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出拳整治网络“一元购”】
近日,全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互联网“一元购”业务定性和处置的意见》,明确将互联网“一元购”界定为变相赌博或欺诈,并将启动新一轮的整改清理工作。
【互联网包装下的赌博真相】
因为“一元购”平台打着电商创新销售模式的幌子,很容易让其逃避监管部门的合法性审查。《意见》指出,网上“一元购”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表面上是卖实物,实际上是卖中奖机会。中奖结果由偶然性决定,法律上属于幸运投篮合同,性质上属于赌博,是一种变相的赌博行为。所以网上“一元购”只卖1元的价格就能中大奖,可以视为赌博;第二,运营机构在网上以“一元购”的名义,通过抽奖欺诈、以次充好、不发奖品甚至携款潜逃等方式骗取参与者的钱财,属于诈骗行为。
【意见明确要求各地清理整顿网络“一元购”】
《意见》明确要求,各省(市、区)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办公室对互联网“一元购”进行清理整治,区分辖区内“一元购”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监管措施。对通过网络“一元购”进行赌博活动或涉嫌诈骗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打击。
现在,网络上这种所谓的一元购到底有什么魔力,为什么会吸引这么多人疯狂沉迷?「一元购」背后隐藏着哪些猫腻?记者进行了调查。
网络上所谓的“一元购”,又称“一元宝”,是指将一件商品分成1元金额的若干等份,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买方可以购买其中的一件或多件。当所有份额均分出售后,通过抽签从购买者中抽取幸运者获得该产品,其他购买者的认购资金不予退还。记者了解到,很多市民都参与了这次抽奖。
台州市民张先生经常参加“一元购”平台的抽奖活动。他告诉记者,去年年底开始关注“一元购”的销售模式,少量的投入一度让他尝到了不少甜头。
【胖商家已经空亏了大家的腰包】
那么,这种一元钱能买到几十甚至几百元的东西靠不靠谱呢?记者在手机应用中搜索“宝藏”、“一元购”等关键词。虽然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义,但还是能找到上百个软件。随后,记者下载了多种失物招领软件,打开软件后发现,从服装鞋帽到手机手表再到各种豪车都有涉及。然而,这些商品的价格明显高于实际价格。对于这些商品,中标价格高于正常价格,某软件的客服人员回答了这个问题,声称定价高于正常价格是因为“运营费用”。
记者在这个软件上看到,参与寻宝的人群非常强大。在宝马汽车大赛中,参与人数已达数百万。最受欢迎的产品是手机充值卡。虽然涨价20%,但参与人气还是很旺。把寻宝得到的实物变成现金并不难。在一家名为聚速通的网站,记者看到该网站可以回收各种充值卡和手机。这家网站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各类充值卡都可以在10分钟内提现,收取2%的手续费。
【一元平台暴利】
参与这一元购的人还真不少。有人小赚一笔,有人赔钱,甚至有人欠债。那么,这些平台背后有什么猫腻吗?
记者发现,目前“一元购”已经退出一些大型电商平台。例如,网易关闭了其“一元宝”和“一元购”平台。那么,手机应用软件上出现的夺宝软件是从哪里来的呢?
比如市场上卖2000元的手机,到了平台就会被设定为2500元,然后平台通过2500“一元”变相收回。这样就算最后把手机拿走,平台也有高达25%的利润!
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近日发布的行业通报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4月27日,“一元云购”参与人数超过160亿。如果简单按照25%的净利率计算,160亿人的“一元购”至少可以赚取40亿元的利润。
当记者表示没钱买一些值钱的商品挂在平台上时。对方表示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添加一些手机、汽车等虚拟奢侈品。
泰州市公安局海陵分局杨刚派出所民警高伟说,网上有很多涉嫌非法经营的行为。在此提醒广大市民谨慎参与,不要盲目相信低投入高回报的宣传,避免沉迷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