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的发布会上,闲鱼确认了自己在阿里生态中的新定位:将成为继淘宝、天猫之后的第三个万亿市场。当时官方还披露,闲鱼活跃卖家达到1600万,甚至超过淘宝。
以芝麻信用为保障,采取先收货后发货的模式,解决二手物品交易的信用问题,释放全社会对二手交易的热情。
活动早在10月9日就悄然启动了。起初,它只是在移动电话的3C类别中投入试运行。经过两个多月的试运行,手机、3C数码、住宅家具/办公家具、家用电器、乐器等五大类物品得到了快速回收。官方还透露,未来服装、美妆、书籍、奢侈品也将陆续接入该服务。
仅仅用活跃卖家数量来比较闲鱼和淘宝没有太大意义,闲鱼要用发展潜力和业务创新来综合衡量。
从表面上看,闲鱼的“快速赊销”是基于阿里生态的业务整合,信用消费也是蚂蚁金服近期的重点工作之一。另一方面,“快速赊销”跳出了阿里的固有思维,这很可能是闲鱼成为万亿市场的重要支撑点。
坚持:二手交易坚持大平台模式
随着二手交易被贴上“下一个风口”的标签,二手交易的互联网交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归根结底,大致有三种模式:1。纯平台模式,买卖双方是平等关系;2.自营模式,平台负责收购和销售;2.平台和自营都可以。
各种模式的优劣尚无定论。平台化在产品质量上相对较短,而自管在业务拓展上受限于自身运营。
在闲鱼的“信用快卖”模式中,闲鱼处于绝对的平台地位,回收宝、贵摩、友德卖、友德有品、爱回收、乐乐器等数十家专业回收机构,都是入驻商家,闲鱼和阿里零售平台都可以支持。
在我们看来,大平台战略模式的核心要素是:1。平台能否提供促进交易的土壤和环境;2.平台上的买卖双方能否获得共赢,尤其是入驻商家能否在这里获得快速增长的动力。虽然通过二手交易节能减排的目标很大,但是通过给回收机构更强的增长动力,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对于第一个问题,闲鱼找到的路径是与芝麻信用合作,加强平台的信用建设。在实名登记制度和大数据高度发达的今天,信用不仅是交易的约束条件,更是新思想的开创条件。
第二,在买卖双方的利益诉求上,用户可以快速转让二手商品,回笼资金。2000元以下的钱会直接入账,回收机构可以通过阿里平台和信用担保红利获得几何倍数的业务增量。
闲鱼已经成为回收机构成长的重要平台。即使是现在,闲鱼也可以像淘宝孵化淘宝品牌一样,孵化出一批回收机构。
平台在满足了双方的共同利益后,催生了新的交易场景,如以旧换新、以旧换新等。闲鱼和阿里零售可以深度融合,这也是平台型企业的重要优势。
相比之下,自营平台的束缚相对明显,市场活跃度过于依赖自营方的业务发展,不仅存在商品积压的风险,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充分激活交易潜力。
创新:支付宝担保支付以外的信用销售
淘宝能够在线下零售市场突围,依靠的是其独特的信用体系(包括信用评价和支付宝的担保支付),从而解决困扰零售业多年的问题。交易逐渐向线上靠拢,用户和商家已经实现了牢固的信用关系。
长期以来,支付宝的担保交易一直是阿里零售的主要魅力。阿里系孵化的淘宝、天猫、聚划算等品牌,都是依靠支付宝的担保交易,保证交易在高信用环境下进行,保证交易双方的利益。。
但在闲鱼这个“信用快销”的体系中,在支付宝的担保交易之外,实际上创造了一种新的信用担保模式,不是将资金委托给第三方支付方,而是在支付完成后再完成转账,而是要在货物之前直接到账,货物一放出来就可以收钱,这在之前的任何场景中都没有出现过。
一方面,芝麻信用的场景被进一步挖掘,从而创造了更高级的交易形式,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闲鱼开始跳出阿里零售原有的思维,甚至一些被称为“先天优势”的项目也开始被打破,这成为创造新的交易场景的重要前提。
在新的信用担保体系中,闲鱼孵化了一批淘宝想做却做不到的业务,比如房东提供服务,比如另找合伙人装修、看房,房东必须是零中介、真实信息,司法拍卖也成为闲鱼目前重要的运营品类。
如果说支付宝的担保交易释放了买卖双方的交易欲望,是阿里零售腾飞的第一次红利,那么闲鱼的信用担保则是突破交易的最后一道屏障,其意图不仅仅是买卖二手商品,还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很多是淘宝想做而做不到的。
这种“快速赊销”对于闲鱼来说只是一个小小的突破,但细看格局和战略方向已经显现,闲鱼万亿市场的基本面也已经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