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浩子哥(使能者),关注我,为思考而赞!
制造了下一辆车,任制造了下一辆车,雷军也制造了下一辆车。马云和马花藤为什么不亲自做下一辆车?
李彦宏、任、雷军比马云、马强吗?更擅长造车?
百度、华为、小米造车比阿里、腾讯成功?
李彦宏做汽车,几乎赌上了百度的“全部身家”。那是一场在All in AI前提下开辟的自动驾驶战场,那是一场关系到百度命运的绝不能输的AI杜昊!
几年前,在AI领域,我们首先在国内开放了四个人工智能平台。阿里耕耘智慧城市(阿里云-ET城市大脑),腾讯耕耘医疗影像(医疗领域不仅能救死扶伤,还能赚大钱),科大讯飞深耕智能语音(科大讯飞几乎是国内最强的智能语音企业),百度深耕AI自动驾驶平台(Apollo);
也就是说,并不是李彦宏和百度比马云/阿里和马花藤/腾讯更擅长造车,而是李彦宏和百度放弃了无数新兴行业的“蛋糕”,确定了电动车和智能汽车领域!今天百度在AI和自动驾驶方面的综合技术几乎是国内最强的!(百度拥有中国最多的AI专利)
马云和阿里之间的“蛋糕”太多了。这几年开辟了一两百条大大小小的战线。我要做的是“阿里经济”!投资汽车布局只是阿里生态的一部分!
马带领腾讯投资了500多家公司,希望多点花,投资回报率高。所以在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领域,腾讯不可能集中优势资源自己造车!
华为汽车不同于百度汽车、蔚来汽车、Xpeng汽车、李汽车、恒大汽车、小米汽车、威马汽车。华为是要做车企的增量零部件供应商,而不是打造华为品牌汽车!
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助力车公司做好车),博世几乎是全球最强的。华为的目标是“博世”,华为要成为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全球第一。
很多人认为华为要打造自主品牌的汽车,华为汽车一定会惊艳世界?
如果华为真的如大众所期待的那样造出华为品牌的汽车,结果会怎样?
很有可能像智能手机一样,核心元器件被老美指使切断,“卡脖子”,最后变成“竹篮打水空”...
在核心部件上栽了跟头的华为,如何能在原地再栽一个跟头?
如今,任变得更冷静、更宽容、更明智了。华为不是造华为的整车,而是立志研发汽车技术含金量最高的几十个核心零部件!不仅核心(增量)部件的技术含金量要超高,核心部件的价格也要低一些。全球几乎所有车企都离不开华为,都想和华为合作采购华为提供的零部件!如果不跟华为合作,不找华为采购,成本会高很多。...
一旦华为在汽车所需的十几个核心零部件上取得重大突破,即使是欧美汽车巨头也离不开华为!
到那个时候,连美国老牌车企都不想离开华为了;就算老美想打压,可自主、自研、自制的华为也很难受到重创吧?!
华为的造车梦想很美好,但现实呢?现实中骨感吗?
对于技术背景不高的公司来说,造车的现实很骨感;
但是,对于几乎细节丰富的华为来说,不就是造车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华为进入市场造车仅两三年就发布了全球领先的三合一电驱动系统(集成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支路传动、车载充电器、配电单元、电池控制单元)、96线中长距离激光雷达等产品/解决方案!
懂车的朋友可以了解华为三合一电驱系统的强大。
即使是不太懂车的人,也可以通过激光雷达看看华为强大的造车实力!
最近十几年,车载激光雷达已经是很多美国巨头的家,早期的车载激光雷达甚至要上万美元。在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车载激光雷达的进口成本在2000美元左右,这也算是“暴利”产品了!
就连全球市值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也对车载激光雷达是又看不上,又恨又爱!
特斯拉的车采用摄像头方案,不使用车载激光雷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激光雷达太贵了。在马斯克这个特别擅长“第一原理”的技术狂人眼里,几千块钱的激光雷达不就是想从我口袋里“抢钱”吗?
如果是两三百块钱,说不定马斯克会赶紧拥抱车载激光雷达!
短时间内,技术狂人马斯克,还有很多美国激光雷达巨头处理不了的事情,居然让华为做了!
华为不仅拿到了车载激光雷达,还在全球推出了96线中长距离高性能激光雷达。我们国内的DJI创新(全球排名第一的商用无人机公司)也完成了激光雷达!
拥有超级技术的华为拿到了激光雷达,没什么好说的。真正让全世界震惊,让美国激光雷达巨头们惊讶的是,拥有超强制造技术的华为,居然把车载激光雷达卖到200美元!
在车载激光雷达上,华为完全颠覆了大众的认知。就算是靠技术获取暴利的美国公司估计也要哭晕在厕所了吧?
在很多高科技领域,美国的技术水平超强;但在制造业领域,中国的综合实力是世界顶尖的;在高科技制造领域,深耕通信设备制造30年的华为是制造业之王!
很多人经常在网上看到格力电器的董明珠说格力要让世界爱上中国制造,却很少听到任、、、胡、、余承东说华为制造水平全球顶尖,只是觉得华为好像不太擅长制造?
事实上,如果华为没有超强的制造能力,怎么支撑起华为智能手机和荣耀智能手机这两个过去三五年销量超高的品牌?
而且在华为的“1+8+X”物联网战略中,除了智能手机“1”,其他的“8+X”大部分都是华为自己做的!(2020年,华为“8+X”业务增长超过60%)
所以华为不仅有技术优势,还有制造能力!
除了增量硬件组件,华为在车联网和自动驾驶领域也更胜一筹。凭借华为全球领先的5G技术+华为云+AI技术,正逐渐挑战博世的全球霸主地位!
将搭载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上的鸿蒙系统OS将逐步进入汽车领域;华为的HiCar平台已经和全球20多家车企建立了合作。预计2021年搭载HiCar的车型将超过150款,全球将有超过500万辆车搭载HiCar。
华为为什么能在造车领域取得惊人的成就?
2020年,华为研发支出高达1419亿元;过去十几年,华为研发投入超过7000亿!
在老美“咬人”不放松的情况下,任郑飞冷静果断砍掉了技术含金量低的R&D项目和R&D部门45%以上,应该更集中精力做几个技术含金量更高的R&D项目和R&D部门!
近日,任再次表态,华为要更加重视,华为不要碰那些不能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项目。华为要做,就要能引领世界!
现在看来,华为有望成为造车(增量零部件)领域的世界顶级巨头之一!
雷军亲自挂帅,计划用10年时间,持续投入100亿美元,把小米品牌电动车做好!账上躺着1080亿雷军。腰杆特别硬,特别自信,不差钱!很多外部资本都在争相入股小米造车,但雷军不缺钱,暂时不需要外部投资!
恒大造车投入474亿,比小米更有勇气和魄力。
但是,我们不能怀疑小米做不出好车吧?
毕竟小米造车,不一定要早早自己搞定核心零部件,或者还是可以采取类似小米手机的策略,先采购核心零部件,研究整车组装技术,在系统软件和性能体验上做出更多差异化优势。小米真的不一定差吗?至少从性价比上来说,小米没亏多少!
或许,未来小米会有很多来自华为的增量零件?
雷军造车帮助小米建立了基于小米手机和小米汽车的两大超级生态系统。他想把拿在手里的,家里用的,赶出来的米粉,都做成小米品牌!
任造车是因为你开的车里面有很多华为的顶级零部件。他是想帮我们国内车企弯道超车,让中国在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领域完全掌握自主、自研、可控的核心技术,让那些总想着“卡脖子”的外力看清楚什么是中国制造,什么是中国标准。
第一,阿里巴巴的属性偏向轻资产,擅长软件层面的创新。就连电商必备的物流支撑体系,阿里巴巴也没有亲自打造一家直营物流公司(重资产);
造车是重资产业务,需要巨额的持续投入,投资回报周期比较长;阿里的淘宝天猫、蚂蚁、菜鸟、阿里云大多是轻资产、软件创业,而不是重资产创业!
第二,阿里没有自己造车,而是花了几亿美元投资Xpeng Motors,还投资造了新车(注册资本100亿)。不仅如此,阿里还投资了恒大!
Xpeng Motors是中国造车新势力三大“明星”(蔚来、小鹏、理想)之一,已经实现量产;
恒大已经投资474亿造车,R&D和制造实力都是杠杆。但是,恒驰汽车能否快速量产,占领更多市场份额,还需要恒大汽车再打几场硬仗!
智机汽车成立于2020年12月,起步时间很晚。是阿里知机汽车第二大股东,持股18%;知机汽车第一大股东上海元杰智能由SAIC控股,阿里看好SAIC的造车实力!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是知机汽车的董事。阿里、达摩院、平头哥半导体可以为智机汽车提供技术支持!
虽然阿里巴巴不带头造车,但阿里已经接近亲自“下台”在智造车上造车了!
与阿里类似,腾讯的重点是社交网络。微信、QQ、游戏、腾讯云是腾讯的核心,都是轻资产。腾讯在重资产领域,尤其是制造业领域,个人似乎还没有走火!
电动车和智能车是最近三五年最热门的新赛道,也是我们国内车企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这么大的“蛋糕”摆在面前,不差钱的腾讯肯定要“做”点什么!
腾讯不造车,但擅长投资的腾讯可以投资车企!
腾讯在汽车领域的投入(撒网多,投入大)比阿里强很多;腾讯多次投资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是蔚来的大股东,大概率持股15%以上。
除了“押宝”蔚来汽车,腾讯还投资了特斯拉和恒大汽车;
前不久,腾讯和恒大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腾讯占股40%,共同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领先的车载智能操作系统!此举也可视为腾讯个人“造车”;但是,不是基于腾讯自主品牌汽车,或者腾讯主导的汽车品牌!
腾讯进军造车领域和阿里进军造车领域类似,都不是个人造车,也不是控股某个车企!即使是亲自出马的“合资企业”,也大多是“二把手”,更注重汽车系统的软件生态!
任和华为造车,让你开的车里面有很多华为的核心技术产品。华为要掌控的是世界顶尖的造车技术,要建立国际公认的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标准。
雷军和小米造车,让你开的车是小米品牌,让小米品牌捧在手里,放在家里,在路上享受;
马云和任郑飞“造车”都是为了在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上有话语权。阿里想帮助阿里的生态发展。腾讯现在和未来更倾向于靠投资和合资赚大钱!
马云、马、任、雷军,你更喜欢造哪一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