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品批发(6块钱批发的工艺品楞敢卖4千!西咸警方破获冒充民工卖假文物案)

建筑工地出土的文物!

“警察同志,快来,正阳大道路边有建筑工人在卖文物。据说是工作中挖出的文物,东西还挺多的……”4月17日上午8时许,西咸新区公安分局泾河新城分局崇文北路派出所民警接到重要线索。

泾河新城,地处关中腹地,历史文化悠久。泾河不仅是“八河围长安”的重要河流,泾河畔的这片土地也曾是商人的家园,是陕西商人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地下文物资源极其丰富,施工时挖出文物的情况屡见不鲜。

值班民警胡璋因案件涉及文物,不敢耽搁,立即带人驱车赶往现场。在泾河北岸的路边,一名头戴黄色头盔、扮成农民工的男子看到警车神色慌张,正要离开,引起了民警的注意。他立即停车检查身份和随身物品,发现手提袋里有20多件用报纸包着的石器、玉器、青铜器、铲形古钱币等物品。其中石碗、玉桂等器物上刻有篆刻;青铜造型的招财金蟾满身铜锈;手镯上,扳指的污垢缝隙闪烁着淡淡的绿色。经询问,该男子闪烁其词,无法提供这些物品的来源,民警将其带回公安机关做进一步调查。


这个“农民工”不简单

泾河新城目前正处于开发建设的热潮中。仅崇文塔北路派出所辖区就有近万名农民工,大量农民工涌入,在给经济建设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增加了治安管理的压力。

胡璋看着眼前的男子:50岁左右,肤色黝黑,面容憨厚老实,头戴黄色安全帽,衣着朴素,就像辖区里常见的建筑工人一样。如果说有什么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崭新头盔的闪耀光芒与他的旧衣服有些格格不入。

手工艺品批发

果然,经过几次讯问,民警了解到嫌疑人李某某并不是精河地区某工地的工人,而是河南人。他最近来陕西,随身查获的“文物”来自河南佳县的一个市场,批发价约每套90元,都是老手艺的仿制品。装扮成农民工,谎称是施工时在工地挖出的文物,卖给工地周围的路人。精心的表演,精致的道具,让很多人上当了。据嫌疑人李某某交代,他带着7套“文物”来到陕西,几天内卖出5套。今天他准备卖掉剩下的2套后离开陕西,没想到被警察抓了。



“扣了成本还能拿回来吗?”

基本上案子已经搞清楚了,但是你卖“文物”了吗,卖了多少钱?仅凭嫌疑人的解释是无法定性的。找到受害人是眼下的关键,但李某某说自己是逃犯,只记得卖了5套,但说不清具体卖给了哪里,卖给了谁。

就在这时,李某某的手机微信传来一条信息:“请把昨天卖给我的假微信转给你的钱,减去成本,退还给我……”原来,一名群众发现自己被骗,试图通过微信与骗子“讨价还价”。

拿着警方追回的2200元,被骗的张女士有些不好意思:“4月15日上午,我们去工地提货。回来的路上,我们遇到了李某某,他骑着自行车,戴着头盔,打扮成农民工的样子。我们看看他自称在工地上挖出的文物。”

张女士回忆道。李某某当时拿着一个玉镯。出于好奇,他停下了车。说话间,李某某神秘地翻出一堆“文物”,说都是自己在工地挖出来的。应该是文物,而且说他没文化,不懂,干脆以实惠的价格卖掉,开价4000元。

“当时我以为一个玉镯要几千块。这么多文物应该价值不菲,所以我决定全部买下来。”最后,经过讨价还价,张女士花2200元购买了11件“文物”,并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支付给对方。

回到家后,满心欢喜的张女士拿出玉镯戴在手上,才发现不对劲。“它很轻,没有任何重量,不像我之前买的手环,摸起来很凉,戴在手上就像塑料一样,”张女士说。打开其他东西一看,张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她以为自己买的是真的文物,没想到都是塑料和玻璃做的。于是她找到之前的付款二维码,给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留言,要求其降低成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归还被骗财物。




买卖出土文物是违法的

目前,精河新城公安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李某某给予行政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深挖中。

同时,民警还对受害人张女士进行了批评教育。幸好她买到的是假文物,因为地下出土的文物是国有文物,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得买卖国有文物。

对此,警方也呼吁广大群众提高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国有文物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倒卖文物是违法犯罪行为。请正确区分文物和古董,同时避免在路边占便宜。如发现此类类似情况,请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Xi西安头条#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