的生活压力。另外,相比精神社交,颜值社交在下沉市场更有优势。

从消费特征来看,下沉市场的收入绝对值与一二线城市有较大差异。他们更有选择性,对价格和品牌更敏感。同时,一二线城市对品牌的忠诚度远高于低线城市。如何把握产品定位,权衡市场很重要。



图2.1.2六类应用的使用周期分布(来源:中国电信)

《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社交app用户在9:00-23:00之间的时间相对均匀,主要利用碎片化空空闲时间使用产品。

2。用户需求



图:用户对陌生交友app的诉求(来源:极光研究)

极光调查数据显示,目标用户使用陌生人交友app更多的是为了找人聊天和扩大社交圈,有目的地结识异性和发展更深层次的短期或长期关系,并没有预期的那么高。



图:好友线下见面人数统计(来源:极光研究)

上图更好的印证了这一点。当代年轻人,尤其是在大城市漂泊的年轻人,在社会工作、经济、地位的多重压迫下,也在要求精神上的支撑。

探探是什么

可见,很多目标用户往往只希望在特定的生活场景或碎片化的时间里,找到线上的“树洞”来排解孤独,以此来发泄自己在熟人社交中不敢倾诉或不方便倾诉的情绪。

陌生人社交app的匿名性和远距离环境可以给用户一种远距离的安全感,陌生人社交app中的大量用户不会尝试或几乎不会尝试将陌生人社交app中的弱关系链引入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

目前app store中有很多关于陌生人交友的产品,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笔者随机调查了身边的一些用户,大部分用户都认为很多app里有很多版块是用不到的。

当然,当一个app成熟后,为了业务拓展或者业务合作,会开发出很多新的功能版块,但是庞杂的功能给用户带来的体验就是不知道从何下手,甚至可能会造成主版块使用的一些拥堵或者限制。

特别是对于app的新用户,很容易被这样的问题困扰,导致app学习成本增加,选择放弃,造成用户流失。对于陌生人的社交app,尤其是新开发的社交产品,找出用户的需求,先做好必要的版块,坚持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产品分析



1。勘探产品分析

1)产品定位

基于地理位置的陌生人交友平台致力于打造一款基于颜值的社交产品,可以解决目标用户的“脱单”需求。

2)用户分析

探索用户数量庞大,且多为男性用户。艾瑞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男性探索用户占比57.91%,头部用户主要集中在18-35岁之间。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所探索的核心用户群体不仅仅是在校学生和刚踏入职场的新人,还包括一些有一定社会经验的社会人,其目标用户主要针对白领市场。

其用户活动范围广,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对于目标用户来说,生活忙碌,希望交友能够简洁高效。所探索的卡片交互设计可以很好地满足他们用户群体的这种需求。

其次,从地域分布分析,除了一线和二线目标用户,探索在下沉市场还是有比较高的接受度的。



图:探索用户性别分布(来源:艾瑞指数)



图:探究用户年龄分布(数据来源:艾瑞指数)

3)产品功能

探探的核心功能是用户基于上传到平台的个人照片卡片决定善意意向,只有彼此有好感的人才能成为好友,这是后续查看朋友圈、聊天等所有互动操作的前提。

从这个维度可以很好的保护用户的隐私。只有两个用户都喜欢自己的右笔画,才能成为朋友。他们不会基于地理位置打开附近用户的动态,其他用户也不会注意到他们的右划,有效地帮助用户过滤掉令人不安的信息。

虽然主游戏单一,好友也是以卡牌抽屏为主,但是简单快捷的交互设计对用户来说体验还是不错的。在产品的功能布局上,为了扩展功能,采用了底部tab的形式来承载更多的功能。

其产品主页主要有抽卡功能,这是后续交互的前提;消息页显示好友和聊天信息,同时支持搜索。新增的闪聊功能根据距离匹配在线用户,用户只有在与匹配的用户聊天到一定程度后,才能解锁双方头像成为好友。发现页有朋友圈入口和匿名暗恋入口;我的页面主要展示用户的个人信息和个人权益。

4)优劣势分析

优势:

  • 探索高效易学的抽卡交互非常成功,学习成本低,上手快,非常适合用户在零散时间使用产品。
  • 其他用户不通知用户的个人右击偏好,避免了无效信息对用户的干扰;
  • 从用户使用这款社交软件的心理来看,用户可能不希望附近的人直接看到个人主页和动态显示的信息,所以探索因为直接开放了查看附近用户动态的权限,所以只有在双方选择对方后才公开;
  • 基于产品的陌生人社交、接单等主要功能。,用户不希望和自己聊天的异性看到自己和其他异性用户的亲密互动,所以探索出来的朋友圈里的评论和赞都是私密的,私密的,可以很好的保护用户的隐私。
  • 不足:

  • 因为探索主要社交颜值,对于大部分颜值不突出的用户来说没有优势。除了引入高颜值的用户来吸引他们,如何提升用户体验从而留住用户才是更重要的问题。
  • 该产品新推出的闪聊功能,需要用户聊天到一定量,才能解锁双方头像。虽然增加了神秘感,但与产品最初的定位相悖,也给产品本身简单高效的特性打了折扣,可能导致聊天质量不高,用户兴趣不大。想从事产品本身“社交”的目标用户是否真的有吸引力也是一个问题。
  • 2。灵魂产品分析

    1)产品定位

    基于大数据匹配算法的陌生人交友平台,致力于打造灵魂社交、思想为本的社交产品。

    2)用户分析

    Soul作为陌陌社交市场的一匹黑马,因为在豆瓣、Tik Tok、微博等拥有大量女性用户的app上投放广告,也因为“心灵社交”的产品定位,在前期吸引了大量女性用户。

    与男性相比,女性往往更敏感,在社交过程中追求更深层次、更细腻的交流方式,对外貌的要求也比男性低。所以Soul刚进入市场的时候,长期保持女性用户多于男性用户的性别比例,形成了僧多粥少的畸形局面。如图2.2.1,艾瑞数据提供的2018年7月soul用户性别比例。



    图:用户性别比例(资料来源:艾瑞咨询指数)

    在产品逐渐成熟后,Soul的营销策略也越来越多样化。另外,利用用户中女性较多的优势,也有更多男性涌入。

    如图2.2.2所示,2021年2月艾瑞数据提供的Soul适用人群性别比例显示,产品用户性别比例逐渐平衡,男性略多于女性,符合当代互联网用户的普遍分布。



    图:用户性别比例(资料来源:艾瑞咨询指数)

    从年龄分布来看,Soul的头部用户也以18-35岁为主。可以看出,这些群体对交友有着迫切的需求,但相比探索,Soul的用户群体更年轻,主要是大学生和初入社会的年轻人。

    年轻用户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普遍较高,更注重产品的新鲜玩法。因此,除了基于算法的灵魂匹配,灵魂还推出了语音匹配、分脸视频匹配、附近“爱铃”匹配、群聊党等新玩法。



    图:用户年龄比例(资料来源:艾瑞指数)

    从地域分布来看,Soul的用户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在下沉市场的后劲不足。

    3)产品功能

    Soul的功能主要包括聊天、发布动态、动态广场和个人信息。首页以星球的形式随机曝光用户,利用卡片导航展示各种匹配游戏的入口。

    方块显示了关注用户和推荐的动态,同时根据主题分类增加了发现页板块。即时发布支持音频、图片、文字、投票等多种形式,引导用户发布内容,维护社区的活跃状态。

    聊天页面分为通讯录和聊天页面栏目,显示所有历史聊天用户和关注点,支持搜索功能,用户可以搜索历史聊天用户或聊天记录。此外,用户可以通过设置心情和在线状态来选择当前是否要聊天。个人主页展示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过往动态、关注号、关注号等。

    4)优劣势分析

    优势:

  • 基于头部用户多为年轻人,soul的匹配游戏非常多样化,同时满足了不同特点用户的需求,比如情感用户可以选择Soul匹配,声控用户可以选择语音匹配,热恋中的用户可以敲响爱情的钟声等。
  • Soul的交友精神和合理的广告吸引了大量女性用户。前期以女多男少的广告营销不断吸引男性用户,营销策略非常巧妙。此外,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跟随灵魂找到你”的口号不仅俘获了女性用户的心,也带来了许多孤独的年轻用户,他们正独自挣扎着某种精神需求。
  • 用户互相聊天时,聊天页面会显示聊天好友间的聊天热度,以点亮爱情的形式吸引用户继续聊天,以完成小目标的形式提高用户粘性。
  • 不足:

  • 匹配算法不完善,简单测试无法准确刻画用户,导致主产品灵魂匹配准确率低。
  • 用户在选择匹配好友方面没有足够的自主权,主要依靠算法随机匹配。用户参与度不高,匹配结果可能达不到用户预期。
  • 匹配的门槛低,用户的聊天列表中会突然出现很多人的问候消息,会打扰到用户。
  • 产品的很多广告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用户,但是产品本身的管理没有跟上,导致动感广场质量下降,很多用户自拍,背离了产品的初衷。
  • 产品线新增功能和模块太多,空之间的安排也不是很合理,模糊了产品的重点,增加了用户的学习成本。
  • 四、总结与建议

    陌生人社交软件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基于扩大社交圈和情感交流的平台。主要用户群体多为18~35岁,有交友的迫切需求。从地域上看,分布在二线城市的最多,因为中国整体上有大量的二线城市,同时也有一线城市的生活压力。

    目前国内陌生人社交市场主要以“陌陌”和“探索”为主导,以社交为主,后期发展直播等服务,转型比较成功。Soul作为陌生人社交市场的后起之秀,以精神社交为导向,抢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成为精神社交app的领导者。

    但由于管理跟不上宣传,现在的产品中社区的内容质量变得更低,定位变得模糊,似乎有些急于求成,出现了从原来的差异化竞争到同质化竞争的趋势。

    从国内外陌生人社交市场来看,一般来说,国内外社交产品的定位是不一样的。国内的社交产品往往想兼顾不同目标用户的不同需求,从而开发出很多功能板块,力求打造一个大而全的产品。

    而国外的产品更加垂直细分,往往只专注于打造一个独特的功能,服务有特定需求的群体。这两款产品各有利弊。

    对于中国来说,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自然要开发一个大而全的产品。但如果一味追求大而全,可能会造成用户学习成本高、产品定位逐渐模糊等问题。

    在这方面,微信可以说是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虽然微信在持续的版本迭代中推出了很多新功能,但这些功能往往并没有体现在用户的主页面中。用户需要在聊天界面拖拽才能看到小程序,需要付费主页面才能看到理财、生活服务、交通出行等其他延伸合作项目,可以在设置中管理发现页面。

    这种方式不仅稳定了只需要基本社交功能的保守用户,也吸引了更多愿意学习和开发新功能的年轻人成为深度用户。笔者认为,这种方法不仅在微信中适用,在陌生人社交app中也是很好的借鉴。

    作者:肖迅,研究生一年级,22年毕业,一岁品小白,找实习。这是我的第一份产品分析报告,有很多不足。感谢您的任何意见和建议。

    本文由@小勋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