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不同的幻想,比如:
误以为有人敲门,误以为口袋里的手机在震动,误以为对方喜欢你。
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大概是这个意思:
“我喜欢的人对我笑了笑,我甚至想过以后我们孩子的名字。”
这段话背后的含义是什么?
人往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输出自己清晰的认知;尤其是在感情中,人的理智更容易被感性牵着鼻子走。
有的人自卑,有的人自恋,有的人因为习惯而迷恋对方。
你知道吗?
异性之间最容易产生好感的行为之一就是频繁聊天。
但这种亲情也是最不真实的。
答案是肯定的。
当你每天和同一个异性聊天的时候,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对对方产生“依赖”的感觉。
再者,依赖感会转化为好感,下一步就会转化为喜欢。
在网上看到一组数据:
如果每天和异性聊天,你会喜欢这个人吗?
其中,三分之二参与问卷调查的人表示会“有好感”。
也就是说,不知不觉中,你已经喜欢上了每天和你聊天的异性。
你为什么喜欢这个?
首先:“有利度的适应机制”
例如:
一个你很不喜欢的人,但是你们两个每天都要见面一起工作;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你好像没那么讨厌这个人了。
这就是心中的“认知偏差”。
可以理解为:当我们的内心对某个人越抵触,越反感;但是,我和这个人在同一个环境里;然后,大脑会产生另一种错觉,认为我们要改变自己的思维去适应这个人。
在和异性接触的过程中,你们两个天天聊天,你的潜意识给出指令:
“我喜欢他。我似乎离不开他。和他聊天很开心。终于有人能听我说话,分享我的想法了。”
在这个不断接触,不断适应的过程中,你越来越依赖眼前的异性。
第二:社交“缺陷”与恍惚
让我给你举个例子:
在社交网络中,我们通过聊天软件与异性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表情包还是表情,都会给我们的视觉和内心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
比如对方给你发“微笑表情”,你会觉得他在羞辱你;
当对方给你一个“拥抱”的表情,你的心跳加速;
其实对方的微笑只是微笑的意思;对方的拥抱只是一种尊重的表达。
但是隔着手机屏幕,人们很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和错觉。
网上聊天总是容易让我们把字里行间的感情放大好几倍。
就像看小说一样,要不断地去补里面的画面和情节。为了丰富它,我们会加强我们的情感理解。
和异性聊天容易产生“爱情幻觉”,事实也正是如此。
先说结论:
与异性相处,网上聊1000句,不如线下约会一刻钟。
人是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有世俗欲望的动物。
只有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身体上的接触,才能感觉到自己的情绪被压住了,这才是真正的情绪。
否则,如果只是在聊天软件上互相交流,而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接触,那么你们之间的感情注定是“昙花一现”。
如果你不相信我,你可以用一种方法来测试。
停止和对方聊天,然后开始和另一个异性聊天。
不到半个月,你就会忘记之前异性的情感冲击,逐渐喜欢上你正在聊天的异性。
网恋的人“见光死”的例子不是很多吗?
线上聊的再好,线下见面,发现感情变了。
生活中,大部分人和异性的网聊都是假象,根本不会有结果。
只有对方留给自己的短暂的美好和憧憬,瞬间的心动和波澜才是具体的。
但仅此而已。
喜欢是一种感觉,一种自我对抗的冲动;
爱情是两个人的共鸣,是情感和灵魂的具体接触。
什么样的爱情值得期待?
当我跑向你的时候,你也在跑向我。我在你身边,你只是转过头看着我。
人是接受不了无意义的爱情的,那种亲情就像“寻梅止渴”。
你对每天和你聊天的异性有好感吗?
(文章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