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网址结构分析(简析苏宁债务压顶的历史原因)

一、为什么说苏宁

苏宁有信托融资,千亿债务有压力。自然也有救不回来的时候。所以信托难免会有延迟。


9月20日,媒体报道中融信托-姬野123号集合资金信托不正常付息。


姬野123号实际募集22.95亿元,期限2年,按季付息。一期成立于2020年7月17日,资金用于投资南京苏宁仙林置业有限公司[永续债权],最终用于仙林苏宁广场的开发建设。


中融信托8月向苏宁仙林发出提前到期通知,宣布本信托计划对苏宁仙林的投资全部到期,并要求苏宁仙林在公告到期日偿还全部投资本息。


同时,中融信托还向苏宁诉讼案件的集中管辖法院南京中院提起诉讼,现已受理。


说到这里,需要插两个副题:[集中管辖]和[永久债权]


集中管辖,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机构为了保护资产跑得快,从而加重债务人的流动性危机,影响正常经营。之前恒大集中管辖的时候我也介绍过[附件] 。苏宁诉讼有集中管辖,所以诉讼对赔付的正面作用不大。但好消息是,苏宁不会因为诉讼得救而倒下。


另外,姬野123号属于永续债权投资,属于股权性质。该类产品将提供利率调整机制和延期付息条款。因此,如果项目不能正常支付利息,是否构成实质性违约?店主没有看到合同,也没有过多猜测。在这里,我想谈谈个人对非标永续债权产品的观望态度。但如果是非标永续债权的地级市AA+主体评级以上的平台,具体项目还得具体讨论。


回到正题,除了上述中融信托,还有哪些信托公司给苏宁提供了资金支持?根据预警数据,在目前已有的项目中,以下三个项目残存量较大:

信托-37亿

五矿信托-27.31亿

信托-32.1亿



二。苏宁近况

8月30日晚间,Suning.cn(002024)发布2021年半年报。

财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936.06亿元,同比下降20.96%,其中第二季度收入396.1亿元,同比下降34.64%;净亏损34.5亿元,预计净亏损25亿-32亿元,负债率66.18%。


财报发布后,苏宁易购股价小幅下跌,目前市值为478亿元,较2015年1600亿元的峰值缩水逾三分之二。






三。苏宁M&A的历史

“苏宁系”布局有Suning.cn、苏宁地产、苏宁文创、苏宁投资、苏宁金融、苏宁体育六大产业集团。


2013-2014年,体育板块,苏宁两次以22亿元收购PPTV,后更名PP体育,专注体育赛事版权,其中以2.5亿欧元拿下2015-2020赛季西甲联赛独家版权;50亿元拿下2019-2022赛季英超独家版权,13.5亿元拿下2017赛季中超新媒体独家版权,22.5亿美元拿下2018-2023赛季德甲独家版权,几乎囊括了7项世界顶级足球赛事的版权。


2015年,苏宁市值引来1600亿元的巅峰,从这一年开始,苏宁开始疯狂扩张。


2015年,苏宁投资19.3亿元入股中兴努比亚,获得后者33.33%的股份。2020年,苏宁退出努比亚股东行列。


2016年,在龙珠和斗鱼的选择中,苏宁以3.2亿美元收购龙珠直播,后者在与虎牙和斗鱼的竞争中逐渐落后。目前,虎牙和斗鱼合计占据直播市场80%以上的份额。


2017年,苏宁电器集团全资子公司南京润恒将战略投资恒大地产200亿元。


2017年,苏宁斥资42.5亿元全资收购田甜快递,弥补苏宁物流的短板。在过去的三年里,田甜快递给苏宁带来了超过40亿元的损失。今年年初,市场份额逐年下降的田甜快递被报道倒闭。


2017年40亿投资中国联通。


2017年以95亿元购买万达商业股东持有的3.91%股份。


2018年,恒宁业务投入98亿元。


2018年投资华泰证券34亿元,位列第七大股东。


2019年,苏宁先后斥资27亿元和48亿元收购万达百货和家乐福中国。前者是王健林急于出售的“包袱”,后者多年亏损,增长乏力。


2015年至2019年,Suning.cn外商投资总额达到716亿元。






三。苏宁债务危机的原因


个人总结是:主业没做好,副业也捉襟见肘。苏宁主营零售和电商业务持续亏损,无序扩张消耗现金流过多。


主营业务的下滑可以追溯到2012年,苏宁主营业务毛利率停止增长。媒体后来分析说苏宁的线上线下同价策略是苏宁业绩大幅下滑的根本原因。


说到这里,我们再回到下面这段历史:从苏宁与竞争对手的争斗历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危机的源头。


1.美苏霸权

从2000年到2008年,国美和苏宁电器展开了漫长而艰难的八年对抗,无论从时间还是地域跨度上,几乎都是中国商业史上最长的一次。


媒体将这场战役戏剧化为“/s2/]美苏争霸”。2004年,国美苏宁分别在港交所和深交所上市,35岁的黄光裕成为当年中国最年轻的首富。


在争霸过程中,国美先后收购了永乐等多家公司,比较激进。苏宁在扩张上比国美更谨慎,注重单店效率。


然而,2008年11月,黄光裕因涉嫌行贿和内幕交易被北京警方带走调查,国美陷入内讧,一次次掉队。


美苏争霸以苏宁的胜利告终,苏宁成为国内零售业当之无愧的老大。


如果说美苏争霸是线下的战斗。

苏宁和JD.COM之间的战争在网上爆发了。


2.免费营销

苏宁在线电子商务Suning.cn早在2009年下半年就上线了,2010年1月正式上线。


当时,苏宁的供应链体系和前端电商网站与实体店完全对接,消费者可以在Suning.cn的电商网站上在线下单,然后到苏宁线下门店提货。但是不像京东物流那样送货上门,没有居家购物体验。


2012年,JD.COM和苏宁之间爆发了一场惨烈的“815价格战”。


当时,刘在社交媒体上相当活跃。在8月15日双方大促前不到24小时,刘连发24条微博,几乎句句针对苏宁。他每隔一天就对张喊空,宣布JD。他说,他将在全国招募5000名“美苏(国美-苏宁)价格密探”。如果JD.COM的价格没有可比性,




当国家发改委介入调查时,价格战戛然而止,政府部门后来认定JD.COM、国美和苏宁存在价格欺诈。


国美和苏宁在这场战役中似乎一无所获;JD.COM和东哥,通过网络,就像80年代苹果的一哥IBM一样,取得了不一样的宣传效果,节省了大量的营销费用。


淘宝的日益壮大,JD.COM后来步步紧逼;2012年,经过深思熟虑,苏宁实行线上线下同价策略。为将来打下基础。



五、苏宁如何自救

2020年12月,在苏宁30周年发布会上,张明确提出要保护零售主业:“只要不在零售轨道上,与商品和用户脱节的,就要大胆调整,该砍的就要改。"

苏宁易购网址


然而,在疫情下,M&A市场并不乐观。同时,目前苏宁的大部分投资经营不善,很难卖个好价钱。副业投资中,除了阿里巴巴财报不错,其他投资几乎都是亏损。尤其是投资恒大的200亿,财新报称是压倒苏宁的最后一根稻草[/s2/]。


据财新报道。com,7月,苏宁股权重组方案终于尘埃落定,深圳国资退出,江苏国资加入阿里、海尔等产业投资者。7月5日晚,Suning.cn(002024。SZ)宣布向包括南京新兴零售发展基金、华泰证券、阿里巴巴、海尔、美的、TCL、小米等在内的投资者财团转让16.96%的股份。后者将成为第三大股东,苏宁将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不过,这次财团注资解了燃眉之急,但要拯救苏宁的核心,正如张先生所说,还是要盘活主业。




参考:

《财新周刊》“苏宁危机从何而来?”

凤凰财经《苏宁30年》


编辑关注信托-城投债等稳扎稳打收藏!欢迎感兴趣的朋友私信或搜索同名公众号【进玩柜】!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