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8月正式发布到现在,已经有超过1.5亿台设备。手机、电脑、智能数码设备和鸿蒙系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在华为手机上,鸿蒙系统2.0有很多有趣的操作技巧。今天A君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鸿蒙系统的一些玩法。
美化篇:高颜值的新玩法全新的设计和操作逻辑,从虚拟按键到全屏手势,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是一个操作系统最直观的更新。在鸿蒙系统,也有许多新的和不寻常的经历。
鸿蒙系统在界面设计上最大的变化应该是服务卡。有了它,可以实现很多类似于iOS widgets的桌面美化效果。
从屏幕左下角和右下角向上滑动进入服务中心,在这里可以选择想要使用的服务卡,即使手机上没有安装相应的app,也可以使用服务卡。
升级到鸿蒙系统后,你会发现很多app下面都有一条小横线。长按下方有小横线的app图标,也可以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服务卡”,选择自己喜欢的卡片放在桌面。
在iOS中,照片widget只能随机播放选中的照片,一不小心就变成了“社交死亡日报”。在鸿蒙系统,画廊的服务卡可以随意选择。按住卡片进行编辑,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照片放在桌面上。
除了官方app,很多第三方app也有美观实用的服务卡,但是图库里的服务卡会是你美化桌面的主要帮手。
▲图片来自:花粉俱乐部用户huafen576407836892139
相比传统的需要进入文件夹再选择app的文件夹,鸿蒙系统的大文件夹不仅容纳了4个app位置可以直接打开的9个app,还让桌面更加有序。
按长文件夹,会出现“显示为大文件夹”选项。点击后,会建立一个大文件夹。
你可以把同色app放在一个文件夹里,用它来完成单色风格的优雅桌面。
使用鸿蒙系统带来的服务卡和大文件夹,你可以轻松地用壁纸装饰你的手机桌面,其他常见的美化方法也可以在鸿蒙系统上使用。
例如,鸿蒙系统还拥有主题商店,提供丰富的手机主题、壁纸、字体、铃声和其他内容。除了使用软件包之外,您还可以混合搭配不同的桌面组件。
用两个手指在桌面上揉捏进入桌面设置,桌面布局、图标大小等细节都可以轻松设置。
如果不能接受app图标下方服务卡的小横线,也可以在这里一键切换。
▲左:下划线打开,右:下划线关闭。
学了技巧就要根据喜好准备壁纸和服务卡,进入实际装修阶段。
你可以通过颜色系统对应用程序进行分类,并用壁纸和图库卡片创建一个极其舒适和简单的桌面。还可以根据场景对app进行分类,在娱乐界面放音乐卡片和偶像照片,在工作界面放备忘录卡片和效率类app。你甚至可以单独放置一张借书证,把桌面当成照片墙。
▲图片说明。图片来自:花粉俱乐部
在华为官方花粉俱乐部,有很多用户分享的桌面搭配。如果你对优化桌面感兴趣,不妨去论坛寻求灵感。
功能篇:智慧小功能,实用还有趣在体验鸿蒙系统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功能,对于老用户来说可能不值一提,但如果你是第一次使用华为手机,这些功能还是很有趣的。
作为华为的智能助手,小艺建议服务卡会根据你的使用场景和个人习惯推荐服务,在不同时间和地点使用时会显示不同的服务内容。
在服务中心,有一个服务卡,叫做“基于草稿的草图”,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添加到桌面。
进入服务,点击想要映射的物品,即可快速映射,并以透明PNG格式保存到相册中。据实测,对于形状规则的文章,草稿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如果需要进一步处理,可以下载设计稿app使用。
我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手机有前置摄像头的功能,还有内置的镜子app?鸿蒙系统告诉我,我们的镜子可以测量皮肤质量。
自带的魔镜app中有一个皮肤测试模块,可以根据提示完成皮肤测试,对你的皮肤问题进行详细的总结,并提出护理建议。
当然,这不如专业的皮肤测试,但也是“钢铁直男”很好的护肤指南。
在图库app中,有一个非常实用的拼图功能,可以快速排列多达9张图片进行拼图。
可以调整app内图片的位置、大小、比例,满足朋友圈和微博的不同需求。
图库app里也有微电影创作和视频片段免费创作功能,但最常用最实用的还是这个拼图功能。
鸿蒙系统的备忘录功能也升级了。单击"+>;图像>卡片收藏",轻松一扫,可以制作文档的副本。
证书还支持“全屏水印”或“文本水印”,以确保共享证书的安全性。
如果你想在工作时安静地钓鱼,鸿蒙系统的AI字幕一定是个好帮手。AI字幕功能支持中文、日文、韩文、英文四种语言,以及将三种外文翻译成中文的功能。
▲实测平移略有延迟。
在声音无法播放,没有字幕和翻译的情况下,使用AI字幕功能应急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微信中截图后,点击旁边的智能地图识别图标,就可以进入一键马赛克界面,可以快速隐藏聊天头像、昵称以及部分内容,非常方便。
鸿蒙系统的功能自然不止这些,比如AI测量app里的身高测量,带负屏的智能助手,相机里的屏幕快照功能,都是实用有趣的,之前的文章里我们也分享过一些。如果你在使用中发现任何有用的功能,请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
App 篇:HarmonyOS 的应用好在哪?进入鸿蒙系统应用商店,搜索“鸿蒙系统”,你会看到一个特别的鸿蒙系统专区。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许多常见app的鸿蒙系统版本,如新浪新闻的鸿蒙系统版、微博的鸿蒙系统版、央视影音的鸿蒙系统版等。
鸿蒙系统版最大的特点就是比安卓版小很多。以微博为例。经过大量时间的使用,微博版本的Android占用了800MB的存储容量,而鸿蒙系统版本的微博不到20MB。
在容量减少的同时,微博鸿蒙系统版在功能上也相对较弱。例如,安卓版微博的视频栏目在鸿蒙系统版微博中是没有的。是好是坏,看个人使用习惯。
此外,一些Android应用不支持服务卡功能,但可以使用相应的鸿蒙系统版本。想要更全面的体验鸿蒙系统,鸿蒙系统版的app自然是首选。
▲比如央视视频的安卓版,无法向上滑动打开服务卡。
与刚上线时的六款app相比,如今的鸿蒙系统版app已经非常丰富,但仍然不够。然而,选择一个名为XX鸿蒙系统版、XX HM版或在角落有HMOS标志的应用程序,肯定会让你在鸿蒙系统上有更多的鸿蒙系统体验。
虽然介绍了鸿蒙系统这么多功能,但是还没有谈到它的核心功能,那就是“万物互联”。如果你想体验最完整的鸿蒙系统,你需要的不仅仅是一部手机,而是基于鸿蒙系统统一底层、跨设备、多终端的统一体验。
▲鸿蒙系统的多屏流功能。
今天,我与你分享仅限于一部手机的鸿蒙系统技巧。如果你看看其他配备鸿蒙系统的设备,你会看到鸿蒙系统在万物互联中的更多可能性。
本文使用的型号是华为P40,系统是鸿蒙系统2.0.0。