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美食家发现,有着140多年历史的老上海酒店豫园旗舰店关门了。发生了什么事?记者从豫园文化食品集团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内外市民的用餐需求,该店近日开始闭店装修。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次关店改革中,上海老饭店将在保持豫园商圈建筑调性统一的基础上,对内部装修进行适当的审美提升,深入挖掘这一百年上海品牌独有的丰厚历史文化底蕴,努力塑造新的海派文化品牌,扩大非遗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同时,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本帮菜传统烹饪技艺”的文化内涵,进行视觉、味觉、听觉等立体化创作。,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上海城市精神,让消费者深刻感知百年餐饮文化所蕴含的“东方生活美学”的魅力。
估计这次调整需要半年左右,十一国庆回国。此前,豫园商城南翔汕头店和绿波画廊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进行了改造升级,以全新面貌迎接市民。
据报道,以擅长烹饪当地菜肴而闻名的老上海餐馆最初被称为荣顺餐馆。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浦东川沙县的张夫妇,因擅长炒菜,在当地颇有名气。后来,他们从浦东来到城隍庙西边的老校场路,租了一栋两层的临街房子,门面单一,开了一家小饭馆,叫荣顺饭店。
1932年,荣顺酒楼更名为“老荣顺阁”。夫妻二人的儿子也继承了家业,将酒店从原来的一楼升级到二楼,还创新了不少看家菜,比如:烂锅头、草头圈、八宝汤、椒盐排骨、红烧肉丝、红烧狮子头、红烧鲶鱼等。这些菜是当时上海地方菜中的极品,逐渐成为地方菜的经典代表。
“老荣顺阁”是怎么变成今天的“上海老饭店”的?本来那时候的上海人,尤其是石楠老城区周边的人,是一定要来这里吃饭的,而上海人习惯把经常光顾的地方叫做老地方。久而久之,在老荣顺阁吃饭就被说去老地方,然后他们就干脆说去老馆子。于是“老饭馆”这个词越来越受食客们的欢迎,但饭馆原来的名字并不叫。
1965年,老荣顺阁迁至富友路242号,正式更名为上海老饭店,并一直经营至今。现在,上海老饭店已经成为上海本地美食的首选之一,先后在浦东活力城、南翔印象城开设分店。2014年11月,上海老饭店正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海地方美食传统烹饪技艺”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