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质量问题的定义(关于手表防水的全角度科普)



我们可以在很多手表的表壳上看到“防水”的字样。翻译过来就是“防水”,“防水”这个词很容易混淆。那么是否所有标有防水“防水”的手表都可以放入水中呢?在近水环境下何时、如何使用手表始终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手表上写着防水,提示是“3ATM”。大家都会觉得这款手表防水30米。之前我们报道过东北客户陈女士买的一块卡地亚蓝气球手表进水,但是手表底部明明标着“防水”。销售人员也明确告诉陈女士,这款手表是防水的,只提示不允许深海潜水和高温蒸。那么这块“防水手表”是怎么进水的呢?





引起官司的防水标注


质量问题的定义

至于用来表示手表防水性能的表述,有人坚持认为,叫做“防水”的手表只能在水中使用,标有“防水”的手表只能防溅、洗脸、淋湿。严格来说,现在还没有技术上“防水”的手表,国际标准也不允许。“防水”是指完全不透水。制定国际标准的全球性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ISO 22810:2010规定了“防水手表”的标准(潜水表有单独的ISO 6425:1996标准)。

描述“防水”防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禁止“防水”,因为后者被视为误导。这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对制表商的一系列诉讼,包括1959年美国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对沃尔瑟姆制表公司的诉讼。正如美国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在1999年所说:“‘证明’这个词意味着绝对的保护,但就手表而言,这是不存在的,尤其是从长远来看。”原文:“proof”一词意味着绝对的保护措施,这种措施对于手表来说是不适当的,特别是在长时间使用后。"





防水表的单位(简称M)是一个换算值,是从ATM换算过来的。这个ATM不是距离的单位,而是“标准大气压”的单位。有些人喜欢用“bar”(压力单位),所以有些表盖会印上“防水3BAR”而不是30M。一个潜入10米深的水中的人将不得不承受大约1巴的压力。每向下10米,增加1巴,他潜得越深,压力越大。但是手表在空空气中能承受多大的压力,并不一定代表它在水中能承受多大的压力。


“防水30米”只能防止溅水,也就是所谓的“生活防水”。比如洗手、洗菜、洗车甚至在雨中不小心弄湿了表面,这是完全可控的,之后把手表擦干就行了。





能在水中游泳的手表,除了表壳内的防水橡胶圈外,还会设计旋入式表冠和底盖,这样水汽就不会轻易渗入表壳。防水30米的手表不能防水,至少10bar(这些设计只有防水100米以上才有可能)。但即使防水10bar已经达到了在水里游泳的水平,如果真的要下水,还是戴防水20bar(防水200米)以上的潜水表比较安全。至于那些300米、500米甚至3900米的,真的是专业潜水表,不管有没有人真的戴着它去潜水。


早期的防水手表因为需要特殊设计,往往很重,日常生活中很难佩戴。现在各个品牌都解决了潜水表的厚度问题,比如300米防水,一般在12mm左右,比如浪琴的新一代Concas,劳力士潜水艇,欧米茄的海马300等等。





既然防水XX米绝不意味着潜水XX米,为什么还要以“米”为单位呢?坦白说,酒吧或者ATM比M更适合防水,但是防水30米更好理解,大家都习惯这种说法。


之间的转换方式为:

Bar(压强)、ATM(大气压)、m(米)、FT(英尺)等单位。例如330英尺= 100米= 10个大气压= 10巴


手表防水的关键元素


众所周知,手表的防水性由三个关键因素决定,即表壳结构、镜面贴合性和围裙的完整性。手表在工厂组装的时候,这三个要素都决定了它的防水性——但是要记住,随着时间的推移,手表在佩戴和佩戴之后,性能会逐渐下降。此外,手表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防水测试的,而不是在商店出售时进行测试,出售时可能距离出厂已有数月甚至数年。再者,手表一般购买5年后第一次退货,之后就更旧了。尤其是玻璃镜面的裂纹,表耳/表底防水胶圈的氧化。与防水200m的潜水表相比,防水30m到50m的日用表的垫圈更少,镜面更薄,表壳更轻。这并不意味着防水50米的手表不适合游泳。游泳等水上运动确实不建议佩戴日常手表,但休闲游泳甚至浮潜只要保养得当,都不会对手表造成损伤。戴着它洗手或者浸在水里都有手表进水的可能,但原因不是深度级别,而是手表质量达不到50米防水标准。





各家手表的防水技术与质量差异


就防水技术而言,制表品牌的标准和历史非常重要,劳力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同品牌的手表,即使印上相同的深度等级,制表工艺和实际防水效果也有很大差异。劳力士牡蛎手表(更不运动的Datejust)的防水深度等级至少为100米,实际测试标准甚至更高。大部分制表品牌都是依靠单一的垫片结构,一旦失效就很难补救,虽然标注的深度级别是一样的。


腕表的状态很重要


除了内在的品控,手表佩戴一定时间后,由于表主的佩戴习惯和佩戴环境的差异,手表的状态不同,因此防水性也不同。比如有的人非常爱惜手表,小心翼翼地佩戴或保存,有的人经常淋浴或洗热水澡,表壳的防水围裙逐渐氧化;还有就是开盖维修时,防水胶圈没有安装或者损坏,防水参数标注的深度没有意义。

一般机械表每5到6年就要保养一次,防水橡胶垫圈会变平、变脆甚至断裂。同时,垫圈也容易因摩擦而磨损,尤其是在计时表的按钮处。还有一些不常见但更严重的问题,比如镜面开裂看不见,外壳受冲击变形,垫片无法再正常发挥作用,导致漏水。





腕表操作不当


手表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水或蒸汽进入表壳。最常见的就是表冠没有拧紧,然后上弦或者设置的时候把表冠拔了出来,操作之后垫片没有封好。

缺少定期维护。如果你喜欢带着手表游泳,最好每两年定期测试一下手表的防水性能。虽然不用修,但是可以做好预防措施。如果手表因碰撞而损坏,测试尤为重要,建议重新使用前进行检查。





腕表热水淋浴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热水或蒸汽等高温会导致手表的胶圈热胀冷缩。这种说法在今天值得推敲。一般来说,平均温度40℃的淋浴不会使手表中的防水围裙变形。橡胶垫片通常由丁腈橡胶或硅树脂制成,丁腈橡胶可以在高达100℃的温度下保持稳定,硅树脂远不止这些。所以即使淋浴温度过高,也不用太担心。镜面垫圈也是如此,通常由尼龙或聚四氟乙烯(特氟隆)等化合物制成,也非常耐温。尼龙的熔点在200°C以上,特氟隆的熔点在300°C以上,但是高温并不能对防水围裙造成伤害,但是可能会对手表的其他配件造成伤害,比如表盘变色,金属腐蚀等。,而肥皂、化妆品等液体确实对手表垫圈等有不良影响。还有一点就是:手表进水的原因不是深度高低,而是质量达不到防水标准。还是小心你的爱情表好。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